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艳林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腺癌
  • 4篇护理
  • 3篇乳头状癌
  • 3篇乳腺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BRAF
  • 3篇CN0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监测
  • 2篇医院管理
  • 2篇乳腺炎
  • 2篇神经电
  • 2篇神经电生理

机构

  • 17篇解放军第25...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解放军251...
  • 1篇怀来县同济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8篇孟艳林
  • 9篇宋创业
  • 9篇尚培中
  • 8篇宋创业
  • 5篇严丽
  • 5篇郭英俊
  • 4篇刘冰
  • 3篇贾志芳
  • 3篇李晓武
  • 3篇苗建军
  • 3篇王铁山
  • 2篇贾志芳
  • 2篇王洪生
  • 2篇杜秀玉
  • 2篇殷尚炯
  • 2篇任爱玲
  • 2篇张江华
  • 1篇姜启周
  • 1篇王玲勉
  • 1篇赵佩林

传媒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MC临床病理特征与CLNM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施精准化、科学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40例PTMC患者病历资料,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入选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双侧癌、包膜侵犯及BRAF^(V600E)突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水平与CLNM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与CLNM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双侧癌、包膜侵犯、NLR≥2.5、PLR≥175及BRAF^(V600E)突变与CLNM发生风险明显相关(P<0.05),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NLR以及PLR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年龄、双侧癌与CLNM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直径≥5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NLR≥2.5及PLR≥175的患者发生CLNM的风险更高。其中,BRAF^(V600E)突变及NLR≥2.5是影响CLNM最重要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5 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及BRAF^(V600E)突变、NLR≥2.5、PLR≥175均为PTM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及NLR值≥2.5的患者应着重考虑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LND)。
宋创业孟艳林刘攀云严丽
关键词:NLR
癌痛的护理被引量:5
2011年
疼痛是非愉快的感觉体验和情感体验,通常在发生或引起各种组织损伤及至继续组织损伤的一种特殊表现。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由于疼痛导致患者强烈的恐惧、焦虑、忧伤、悲观等情绪,
孟艳林
关键词:护理癌痛生命体征情感体验疼痛
小细胞肺癌阑尾转移1例报告
201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2010-05-05日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在作者医院行肺部CT检查,示右肺门占位病变,经纤维支气管取病理活检确诊为右小细胞肺癌(中心型,图1)。因多种原因未行手术,给予CE方案6周期化疗。
宋创业贾志芳孟艳林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阑尾肿瘤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尿路感染(UTI)的效果。方法:对382份2型糖尿病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行细菌培养和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随着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值的增加,尿培养阳性率也相应增加。当细菌计数值>4 000/μl时,其诊断率最高(88.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和90.3%,阴性预期值达94.2%。结论: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UTI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
宋创业李润奇陈加琳孟艳林
关键词:UF-500I尿沉渣分析仪UTI
BRAF^(V600E)突变与NLR相关性及其对cN0期PTMC患者CLNM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BRAF ^(V600E)突变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的相关性及其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影响。方法150例cN0期PTMC患者术中均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前外周静脉血血常规计算NLR,Ventana免疫组化检测术后病理标本BRAF ^(V600E)突变情况;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归因比以及协同指数分析BRAF ^(V600E)突变和炎症指标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不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PTMC患者CLNM转移比例最低(P<0.05);而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PTMC患者CLNM比例明显高于仅存在BRAF ^(V600E)突变或NLR≥2.5及不存在BRAF V600E突变且NLR<2.5的患者(P<0.05)。BRAF V600E和NL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ERI=4.987(0.159~11.011),AP=0.497(0.199~0.802),SI=2.313(1.502~4.605)。结论BRAF V600E突变和NLR具有明显交互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了PTMC患者CLNM。
宋创业孟艳林严丽孟繁玉卜晓沛冯帆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区呼叫器音乐对护士身心影响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孟艳林郭英俊高翠微
关键词:呼叫器护士
乳腺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乳腺炎1例
2014年
病人,女,58岁,有外伤史。半个月前骑车摔倒伤及右侧乳房,当即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右侧乳房上半部有一大小约5cm×5cm×4cm包块,在某卫生所抗感染治疗7d,效果不佳,遂到某县医院求治,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右侧乳房明显大于左侧,外上象限及下象限呈大片状高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病变边界不清,
宋创业李建勇孟艳林
关键词:乳腺炎误诊
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1
2013年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日益成为人们择医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一些新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则于1996年以“关键模式”的名称引入国内l_1],并在国内护理领域渐渐起步,不断完善。作为一种新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护理工作模式发展的主流。本文对我国CNP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孟艳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模式人性化护理
易栓症致肠系膜脂膜炎并发肠梗阻一例
2023年
病人,男,34岁,因左下肢肿胀4年,腹痛、呕吐、消瘦1个月,于2021年8月11日入院。病人2017年7月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考虑左下肢股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下腔滤器植入手术、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等治疗,出院后口服华法林钠片1年;2020年10月再次出现左下肢小隐静脉血栓,服用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后停药;2021年3月行64排CT腹部增强检查考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宋创业孟艳林刘冰张克俭张江华贾志芳苗建军李晓武尚培中
关键词:易栓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脂膜炎肠梗阻
乳腺癌双侧甲状腺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前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乳腺癌的常见转移途径为局部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骨、肺、肝.乳腺癌甲状腺转移发病率低、临床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双侧甲状腺转移一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与鉴别、诊疗措施及预后.
宋创业孟艳林尚培中南润玲贾志芳李晓武任爱玲王铁山苗建军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转移癌个案报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