季新强
- 作品数:67 被引量:5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恶性间皮瘤ICD编码案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恶性间皮瘤侵袭性高,隐匿性强,且发病原因复杂。ICD-10对于恶性间皮瘤部位分类特殊,病理分型多样,对临床知识要求较为专业,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出错。ICD-10将恶性间皮瘤部位编码与形态学编码进行了先组配,不应按照肿瘤编码查找原则进行查找。对ICD-10恶性间皮瘤索引共列出了13个部位编码进行总结,发现ICD-10将最常见的胸膜及胸膜壁层分类于C45.0;腹膜(壁层)(骨盆的)、肠系膜、结肠系膜、网膜、分类于C45.1;心包单独分类于C45.2;将不常见的肺、腹膜后、肝、纵膈及除去上述C45.0-C45.2的特指部位均分类于C45.7;未特指部位的恶性间皮瘤分类于C45.9。本文通过对恶性间皮瘤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剖析亚目之间的关系,列举恶性间皮瘤形态学编码,指导编码员正确进行编码。
- 隗和澎隗和红季新强刘晶
- 关键词:恶性间皮瘤ICD-10
- 住院病案首页操作信息自动提取的实践被引量:8
- 2017年
- 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对医院管理和医教研工作均具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首页填报质量,减少操作填报的"漏报、错报"问题,某院开展了病案首页操作信息自动提取工作。在对现行北京市医疗机构物价收费目录和ICD-9-CM-3 6.0手术操作字典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物价收费项目与住院病案首页操作信息的对应关系,并通过信息系统予以关联,临床医师在填报首页时通过点击"提取操作",即可实现患者此次住院期间所有操作信息的自动提取。在北京市医管局对该院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准确率的检查中,"其他手术/操作"填报准确率由2014年的75.51%提高至2016年的100.00%。住院病案首页操作信息自动提取提高了临床医师首页填报的效率和准确率,促进了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的持续。
- 郝育鹏季新强王彦晨刘晶
- 关键词:住院病案首页
-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10-30-2022-10-19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接受一线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单抗治疗的40例初治E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8例;中位年龄63.50(57.00,66.00)岁。以治疗4个周期后有无治疗反应为标准,通过两独立样本t/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有治疗反应组和无治疗反应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治疗疗效的预测效能,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其95%CI,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截至2024-05-19,中位随访时间13.50(95%CI:11.54~15.46)个月。患者失访1例,死亡6例,未出现病情进展3例。(2)40例接受化疗+PD-1/PD-L1单抗治疗4个周期后,总体客观有效率为65.00%(26/40),疾病控制率为77.50%(31/40),中位PFS为6.12个月。(3)治疗有反应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83kg/m^(2),高于无反应组的23.34kg/m^(2),Z=2.070,P=0.039;CD3^(+)细胞比例为(74.80±7.37)%,高于无反应组的(66.09±8.89)%,t=-2.897,P=0.009;CD3^(+)T/CD19^(+)B细胞比值为6.10±2.80,低于无反应组的9.43±5.20,t=-2.314,P=0.028;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为(10.88±5.74)ng/L,低于无反应组的(28.82±22.09)ng/L,t'=2.982,P=0.010。BMI、CD3^(+)细胞比例和IL-8对治疗反应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0.779和0.781,P值分别为0.043、0.010和0.009。三者联合预测AUC为0.869(95%CI:0.738~1.000,P=0.001),灵敏度为85.70%,特异度为83.30%。(4)年龄≥63.50岁患者的PFS为6.03个月,低于<63.50岁者的7.90个月,χ^(2)=4.820,P=0.028;CD3^(+)/CD19^(+)≥7.55者的PFS为7.70个月,长于<7.55者的4.20个月,χ^(2)=4.552,P=0.033;IL-8
- 周玉娇迟雨佳王小艺王静静陈含笑宋丽萍向平超季新强卓明磊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 北京市药物滥用人群基数的快速评估
- 季新强
- 关键词:吸毒人群
- 基于DRGs和综合指数法的某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外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被引量:41
- 2016年
- 目的应用DRGs相关指标和综合指数法,对某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外科各病区2014年住院工作医疗服务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分析,为医院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方法以北京版DRGs分组器(BJ-DRGs)分组方式,利用能力指标、效率、质量三个维度的7个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病区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指数值前三位的病区是F、B、D病区,医疗服务绩效较好;后三位的病区是C、H、K病区,医疗服务绩效相对较差;其他五个病区在能力指标、效率指标或质量指标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基于DRGs指标和综合指数法的肿瘤外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能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各病区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医院和科室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季新强
- 关键词:肿瘤外科绩效评价综合指数法
-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与临床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医院卫生人力资源与临床服务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科学的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统计描述、动态数列和升降趋势检验、相关分析。结果: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与临床服务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技术人员数和门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次的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6.90%和116.17%、119.44%;患者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发展速度为90.28%。临床工作量和服务效率的发展速度快于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医院将继续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从而获得更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 季新强郑凯隗铁夫
- 应用床位利用模型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1999-2012年床位工作效率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分析医院床位利用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床位利用模型,根据该院1999-2012年的医疗统计报表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该院在2006年之前属"压床型医院",床位使用率高,但是周转较慢;2006年之后,该院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均有大幅提高,进入了"床位效率型医院"的发展阶段。结论该院自2008年开始,床位使用一直处于超负荷、满运载的状态,提示医院在高效运转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过程和医疗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院能够高效、安全、有序地运行。
- 季新强刘晶
- 关键词:床位工作效率
- 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情况,探讨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73例已经发生死亡并且死亡原因已知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死亡信息,分析死于心血管病淋巴瘤患者的特点。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73例淋巴瘤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75例(6.4%),其中冠心病27例,脑卒中25例,高血压7例,心源性猝死5例,肺栓塞4例,心力衰竭3例,其他心血管病4例。在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者占16.1%(35/217例)。在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病者占11.7%(7/6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瘤的原发部位(OR=0.521,P=0.039)、分期(Ⅱ期:OR=2.487,P=0.016;Ⅲ期:OR=3.233,P=0.002)和诊疗过程中是否发生心血管毒性(OR=3.019,P=0.001)是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瘤原发部位为淋巴结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低,淋巴瘤分期为Ⅱ~Ⅲ期、诊疗过程中发生心血管毒性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高。结论心血管病是影响淋巴瘤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死于心血管的风险明显增加。淋巴瘤原发部位、分期和诊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心血管毒性可能是淋巴瘤患者死于心血管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 韩森刘卫平米岚季新强方健刘江美殷鹏王黎君周脉耕安涛张宇辉朱军
- 关键词:淋巴瘤心血管病
- 围术期因素对肺癌术后远期生存影响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近年来,围术期麻醉管理能否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围术期因素对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01—2005-12-3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肺癌手术治疗313例患者病历资料。采用Kaplan-Merie法和Log-rank检验筛选出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主要观察终点是术后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观察终点是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5.2(30.4~101.4)个月,完整随访303例。肿瘤分化程度(HR=0.828,95%CI为0.712~0.963,P=0.014)、术前淋巴结转移(HR=2.033,95%CI为1.519~2.720,P<0.001)、吸烟(HR=1.394,95%CI为1.054~1.843,P=0.020)、术前合并慢性肺病(HR=2.424,95%CI为1.289~4.559,P=0.006)、术中清除淋巴结(HR=0.423,95%CI为0.279~0.642,P<0.001)、术中使用地塞米松(HR=0.712,95%CI为0.522~0.970,P=0.032)为影响患者术后DFS的独立因素;术前淋巴结转移(HR=2.154,95%CI为1.574~2.948,P<0.001)、术前合并慢性肺病(HR=2.904,95%CI为1.418~5.948,P=0.004)、术中清除淋巴结(HR=0.374,95%CI为0.241~0.579,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术中使用地塞米松能够降低肿瘤复发风险。结论术前存在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合并慢性肺病的患者,肿瘤的复发风险增加;肿瘤分化等级高、术中清除淋巴结与术中使用激素可以降低肺癌复发风险,延长患者DFS。术前存在淋巴结转移或合并慢性肺病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术中清除淋巴结延长患者OS。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肺癌患者远期生存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围术期给予地塞米松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
- 朱文智季新强谭宏宇
- 关键词:肺癌围术期管理回顾性分析
- 基于DRGs的某肿瘤医院胃肠中心服务绩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比某肿瘤专科医院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与2015年1季度DRGs相关指标,评价其住院医疗服务绩效发展情况,为科室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北京版DRGs分组器(BJ-DRGs)分组方式,运用DRGs组数、权重、病例组合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项指标,对胃肠中心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的总权重较2015年1季度增加7.92%,DRGs组数减少6组,病例组合指数降低0.2,4个病区均保持较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但部分病区存在非手术治疗病例收治过多、费用消耗高等问题。结论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较2015年1季度在收治病例数和住院服务总产出上均有增加,但须注意增加收治病种范围,严格控制非手术病例的收治,继续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 季新强刘晶张耀光
-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组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