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探讨C肽与DPN的相关关系,研究DPN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PN将211例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n=44)与T2DM合并轻度周围神经病变组(轻度病变组,n=89),中、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n=78)。结果住院T2DM患者DPN的患病率为79.14%,总神经病变组(轻度+中重度病变组)年龄、病程、HbA1C、PBG、吸烟等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肽、糖负荷2hC肽水平均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N与年龄、病程、BMI、HbA1C成正相关(P<0.05),与2hC肽成负相关(P<0.05)。年龄、病程、吸烟、HbA1C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2hC肽为保护因素。结论住院的T2DM患者DPN患病率较高,糖负荷2hC肽水平与T2DM发生DPN密切相关,C肽对周围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 赵菲菲安超王强姜璐谭雯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C肽
- 胱抑素C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不同尿蛋白排泄率将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根据简化的MDRD方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BMI,WHR、SBP、DBP、尿酸等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ys-C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理想指标,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安超王强李娟娟赵菲菲姜璐谭雯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44例,记录病程,分析患者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hC肽(PC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清胱抑素C(CysC)、24h尿微量白蛋白(24ALB)等指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CysC水平将544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结果:DN组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清C肽水平与CysC呈负相关(r=-0.153,P<0.01)。结论:空腹血清C肽水平的下降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 姜璐马凤海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肽胱抑素C
- 2型糖尿病尿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4例,按照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112例,微量自蛋白尿组74例,C组白蛋白尿组38例,分别测定24h尿白蛋向、TG、TC、LDL、HDL、BUN、CR、UA、FBG、HhA1C,并计算BMI、WHR等指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所有人员均记录吸炯史。结果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白蛋白尿的患病率约为50%,2型糖尿病患者UAER与年龄、病程、SBP、TG、BUN、CR、HbA1C、PwV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甘油三酯、HbAtC、PwV是向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动脉硬化指标Pwv与2型糖尿病尿蛋白排泄率相关,且是其危险冈素,可能是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 王强赵菲菲安超姜璐谭雯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脉搏波传导速度
- 第21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侧记:糖尿病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第21届世界糖尿病大会(WORLD DIABETES CONGRESS DUBAI)于2011年12月4-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从事糖尿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专业人员参加,会议就糖尿病精神疾病及治疗进行了专题探讨,现将主要研究成果简述如下:一。
- 安超赵菲菲王强姜璐谭雯张磊董砚虎
- 关键词:精神疾病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糖尿病组)42例,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对照组)21例。所有研究对象全部进行一般项目、临床资料调查、生化指标测定。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L1、L2、L3、L4及腰椎前后位总体(L1-4),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区、股骨大粗隆、股骨的骨密度值(BMD)。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显著性水准α设置为0.05。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BMI、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组、糖尿病骨量减少组、糖尿病骨量正常组,糖尿病骨质疏松组骨密度较骨量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独立相关,与BMI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年龄、BMI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 谭雯李娟娟张磊安超赵菲菲姜璐王强董砚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绝经后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