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婷范

作品数:38 被引量:1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蒜头果
  • 5篇动力学
  • 5篇吸附动力学
  • 5篇抗氧化
  • 4篇等温线
  • 4篇多酚
  • 4篇吸附等温线
  • 4篇抗氧化性
  • 4篇黄酮
  • 3篇电纺
  • 3篇电化学
  • 3篇蔗糖
  • 3篇蔗糖溶液
  • 3篇蒜头
  • 3篇总黄酮
  • 3篇静电纺
  • 3篇教学
  • 2篇单宁酸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机构

  • 26篇广西科技大学
  • 13篇广西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广西觉味之城...
  • 1篇柳州市螺蛳粉...
  • 1篇柳州工学院

作者

  • 38篇唐婷范
  • 14篇田玉红
  • 13篇程昊
  • 10篇刘雄民
  • 5篇张磊
  • 4篇黄品鲜
  • 3篇库咏峰
  • 3篇凌敏
  • 3篇李伟光
  • 3篇卢智泉
  • 3篇冯军
  • 2篇唐春怡
  • 2篇左华江
  • 2篇孙儒瑞
  • 2篇朱丽芳
  • 2篇赖芳
  • 2篇李利军
  • 1篇田玉红
  • 1篇刘柳
  • 1篇黄琼

传媒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应用化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农药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蒜头果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本论文以广西特色林产资源蒜头果为原料,系统进行了蒜头果果皮果肉、果壳、种仁和枝叶多个部位提取脂肪酸、挥发油、多糖、黄酮、木质素、蛋白质及抗氧化成分,考察了有效成分的抗肿瘤、抗氧化和抑菌多种生物活性,研究结果对广西蒜头果种...
唐婷范
关键词:蒜头果生物活性水蒸气蒸馏法
基于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基多孔碳纳米纤维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快速检测克拉霉素
2024年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一种以聚丙烯腈/聚乙烯醇(PAN/PVA)为原料的多孔碳纳米纤维PAN/PVA/CNFs,用于构建检测克拉霉素(CLA)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技术,对PAN/PVA/CNFs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AN/PVA/CNFs具有三维交错无序的多孔纤维形貌。所制备的传感器在CLA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对CL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7)~7×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4.1×10^(-8) mol/L。在实际药品检测中,该传感器的回收率可达到96.2%~106.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
赵佳钰张丽文唐婷范覃丹凤程昊
关键词: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电化学发光克拉霉素
蒜头果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果是广西特色林木资源,现为二级濒危植物.本文综述了蒜头果枝叶、果仁、果壳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并根据各化学成分特点展望其在天然香料、医药与保健品、合成香料等领域的应用,为今后蒜头果种植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刘雄民唐婷范李伟光沈芳黄品鲜
关键词:蒜头果枝叶果仁化学成分
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异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试验以野葛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根异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建立以葛根素为参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为自变量,异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抑菌圈法初步研究所提取出的异黄酮对2种细菌及2种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异黄酮提取得率可高达2.11%;其异黄酮对各种菌体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黑曲霉和青霉无抑菌效果;且随异黄酮浓度升高,抑菌作用越明显。
唐婷范黄芳丽朱家庆程昊程昊李晓慧梁杰婷田玉红
关键词:异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抑菌作用
曲拉通X-100为表面活性剂形成石油醚与水乳液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分别使用磁力搅拌、超声波和联合法制备了石油醚与水形成的乳液,采用照度计法研究乳液的稳定性。考察了乳化时间、乳化温度、乳化剂浓度和超声波功率对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法得到的乳液稳定化时间长,乳化时间为15 min时,乳液稳定时间达到最大值,稳定时间为2 900 min;联合法在30~50℃下制备得到乳液,较低温度有利于乳液的稳定;超声波的功率480 W得到的乳液稳定性最好,稳定时间为3 500 min;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乳液稳定性时间延长。
孙儒瑞黄品鲜李伟光刘雄民唐婷范朱丽芳卢智泉张磊
关键词:联合法稳定性
壳聚糖对蔗糖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进行壳聚糖对蔗糖溶液中单宁酸的性能研究。方法: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考察,将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采用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拟合,吸附等温线数据采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在单宁酸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250 mg/L时,壳聚糖对蔗糖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动力学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93和0.9957);壳聚糖对蔗糖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0.9977)。结论: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07.53 mg/g。
周友全唐婷范程昊程昊田玉红
关键词:壳聚糖单宁酸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
静电纺聚丙烯腈/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发光检测阿奇霉素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一种聚丙烯腈/聚苯胺(PAN/PANI)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复合材料(CNF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ANI掺杂纳米纤维具交叉型3D纤维结构。复合材料元素主要由C元素、O元素和N元素构成。该CNFs材料可用于阿奇霉素的电化学发光检测,对阿奇霉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7)-9.0×10^(-5)μmol/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5.9×10^(-9)μmol/L。在10、20、30μmol/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6.66%-102.5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3)。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阿奇霉素的检测。
王童飞李学暖李天昊唐婷范覃丹凤程昊
关键词:修饰电极阿奇霉素
CNTs/CNFs/GCE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木犀草素的检测
2025年
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为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后经碳化得到CNTs/CNFs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能量色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和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其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以滴涂法将此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考察木犀草素在该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最后将此修饰电极应用到金银花露中木犀草素的测定。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在检测木犀草素的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当木犀草素浓度在3~10μmol/L时,CNTs/CNFs/GCE修饰电极响应电流值与木犀草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8μmol/L;用此复合电极检测金银花露中的木犀草素,加标回收率在96.069%~97.6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朱旭文郭双李春婷张丽文程昊唐婷范
关键词:木犀草素静电纺丝法电化学加标回收率
肉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以肉桂为原料,进行了肉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建立了以芦丁为标准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肉桂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肉桂总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肉桂与溶液的比1∶60(g/mL),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6 h,总黄酮提取率达16.10%,含量达70.02%。肉桂总黄酮的抗氧化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总黄酮浓度为4.5 mg/mL时,OH自由基清除率达40.49%;当总黄酮浓度为2.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4.29%。
库咏峰黄品鲜陈萍刘雄民唐婷范吕佳
关键词:抗氧化性
蒜头果叶和蒜头果叶渣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确定蒜头果叶和蒜头果叶渣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蒜头果叶和蒜头果叶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蒜头果叶和蒜头果叶渣中总黄酮...
唐婷范刘雄民夏宗捷张磊库咏峰赖芳
关键词:蒜头果黄酮类化合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