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传宏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教育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4篇教育思想
  • 3篇中国教育
  • 3篇素质教育
  • 3篇国教
  • 2篇语言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现代教育
  • 2篇马克思主义教...
  • 2篇马克思主义教...
  • 2篇教育学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代书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当代化
  • 1篇当代青年

机构

  • 2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费县第一中学

作者

  • 22篇孙传宏
  • 2篇韩延明
  • 2篇杨海燕
  • 1篇刘玉静
  • 1篇张良才
  • 1篇伊焱
  • 1篇于凤银
  • 1篇孙元涛

传媒

  • 4篇天津市教科院...
  • 2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高等师范教育...
  • 1篇青岛教育学院...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集美大学教育...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教育与社...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教育理念被引量:2
2000年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问题出现。全球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到 :现代教育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为回应时代的挑战 ,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套崭新的教育理念 。
孙传宏伊焱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现代教育教育理念
从考试制度的中西差异看素质教育的走向被引量:7
2001年
考试的功能从类型上分为评价性和选拔性两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试的作用却被异化了 ,导致了“怎样考、怎样教”的教育现象 ,老师和学生都在考试这一“指挥棒”下身心疲惫地进行着教与学的活动。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更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孰优孰劣 ?本文从考试制度的中西差异这一角度来探究素质教育的走向问题 ,认为个性化、创造性。
刘玉静孙传宏
关键词:考试制度素质教育评价性选拔性
教育:难解的乌托邦情结被引量:13
2000年
:教育因其表现着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 ,因而具有鲜明的乌托邦精神。教育的乌托邦精神铸就了教育的超越品性 。
孙传宏孙元涛
关键词:教育乌托邦情结
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文赏析被引量:2
1991年
一、直到诗歌译作几近汗牛充栋的今天,我依旧谬见不改,坚持“诗之不可译”的观点。实践中将诗译为另一语言是一回事,理论上诗之不可译则是另一回事。正因如此,我认为,依据译诗死法把握原诗的蕴义;但是,若将诗及其译文加以分析比较,则不失为学习诗歌及英语的一种极好途径。这里,就《夜雨寄北》
孙传宏
关键词:译文赏析译诗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研究的学理部分的纲要。除若干范畴确立的"绪论"外,它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模式;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进程;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两种文化来源和进程的双线结构;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得以中国化的功能体系;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化。
孙传宏
关键词:当代化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化来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硕士课程内容的若干思考
1995年
在我国教育原理硕士专业中,多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或类似的课程,并且多为学位课程。由硕士课程的特点所决定,同是这样一门学位课程,在其内容安排上。
孙传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硕士课程毛泽东教育思想教育原理教育学说
“理论—实践”教学艺术体系的建构——李如密《教学艺术论》评价被引量:1
1996年
教学艺术研究是本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这一研究在我国经过酝酿(1980—1985)、探索(1986—1988)和立论(1989—1991)三个时期,现在已进入了它的发展期。“教学艺术论”作为一门新学科在其发展期现在已经迈入了学科体系建构的崭新阶段。李如密副教授的《教学艺术论》一书便是这一发展期教学艺术论体系建构的产物。正如唐文中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该书建立了教学艺术论“理论—实践”的结构和体系,并以其立论的坚实、学术视野的宽阔,体系的新颖与完整等鲜明特色成为教学艺术论这门新学科的“一枝新葩”。
孙传宏
关键词:教学艺术论艺术学艺术辩证法教学理论研究
素质教育:中国式的“新教育”——与欧洲新教育比较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被引量:2
2001年
从教育思想转型维度对素质教育作了探讨,指出素质教育应历史地定位为中国式的“新教育”。在其生成背景及改革的基本走向方面,对欧洲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彼此间的契合性。最后根据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应然走向,并尝试性地构建了这一中国式“新教育”的教育观。
孙传宏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史
论毛泽东对古代书院制度的批判性继承
2009年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来源是一个双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的产物。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教育文化)的现代化方面,毛泽东尤其在古代书院方面有所继承,但不是批判继承,而是批判性的继承。
孙传宏
关键词:古代书院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被引量:23
2005年
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个良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对两地生死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以期互相借鉴,共同促进生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孙传宏杨海燕
关键词: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