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波
- 作品数:26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应用褪黑素提高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褪黑素提高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涉及棉花栽培与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①将褪黑素为主要有效成份辅以磷酸二氢钾混合成水溶液产品:褪黑素100µml/L,磷酸二氢钾0.25%;②将水溶液产品喷施于棉花...
- 熊格生胡龙兴吴碧波
- 文献传递
- 湖南苎麻产业现状与振兴发展的对策被引量:2
- 2012年
- 笔者通过调研,结果表明最近五年引起的湖南苎麻产业发展危机的原因是:苎麻加工、纺织业装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外销萎缩,内销不畅。核心是剥麻成本高,污染环境重,产品质量低。为振兴苎麻产业,笔者认为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建议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名优品牌,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才能有力地推动湖南苎麻产业的振兴。
- 吴碧波吴若云
- 关键词:苎麻
- 一种新型棉花种子球化技术及其对棉花出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以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供试材料,采用木薯改良性淀粉、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土和育苗基质对棉花种子进行球化处理,并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试验基地进行了种子处理、播期和播种密度的三因素再裂区试验,探究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对棉花出苗率、生育期、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球化处理后的棉花生育期为101~108 d,较种子直播(116~126 d)显著缩短15~18 d。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后的出苗率和出苗穴率分别比种子直播提高19.63%~25.00%和14.82%~20.74%,二者差异显著。与种子直播相比,球化处理后的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种子处理对纤维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有一定程度变化。综合分析,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可以提高棉种出苗率,缩短生育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 谢章书谢学方周成轩许豆豆李佳芮屠小菊刘爱玉李飞巩养仓贺云新魏尚职吴碧波周仲华
- 关键词:棉花播种密度播期出苗率
- 不同叶面肥喷施处理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筛选出一种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的叶面肥喷施方案,加快叶面肥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为棉花提质增效及棉农增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供试材料,设计3种叶面肥(五谷丰D、辽稻优B、蔬鲜美P)和3种施肥水平(375、750、1125 g/hm^(2)),并以常规叶面肥S和喷施清水CK为对照,分析喷施叶面肥对棉花农艺性状、棉铃空间分布、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蕾期喷施D3和盛花、盛铃期喷施B3处理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株高、果枝数、茎粗和主茎叶片,同时促进了棉铃的结铃;D3和B3处理下籽棉产量分别为6711.15、6755.36 kg/hm^(2),较CK处理分别增加37.3%、38.2%,主要是因为这2种处理棉花单株成铃数较CK增加23.7%、24.2%;盛蕾期,D3叶面积指数较CK处理增加50.9%,盛花期和盛铃期,B3叶面积指数较CK分别增加20.0%和7.1%;D3和B3处理对棉花的纤维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上半部长度和整齐度有所增加。综合分析可知,在棉花盛蕾期喷施D3、盛花期和盛铃期喷施B3可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和提高棉花的单铃重,从而显著提升产量,同时也为长江流域叶面肥喷施提供理论依据。
- 叶淑娟张宁成芳张成龙隋鲁鹏吴碧波巩养仓贺云新魏尚职屠小菊刘爱玉周仲华
- 关键词:棉花叶面肥叶面积指数纤维品质
- 播期、密度及甲哌鎓化控对直播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研究长江流域棉花不同播期、密度和甲哌鎓调控量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播期、密度和甲哌鎓施用量,提高棉花产量。于202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播期5月20日、6月1日、6月10日,3个甲哌鎓施用量180、270、360g/hm^(2),3个密度6万、9万、12万株/hm^(2),研究这3个因素对棉花生育期、产量、纤维品质、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早播能提高植株单株铃数与光合性能,播期推迟使全生育期先缩短后延长,造成棉花单株铃数、果枝台数、产量逐渐下降,但提高了棉花纤维品质;密度提高则棉花生育期延长,单株铃数、果枝台数逐渐减少,但单位面积株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棉花产量显著提高,且密度改变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喷施甲哌鎓主要对棉花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造成影响,施用高剂量甲哌鎓提高叶片SPAD值及花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株高与果枝台数,造就适宜株型。综合考虑国家发展对棉花产量的需求,在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直播最适播期为5月20日,结合高密(12万株/hm^(2))种植、同时搭配高剂量甲哌鎓化控(360g/hm^(2))可以塑造理想株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高产,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 成芳覃业玲张宁张永莉叶淑娟吴碧波巩养仓贺云新魏尚职屠小菊刘爱玉周仲华
- 关键词:棉花播期生长发育纤维品质
- 一种南方棉区棉花甘薯带状复合种植的高效栽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棉区棉花甘薯带状复合种植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在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适宜时,用旋耕起垄机进行机械化耕地起垄;步骤2:棉花选种,选择早熟品种,播种前15d选择晴天进行...
- 周仲华许豆豆赵亮刘爱玉屠小菊吴碧波
- 湖南棉花生产经验及“十二五”稳健发展方略
- 本文总结“十一五”湖南省棉花生产的成效与经验,分析棉花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湖南省“十二五”稳定棉花生产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以及稳定发展湖南棉花生产的措施和做强湖南棉花产业建设项目的建议。
- 吴若云吴碧波
- 关键词:棉花产业
- 播期、密度及肥培水平对桑套棉地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 2023年
- 研究在桑套直播棉的种植模式下,播期、密度和培肥水平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桑套棉地棉花出苗率、小区铃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播种密度、肥培水平对小区总铃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影响显著,对单铃质量和衣分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5月底播种、密度为1100株/667 m^(2)、采用“蕾肥+复合化铃肥”组合施肥为湖南桑套棉地区直播棉较适宜的栽培方式。
- 邹湘月吴碧波黄仁志李丽蓉李霞李飞鸣夏伯良艾均文
- 关键词:播期产量性状
- 一种适宜于长江流域棉区的新型采棉方法及配套采棉设备
-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宜于长江流域棉区的新型采棉方法及配套采棉设备,适宜于长江流域棉区的新型采棉方法通过配套采棉设备在棉田进行单垄作业,通过对棉田的栽培调控使其集中吐絮时间与天气晴朗时间重叠,在棉田进行快速粗采,而在室内进行精...
- 屠小菊刘爱玉周仲华陈子东吴碧波
- 播期和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2024年
- 以早熟棉品种JX0010为材料,于2022年和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个播期A1(5月17日播种)、A2(5月30日播种),3个种植密度B1(30000株/hm^(2))、B2(45000株/hm^(2))、B3(60000株/hm^(2)),3种施氮量C1(150 kg/hm^(2))、C2(180 kg/hm^(2))、C3(210 kg/hm^(2)),研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直播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够促进棉铃向中、下部及内围果节集中,改善蕾铃脱落情况,但在多雨年份会显著增加秋桃比例,存在晚熟风险;早播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在2022年,A1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A2提高16.3%和15.3%;在2023年,A1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较A2的显著提高37.4%、39.9%;种植密度对成铃时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产量,2022年,B3的籽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提高10.0%、20.6%,皮棉产量分别提高7.7%、21.6%;2023年,B3的籽棉产量较B2、B1的分别显著提高16.5%、23.5%,B3的皮棉产量分别较B2、B1的显著提高15.8%、24.1%;施氮量对蕾铃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2022年C2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2的籽棉产量较C1、C3的分别提高11.7%、12.2%;2023年C1处理降低了脱落率,增加了单株铃数,提高了产量,C1的籽棉产量较C2、C3的分别提高39.8%、41.3%。综上,湖南棉区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考虑天气条件,在短季栽培一次性施肥模式下,建议氮肥用量减至150~180 kg/hm^(2)。
- 覃业玲谢章书李佳芮张宁成芳张永莉李肖王文斌李飞贺云新刘爱玉吴碧波邹平周仲华
- 关键词:棉花播期种植密度施氮量蕾铃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