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爱芝

作品数:28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理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配合物
  • 4篇乙醇
  • 4篇咪唑
  • 4篇锰配合物
  • 4篇活性
  • 4篇SCHIFF...
  • 3篇学成
  • 3篇抑菌
  • 3篇紫珠
  • 3篇晶体
  • 3篇化学成分
  • 3篇甲基
  • 3篇甲基-2
  • 3篇苯乙醇
  • 3篇苯乙醇苷
  • 3篇MN
  • 2篇抑菌活性
  • 2篇模型配合物
  • 2篇晶体结构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机构

  • 17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西北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作者

  • 25篇吴爱芝
  • 8篇祝晨蔯
  • 8篇林朝展
  • 8篇张逢星
  • 8篇李珺
  • 5篇王涛
  • 4篇任颜卫
  • 3篇史启祯
  • 3篇袁欢
  • 2篇卢文彪
  • 2篇张翠仙
  • 2篇王晓琴
  • 2篇李淑妮
  • 2篇罗海燕
  • 1篇彭光天
  • 1篇宁娱
  • 1篇胡敏
  • 1篇李一志
  • 1篇杜桂香
  • 1篇郭惠

传媒

  • 3篇广州化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化学研究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草药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Chines...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甲基-2-咪唑醛缩乙醇胺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2010年
以1-甲基-2-咪唑醛和乙醇胺缩合的Schiff碱为配体,合成了四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C7N3H11O)2](ClO4)2(M=Co,Ni,Cu,Zn),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确证其组成和结构。初步抑菌实验表明,四种配合物均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吴爱芝罗海燕张景佳
关键词:乙醇胺SCHIFF碱配合物抑菌活性
山大颜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初步研究山大颜茎、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26种成分。其中山大颜茎中20个,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2.1%;叶中18个,占其挥发油总量的72.8%。结论通过对山大颜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发现山大颜叶、茎中所含挥发油的组成有所不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钟莹张翠仙林朝展吴爱芝高丽祝晨蔯
关键词:茎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红紫珠二萜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研究红紫珠Callicarpa rubella枝叶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红紫珠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谱、质谱及X-单晶衍射实验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抗炎模型,选择6个结构差异明显的二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红紫珠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2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olavic acid-15-metyl ester(1)、rubellapene A(2)、rubellapene B(3)、rubellapene C(4)、13,14,15,16-四降碳-3-克罗-12,18-二羧酸(5)、对映异海松烷-8(14),15-烯-19-羧酸(6)、dichrocephnoids C(7)、15-去甲基半日-8(20)12E-二烯-14-甲醛-19-羧酸(8)、8S-kolavic acid 15-methyl ester(9)、粘叶莸酸(10)、melanocane B(11)、dodovislactones B(12)、tinotufolin B(13)、amphiacric acid A(14)、patagonic acid(15)、(+)-15-methoxyfloridolide A(16)、去甲基-左旋哈氏豆属酸(17)、15-羟基-16-羰基-15,16H-左旋哈氏豆属酸(18)、(−)-顺式-克罗-3,13-烯-16-羟基-15,18-二羧酸-15,16-内酯(19)、polylauioid J(20)。结论首次得到化合物1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化合物5、7~14、16~20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红紫珠中分离得到,主要以克罗烷型和半日花烷型二环二萜为主。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表明,6个二萜类化合物均能够抑制LPS刺激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中NO的分泌,其中化合物1抑制NO能力最强,推测C-13位双键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抗炎活性。
张雪儿黄逸敏方巧苗赵钟祥林朝展祝晨蔯吴爱芝
关键词:二萜X-射线单晶衍射
4-苯基-1-丁醇的合成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4-苯基-1-丁醇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文章以苯和丁二酸酐为起始原料,经付克酰基化得3-羰基苯丁酸;通过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的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通过Wollf-Kishner还原法合成苯丁酸,然后通过酯化和硼氢化钠还原酯等反应合成了4-苯基-1-丁醇,使总收率不低于35%。该合成方法避免了毒性较大的锌-汞齐,革除了价格昂贵的氢化铝锂,使之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王晓琴吴爱芝王涛
关键词:丁二酸酐
苯乙醇苷类成分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苯乙醇苷类成分在药用植物中广泛存在,生物活性明显且低毒安全,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本文首次以构效关系为主线,综述了近二十年来该类成分在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抗肿瘤、神经元保护、肝脏保护、止痛、抗病毒、抗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综述为今后进一步从结构角度较全面地深入探讨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生物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爱芝林朝展祝晨蔯
关键词:苯乙醇苷生物活性构效关系
紫珠属植物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进展及生物合成初探被引量:5
2018年
苯乙醇苷类成分在紫珠属植物中分布广泛,该类成分生物活性明显且低毒安全,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以化学成分为主线,综述了14种紫珠属植物中目前已分离得到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并初步探讨该属植物3个代表性成分毛蕊花糖苷、连翘酯苷B和异毛蕊花糖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从物质结构角度深入研究紫珠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及该属植物类群的系统演化。
吴爱芝袁欢林朝展王涛祝晨蔯
关键词:紫珠属苯乙醇苷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
1-甲基-2-咪唑醛缩甘氨酸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被引量:2
2010年
以1-甲基-2-咪唑醛和甘氨酸缩合的Schiff碱为配体,合成了4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C7N3H8O2)(H2O)n]Cl O4(M=Co,Ni,Cu,Zn).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测定、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重分析确证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吴爱芝罗海燕
关键词:甘氨酸SCHIFF碱配合物抑菌活性
一维链状高价锰配合物[Mn<,2>(C<,7>H<,4>O<,3>)<,4>(CH<,3>OH)<,2>]·4H<,2>O·2CH<,3>OH的合成与结构
合成了一维链状高价锰配合物[Mn<,2>(C<,7>H<,4>O<,3>)<,4>(CH<,3>OH)<,2>]·4H<,2>O·2CH<,3>OH,并对其进行了IR、X-射线衍射、UV-Vis等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李珺张逢星吴爱芝史启祯
关键词:一维链状晶体结构
文献传递
配合物[Fe_2(BPMPP)_2](BPh_4)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010年
合成了含不对称双核配体BPMPP的配合物[Fe2(BPMPP)2](BPh4)2;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406 5(3)nm,b=1.990 4(4)nm,c=1.712 2(3)nm,β=112.511(3)°,V=4.428 0(14)nm3,Z=2,Dc=1.349 Mg/m3,μ=1.288 mm-1,F(000)=1 872,GOF=0.967,最终偏差因子R1=0.059 6,wR2=0.111 3.在阳离子[Fe(BPMPP)]2+中,两个铁(Ⅱ)离子处于对称位置,均具有变形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
吴爱芝王涛
关键词:晶体结构
Schiff碱双核M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Five manganese complexes of Schiff b ase were synthesized:[Mn Ⅳ,Ⅳ (μ-O)(Salen)] 2 ·DMF ·H 2 O(1),[Mn Ⅳ,Ⅳ (μ-O)(5-BrSalen)] 2 ·DMF ·0.5H 2 O(2),[Mn Ⅳ,Ⅳ (μ-O)]al(1,2-pn)[nr 2 ·H 2 O(3),]Mn Ⅳ,Ⅳ (μ-O)[5-Br-Sal(1,2-pn)]r 2 ·H 2 O(4),[Mn Ⅳ,Ⅳ (μ-O)]5-CH 3 -Sal(1,2-pn)5-CH 3 -Sal(1,2-pn)[ 2 ·2H 2 O(5),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IR and UV-Vis spec tra.The results of cyclic voltammogram show that Schiff base ligands can drop the potential of manganese and s teady high oxide state of manganese.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1and3have also been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 hat there is a weak ferromagneticall y coupling of Mn Ⅳ2 pair at room and low temperature,and the interactions o f complex3are weaker than complex1.
李珺吴爱芝任颜卫张逢星史启祯
关键词:SCHIFF碱MN配合物双核磁性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