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勇进
作品数:
5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张衡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吴铭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楼恩蕊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尚琼珍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龚元芳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天文地球
主题
3篇
日冕
3篇
太阳
3篇
物质抛射
2篇
日冕物质抛射
2篇
射电
2篇
太阳活动
2篇
太阳活动周
1篇
耀斑
1篇
日珥
1篇
射电辐射
1篇
声波
1篇
太阳活动周期
1篇
太阳射电
1篇
准周期
1篇
活动周
1篇
爆发日珥
1篇
S模
1篇
EFB
1篇
磁场
1篇
P
机构
5篇
中国科学院云...
作者
5篇
孔勇进
2篇
吴铭蟾
2篇
张衡
1篇
曹莹
1篇
龚元芳
1篇
尚琼珍
1篇
楼恩蕊
传媒
2篇
云南天文台台...
1篇
空间科学学报
1篇
天文学进展
1篇
天体物理学报
年份
4篇
1997
1篇
199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1989年8月17日太阳射电尖峰事件的准周期脉动及EFB分析
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10m射电望远镜在2lcm波段上观测到的一次尖峰辐射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在5629活动区(S16W109),它伴随了X2·9/SF耀斑及边缘耀斑环,并且有质子流量的上升和一次罕见的地磁场突然反相脉冲与之对应.我们从耀斑环的Hβ照片可以看出,在尖峰辐射发生前,原先存在的耀斑环的顶部开始变亮,而尖峰开始后环顶亮度达到极大,说明这次尖峰辐射与耀斑环顶部增亮有关,辐射很可能来自环顶.从尖峰事件的时间轮廓得到的FFT功率谱表明存在150ms的准周期脉动.按照Mclean等人的模型,即脉动是由俘获在磁通管内的电子的径向振荡引起,可以推断,这次尖峰辐射与Fermi机制激发快速电子有关,且尖峰的发生需要被俘获的电子.此外,我们将这次尖峰事件分解为几百个元耀斑爆发(EFB),并且讨论了这些EFB的性质.
张衡
孔勇进
龚元芳
楼恩蕊
尚琼珍
关键词:
太阳射电
准周期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日面活动及活动周的关系
1997年
日冕物质抛射是近二十年来太阳物理研究中一个较为活跃的课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领域研究意义、内容、方式及所取得的成果、并通过第五、六两章的分析对CMEs与耀斑及活动周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CMEs与Hα耀斑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二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相互作用。(2)与CMEs相关的其它活动的能量,可能与CMEs速度有关。CMEs的速度分布显示出与越快速的抛射相关的活动能量也提高。(3)与CMEs相关的活动类型随太阳活动周变化,太阳活动峰年与抛射相关的活动多为耀斑等较高能的活动,而低年则主要是爆发日珥一类的较低能活动。在第七章中,利用1989年2月观测的一组具体事件作为较详细的研究,发现了CMEs在太阳经度上的分布不均匀,存在三个抛射密集的经度带;研究了抛射的不同结构位形与相关的活动的关系,而且在分析相关活动的特点时,发现耀斑和活动日珥两种日面活动与抛射均有两种相关方式,一种是发生在CMEs之前的活动,它们可能会诱发日冕物质抛射,另一种则是抛射开始之后由抛射引起的活动,它们与前一类活动从活动类型到相对于抛射的位置都有区别。最后,通过对CMEs源研究的分析,提出冕流作为抛射源的可能?
孔勇进
关键词:
日冕
物质抛射
太阳活动周
爆发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研究进展
1997年
作为一种大尺度的太阳高能活动现象,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发现令人瞩目,其强烈的行星际和地球物理效应更引起了天文、空间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共同关注.在本文中介绍了自CME发现以来的22年中观测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它给太阳物理学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研究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展望了CME研究的前景.
孔勇进
吴铭蟾
关键词:
太阳
日冕
耀斑
射电辐射
物质抛射
磁场中p模/s模的转换及黑子对声波的吸收
被引量:1
1997年
在柱坐标下将黑子周围的环形区域(黑子除外)内的振荡分解为朝向黑子传播的(入射的)波和离开黑子传播的(出射的)波。对无黑子的环形区域内的振荡也进行了同样的分解。将黑子周围的入射波看成是被黑子磁流管磁化了的介质(介质内的磁场基本是水平的)中的波。而无黑子区的入射波看成是非磁化介质中的波。比较这两种波在固定波数下功率随频率的分布发现,在磁化介质中不同径向除n的声波(p模)频率系统降低,同时功率也降低,降低的功率最高达非磁化介质中波的功率的30%。而比较在固定频率下功率随波数的分布发现,磁场中f模及n=1,2,3的p模的脊向高波数方向位移,功率的降低受频率调制,即声波在某些有限的频带中被吸收。这些观测表明,在磁场中p模与磁声重力波(MAG)产生了模式混合或耦合。模式混合的存在支持了模式转换作为p模式被黑子吸收的机制的解释。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转换的MAG波进入黑子磁流管(其中的磁场基本上是垂直的)后进一步被吸收,吸收的功率最高达MAG波的20%。
张衡
曹莹
孔勇进
关键词:
磁场
S模
声波
太阳
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活动周期内的变化
1997年
本文利用SMM1980年和1984年观测的两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CMF)及同期耀斑和爆发日珥观测资料,从速度、位置及活动相关率三个方面分析CME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特征,并由此推测它在整个太阳活动周内的变化趋势.
孔勇进
吴铭蟾
关键词: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活动周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