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广
- 作品数:25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加入WTO对广东医药业的影响及其对策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和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后外商投资的增加等3 个方面分析了加入WTO 后对广东医药行业所带来的挑战。
- 吴立广张伟易戎
- 关键词:WTO医药行业药品市场
- 汇率变动对中国境外投资业绩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运用1994-2008年世界1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的实际统计数据,将按当地货币计算的年均收益率、标准差和同期内按人民币计算的年均收益率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从股权证券投资角度考察了汇率变动对中国境外投资业绩的影响。该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增加了境外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境外投资业绩的总体影响是负面的,因此,选择预期货币走强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构建分散化的国际投资组合并积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汇率风险规避措施日趋重要。
- 吴立广
- 关键词:汇率变动境外证券投资
- 外国对华投资出现新一轮高潮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 1994年
- 90年代初,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或许是国内外一些投资专家所未曾料到的,然而,能否再次出现新一轮高潮?《外国对华投资出现新一轮高潮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文,向我们指出,这既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总体变化,更取决于中国引进外资政策和策略的战略调整。
- 吴立广
- 关键词:外资引进
- 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构成的变化与我国外资策略
- 1999年
- 90 年代以来,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总量稳步增长, 但外资构成已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从分析当前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变化趋势入手, 着重探讨如何制订既顺应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变化趋势、又符合我国对国际资本的监管能力还比较弱。
- 吴立广
-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 “大中华经济圈”股市联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采用2003年1月—2010年1月的股市指数,对大中华经济圈内的沪深港台四个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同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及GARCH模型分析了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沪深股市与香港的相关性低于沪深之间的相关性,沪深股市与台湾股市的相关性更低,意味着沪深与港台间的投资组合将优于沪深两市间的投资组合,沪深与台湾股市的投资组合更优于沪深与香港的投资组合。此外,港台股市都对沪深股市存在收益和波动溢出,但香港的溢出效应比台湾的溢出效应更明显。
- 吴立广黄珍
- 关键词: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QDII基金投资绩效及其原因分析
- 本文运用2009年中国8家QDII基金境外组合的周收益历史数据,与基于全球29个股市指数的收益数据构建的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前沿进行比较,对QDII基金在境外投资绩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QDII基金与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边...
- 黄珍吴立广
- 关键词:QDII
- 国际资本流动福利效应的定量分析探讨被引量:3
- 2005年
- MacDougall提出的国际资本流动福利效应模型,从资本收益的角度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福利效果,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分析结果十分抽象和模糊。本文在MacDougall理论分析框架上,将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定量分析基础模型,运用定量分析案例,进一步明晰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和投资国GDP和GNP等方面的福利影响。
- 吴立广
-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福利效应
- 中国沪深港台股市联动性分析
- 本文主要对沪深港台四个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趋势,同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及GARCH模型分析了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沪深股市与香港的相关性低于沪深之间的相关性,沪深股市与台...
- 吴立广黄珍
- 关键词: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文献传递
- 国际分散化投资与本土偏好行为——基于QDⅡ对外投资基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运用2009年中国8家QDII基金境外组合的周收益历史数据,与基于全球29个股市指数的收益数据构建的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前沿进行比较,探讨QDII基金在境外投资过程中是否存在"本土偏好"。研究发现我国QDII基金与国际投资分散化有效边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反映出较显著的本土偏好的投资行为。本土偏好减弱了国际分散化效果,降低了QDII基金的绩效。资本管制、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本土偏好的主要原因,因此放松资本管制,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和合作能够使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国际分散化投资带来的利益。
- 吴立广黄珍
- 关键词:QDII
- “十五”期间广州外商直接投资合理规模预测
- 2000年
- “十五”计划是我国 21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对“十五”期间广州外商直接投资的合理规模进行初步预测,本文认为,广州应主动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利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吸引外商的投资环境;处理好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并优化外资的结构;确定鼓励外商投资的优先领域,培育新的外商投资热点。
- 吴立广谢斯钿
- 关键词:外商投资规模投资环境外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