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世珺

作品数:42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细胞
  • 8篇病理
  • 7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肿瘤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 5篇肺癌
  • 4篇受体
  • 4篇细胞肺癌
  • 4篇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INS-1
  • 3篇胰岛
  • 3篇胰岛Β细胞
  • 3篇胰岛Β细胞瘤
  • 3篇染色
  • 3篇系膜
  • 3篇系膜基质

机构

  • 19篇中山市人民医...
  • 9篇中山大学
  • 9篇广东省中山市...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市公安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淮安市公安局
  • 1篇中山市公安局
  • 1篇启东市公安局

作者

  • 37篇孙世珺
  • 4篇陈应智
  • 3篇菅宏蕴
  • 3篇曹晓珊
  • 3篇杜晓阳
  • 3篇何亚奇
  • 3篇吴任国
  • 3篇李广元
  • 3篇唐秉航
  • 3篇李良才
  • 3篇王会品
  • 2篇张俊凯
  • 2篇傅强
  • 2篇刘池拽
  • 2篇张秀明
  • 2篇储兵
  • 2篇师天雄
  • 2篇萧剑军
  • 2篇郑晓克
  • 2篇梁汉霖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27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p27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组织之间的表达。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27蛋白在鼻咽癌与鼻咽组织胞浆中表达差异以及P27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7蛋白是一个核浆表达蛋白。与正常鼻咽组织相比,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胞浆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47),且下调表达与T分级(P=0.033)呈负相关。此外,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胞浆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虽然无显著意义,但也展现了明显负相关趋势(P=0.157,P=0.090)。结论 P27蛋白在细胞胞浆中过低表达可能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且其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之一。
黄巍孙世珺叶亦菁方唯意
关键词:P27蛋白鼻咽癌预后因子
肾舒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肾舒胶囊对阿霉素肾病(AN)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至正常对照组(N组)、非治疗组(M组)、肾舒胶囊治疗组(S组),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AN模型,研究肾舒胶囊对AN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的影响。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肾小球的定量指数、系膜基质指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S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率第7d始明显降低(P<0.05,P<0.01),4周末血清TP、ALB升高(P<0.05),TC、TG降低(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P<0.01),血浆内皮素(ET)降低(P<0.01),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系膜面积显著减少(P<0.05),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肾舒胶囊具有调整ET和CGRP的病理性改变,改善或修复病理性改变,减少系膜基质的增多及系膜细胞的增殖,从而对AN肾病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孙世珺菅宏蕴黄淑芬王明杰
关键词:肾舒胶囊阿霉素肾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系膜基质
健脑复方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2年
大鼠ig健脑复方 7d后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致全脑不完全性缺血损伤 30min ,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中Na+ K+ ATPase活性显著升高 ,NO含量显著下降 ,海马锥体细胞缺血性损伤状态改善 ,表明健脑复方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陈正兰孙世珺刘恩岐张振强李康杜晓阳李广元
关键词:海马锥体细胞缺血性脑损伤动物实验
NSCLC患者癌组织Napsin A、TTF-1、ALK、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免疫组化检测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新天门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Ki-67抗原(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免疫组化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病理检查。统计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apsin A、TTF-1、ALK、Ki-67阳性表达情况及不同病理特征,NSCLC患者癌组织Napsin A、TTF-1、ALK、Ki-67阳性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Napsin A、TTF-1、ALK、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中Napsin A、TTF-1、ALK、Ki-67阳性表达率(79.03%、70.97%、17.74%、82.26%)高于癌旁组织(16.13%、22.58%、0.00%、0.00%,P<0.05)。鳞癌、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NSCLC患者癌组织Napsin A阳性表达率低于腺癌、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NSCLC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鳞癌、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NSCLC患者癌组织ALK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高/中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NSCLC患者癌组织Ki-67表达率高于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癌组织Napsin A表达与AL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9,P<0.05),TTF-1表达与ALK、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4、0.602,P<0.05)。结论NSCLC的发生及其病情进展可引起Napsin A、TTF-1、ALK、Ki-67表达升高,患者癌组织中Napsin A、ALK及TTF-1、ALK、Ki-67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可能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
罗教秀孙世珺孟凤娇林绮璐
关键词:癌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棕榈酸通过上调Wnt5a基因表达抑制胰岛β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棕榈酸(PA)抑制胰岛β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PA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EdU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Wnt5a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用脂质体转染siRNA干扰Wnt5a表达,通过EdU标记法检测PA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PA刺激组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下降(P<0.05)。时间梯度实验中,自PA刺激细胞6h后Wnt5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溶剂对照组上升(P<0.05);浓度梯度实验中,不同浓度PA刺激组Wnt5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溶剂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与转染无意义siRNA+PA组相比,转染siRNA-Wnt5a+PA组的细胞增殖率上升(P<0.05)。结论 PA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上调Wnt5a基因表达,Wnt5a可能参与介导PA抑制INS-1细胞增殖。
吴杏儿孙世珺郑磊
关键词:脂毒性WNT5A胰岛Β细胞细胞增殖
Exendin-4通过下调Wnt5a基因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
2018年
目的:研究Exendin-4调控胰岛β细胞瘤INS-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Exendin-4刺激INS-1细胞,通过Ed U标记染色法检测INS-1细胞增殖率变化,并采用实时半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S-1细胞Wnt5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siRNA瞬时转染沉默INS-1细胞Wnt5a基因,通过Ed U标记观察细胞增殖率变化。重组Wnt5a蛋白与Exendin-4共刺激INS-1后Ed U标记观察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Wnt5a在INS-1细胞中基础表达丰度高,Exendin-4显著降低INS-1细胞Wnt5a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siRNA-Wnt5a瞬时转染降低INS-1细胞增殖率。重组Wnt5a蛋白呈浓度依赖性拮抗Exendin-4对INS-1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论:Exendin-4通过下调Wnt5a基因表达促进INS-1细胞增殖。
吴杏儿赵丽辉陈应智孙世珺
关键词:EXENDIN-4WNT5A胰岛Β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TNM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1分别为70.27%、69.44%、85.69%,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或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9.73%、30.56%、14.71%;PD-L1高表达率分别为64.86%、63.89%、79.41%,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或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35.14%、36.11%、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疾病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D-L1、PD-1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
罗教秀孙世珺黄志伟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分期
Wnt5a调控大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Cyclin D1表达的通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Wnt5a调控大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Cyclin D1表达的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瘤系细胞INS-1,以人/鼠重组Wnt5a蛋白处理细胞0.5、1、3、6、12 h,进行时间梯度实验;根据处理因素分为溶剂对照组、kn-62处理组、重组Wnt5a蛋白刺激组和kn-62+重组Wnt5a蛋白刺激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CaMKⅡ(p-CaMKⅡ)、全细胞β-catenin、Cyclin D1水平变化。结果:经Wnt5a刺激后,INS-1胞内CaMKⅡ磷酸化水平升高,全细胞β-catenin水平下降,Cyclin D1表达减少(P<0.05);kn-62可降低细胞内CaMKⅡ磷酸化水平,拮抗外源性Wnt5a对全细胞β-catenin和Cylcin D1的下调效应(P<0.05)。结论:Wnt5a可通过激活大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INS-1的CaMKⅡ通路,抑制依赖β-catenin的经典Wnt通路,最终下调细胞Cyclin D1表达。
吴杏儿赵丽辉陈应智孙世珺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瘤WNT5AINS-1
β-连环蛋白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和细菌清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菌感染前后β-catenin的表达;慢病毒感染后Western-blot检测β-catenin上调效果;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炎性因子的表达;平板计数检测荷菌量。结果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β-catenin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呈现一过性上调后逐渐降低;β-catenin在细胞中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并促进细菌清除。结论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β-catenin抑制炎性反应并促进细菌的清除。
陈康傅强阚丽娟王霞孙世珺张秀明
关键词:Β-连环蛋白铜绿假单胞菌炎性反应细菌清除
中山地区4887例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CT、UU、NG检出情况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门诊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检出情况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4887例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CT、UU、NG 3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结果在3989例女性疑似患者中,CT、UU、NG阳性率分别为5.4%、42.5%、1.4%。在898例男性疑似患者中,CT、UU、NG阳性率分别为4.2%、10.3%、26.6%。女性疑似患者UU阳性率比男性疑似患者高,男性疑似患者NG阳性率比女性疑似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U、NG在18~<30岁育龄期疑似患者中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6.5%、39.6%、10.2%。18~<30岁育龄期疑似患者CT、UU阳性率明显高于30~45岁育龄期疑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混合感染中,女性疑似患者CT+UU阳性率最高,为3.23%,男性疑似患者CT+UU阳性率为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标本CT、UU、NG阳性率分别为2.6%、9.0%、8.9%,棉拭子标本CT、UU、NG阳性率分别为5.5%、41.2%、11.2%。CT、UU阳性率在不同类型标本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阳性率在不同类型标本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地区育龄男女由CT、UU、NG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育龄期男女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力度,加强宣传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降低育龄人群感染率。
陈京孙世珺李付贵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