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娄莹

作品数:26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儿童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6篇重症手足口病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4篇哮喘
  • 4篇患儿
  • 3篇新生儿
  • 3篇腹泻
  • 3篇病毒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预后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手足口病患儿
  • 2篇随访
  • 2篇通路

机构

  • 26篇新乡市中心医...
  • 3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娄莹
  • 12篇可秋萍
  • 10篇尚莹
  • 6篇杨成胜
  • 6篇崔怀亮
  • 4篇王桂芳
  • 4篇陈惠军
  • 4篇张建华
  • 3篇宋舜意
  • 3篇荆慧娟
  • 3篇梁鹏
  • 2篇李丽
  • 2篇吴景录
  • 2篇郝玉金
  • 2篇张春兰
  • 1篇朱玲
  • 1篇赵卫东
  • 1篇韩子明
  • 1篇杨廷桐
  • 1篇杨红梅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MRI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MRI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头颅MRI检查,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患儿的阳性影像学特征。结果40例中17例脑内有异常表现,阳性率42.5%(17/40),病灶单发患儿8例,病灶多发患儿11例,累计延髓3例,脑桥5例,延髓+脑桥6例,中脑1例,脑干及小脑1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娄莹尚莹梁鹏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脑干脑炎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CVA)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的关系,了解血清TIgE、血EOS百分比增高水平是否与SIgE抗体反应级别有关。方法:对50例CVA患儿及正常体检的21例儿童测定TIgE、外周血EOS和SIgE抗体,根据血清SIgE抗体反应级别分为强阳性组、弱阳性组,正常的21例儿童作为对照组,3组分别与TIgE、血EOS百分比对照研究。结果:强阳性组TIgE、血EOS百分比明显增高,与弱阳性组、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弱阳性组与对照组的TIgE、血EOS百分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VA患儿TIgE、血EOS百分比增高与SIgE抗体反应呈强阳性者有明显关系,而与SIgE反应呈弱阳性者无明显关系,提示SIgE检测对儿童CVA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所提供的信息比TIgE、血EOS百分比更准确。
可秋萍张永梅张建华娄莹王桂芳殷玲尚莹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过敏原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
贝飞达治疗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002年
李丽娄莹陈惠军
关键词:疗效贝飞达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亚低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患儿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亚低温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治疗时间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结果对照组采用退热药物降温治疗后平均体温由(38.5±0.5)℃降至(36.8±0.3)℃,治疗时间(3.9±1.2)d;亚低温组治疗后平均肛温由(38.6±0.4)℃降至(36.9±0.3)℃,治疗时间(2.1±1.0)d。两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8,P<0.05)。亚低温组无一例发生冻伤和低温并发症。治疗后两组血糖、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59和0.607,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性发热安全、有效,降温时间短,可以推广应用。
荆慧娟张春兰娄莹吴景录王丽霞
关键词:亚低温手足口病发热
circZNF609靶向miR-153调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凋亡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ZNF609靶向miR-153调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瘤组织50例,选取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反应性增生的正常淋巴结组织30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和对照组织中circZNF609的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9细胞分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si-con组(转染siRNA control)、si-ZNF609组(转染circZNF609 siRNA)、si-ZNF609+Anti-NC组(共转染circZNF609 siRNA和inhibitor control)和si-ZNF609+Anti-miR-153组(共转染circZNF609 siRNA和miR-153 inhibitor)。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caspase-3、cyclin D1、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circZNF609与miR-153的关系。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circZNF609的表达水平(1.44±0.22)高于对照组(0.37±0.12,P<0.001)。si-ZNF609组细胞存活率[(51.74±6.39)%]低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100.00±10.23)%和(99.64±11.67)%,均P<0.001],G0/G1期细胞比例[(63.25±4.11)%]高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48.62±4.32)%和(47.12±3.20)%,均P<0.001],细胞凋亡率[(13.36±1.42)%]高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3.65±0.47)%和(3.84±0.62)%,均P<0.001],C-caspase-3、p2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5±0.09和0.90±0.08)高于Control组(分别为0.38±0.04和0.65±0.07)和si-con组(分别为0.39±0.05和0.66±0.05,均P<0.00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0.40±0.03)低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0.52±0.06和0.53±0.04,均P<0.001)。circZNF609和miR-153互为靶向关系。si-ZNF609+Anti-miR-153组细胞存活率[(169.92±13.25)%]高于si-ZNF609+Anti-NC组[(100.00±9.68)%,P<0.001],细胞G0/G1期比例[(52.01±3.62)%]和凋亡率[(8.20±0.87)%]低于si-ZNF609+Anti-NC组[分别为(64.51±5.17)%和(14.03±1.17)%,均P<0.001],C-caspase-3、p21蛋白表达
杨成胜娄莹可秋萍徐学聚张园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凋亡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33例随访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访分析,了解预后情况。方法对2011年3~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例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院后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肠道病毒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33例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精神状态的改变(萎靡和烦躁)以及四肢抖动、惊跳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经治疗后有2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余均预后良好。结论肠道病毒EV71更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AFP且具有发病年龄小,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可减轻其预后。
娄莹荆慧娟梁鹏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预后
危重症手足口病30例回顾性分析及随访
目的对2010年3月-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给予过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目的是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性别、病人来源、6个手足口病危重症病例早期诊断筛查的指标中占3个...
可秋萍娄莹张建华王桂芳尚莹
关键词:危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支持急性弛缓性麻痹肺部听诊回顾性分析
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对照组使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比对照组的72.9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73%(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与运用。
崔怀亮可秋萍娄莹琚玮云鹰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匹多莫德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EV71与CA16病毒所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EV71与CA16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脑脊液的区别,分析脑脊液检查在不同病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分组对照试验设计,对被检查出EV71或CA16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照病原体不同分为A(EV71)、B(CA16)2组,记录患儿脑脊液压力、生化及常规检查数据。结果 EV71感染患儿脑脊液细胞数及压力均较CA16组高(P<0.05),EV71组脑脊液蛋白较CA16组高(P<0.05);EV71组伴有更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脑脊液检查在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中较CA16感染患儿更具有临床意义。
娄莹梁鹏
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
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通过比较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患儿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分析机械通气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结果①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生命体征;②研究病例以呼吸性碱中毒为主,合并代谢性酸中毒;③≤3岁占84.6%,>3岁占15.4%,验证了以3岁以下患儿多见。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合并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预后。
荆慧娟张春兰娄莹吴景录邹慧娟任章鹏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手足口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