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友

作品数:105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肠癌
  • 27篇细胞
  • 23篇肿瘤
  • 22篇直肠
  • 21篇胃癌
  • 18篇手术
  • 16篇腹腔
  • 15篇直肠癌
  • 15篇腹腔镜
  • 11篇癌细胞
  • 11篇大肠
  • 11篇大肠癌
  • 10篇术后
  • 10篇切除
  • 10篇结肠
  • 9篇结直肠
  • 9篇基因
  • 7篇蛋白
  • 7篇并发
  • 7篇并发症

机构

  • 99篇苏州大学附属...
  • 13篇苏州大学
  • 4篇太仓市中医医...
  • 3篇溧阳市人民医...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103篇吴永友
  • 51篇邢春根
  • 28篇赵奎
  • 22篇杨晓东
  • 20篇吕孝东
  • 18篇彭巍
  • 17篇龚巍
  • 15篇陈正荣
  • 12篇钟丰云
  • 11篇陈强
  • 10篇吴浩荣
  • 9篇朱宝松
  • 9篇何腾飞
  • 7篇危少华
  • 6篇张力元
  • 5篇许铮
  • 5篇王浩炜
  • 5篇程孝惠
  • 5篇张明霞
  • 5篇吴勇

传媒

  • 1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苏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癌症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9篇2024
  • 6篇2023
  • 1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开襟单肌瓣成形术用于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1例报告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分析右开襟单肌瓣成形术用于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1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采用器械吻合+手工缝合,行食管-残胃吻合、右开襟单肌瓣成形术,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生活质量。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62 min,吻合时间119 min。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吻合口漏、出血、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吻合口造影通畅,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肿瘤复发。结论右开襟单肌瓣成形术在保证浆肌瓣血供、简化手术操作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彭巍黄懿恺程明张静宇刘天华陈强陈正荣龚巍邢春根吴永友
关键词:吻合口并发症
胃癌累及食管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胃癌累及食管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1970年至1999年30年间收治的胃癌累及食管下段同时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手术患者63例,进行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确定其预后因素。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3%、10.6%、8.0%。除纵隔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与肝脏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胃癌累及食管伴纵隔淋巴结转移预后非常差,但只要条件允许,对该类患者进行保证切缘的切除加包括下纵隔在内的适当淋巴结清扫,可能使部分患者,特别是没有肝脏转移及浆膜浸润、不合并除纵隔以外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受益。
吴永友邢春根大山繁和山口俊晴
关键词:胃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具有吸引功能的外科手术操作器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外科手术操作器械,通过在工作电极的两侧对称设置吸引孔,在手术过程中及时排出烟雾及血液,方便医生操作,包括工作电极和吸引孔,所述工作电极设置工作面与非工作面,所述工作电极设置中空部,所...
刘天华彭巍程明陈强任睿许文婷颜上程吴永友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38例报告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结肠清洁灌洗和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浆肌瓣式)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行术中结肠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一期吻合。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双腔负压冲洗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于术后40d自行愈合。结论联合应用术中结肠灌洗和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对左半结肠癌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赵奎朱宝松吴永友陈正荣邢春根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手术
早期胃癌的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待赏的孤芳被引量:1
2021年
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PPG)是一种特殊的胃节段切除术(SG),具有近6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通过腹腔镜下完成,日韩开展普遍,而我国尚不普及。对于胃癌,PPG的适应证是胃中部1/3的不适合行内镜治疗的T1aNN0M0及T1bN0M0胃癌,且肿瘤下缘距离幽门在4 cm以上。PPG要求保留胃的上1/3及2.5 cm以上的胃窦与幽门,保留幽门下动静脉、迷走神经肝支与幽门支,清扫No.1,3,4sb,4d,6a,6v,7,8a,9淋巴结,通过全腹腔镜或辅助切口行手工吻合或器械吻合进行重建。PPG手术具有与远端胃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安全性,在减少倾倒综合征、维持术后体重,减轻胆汁反流与维持胆囊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最常见并发症是胃排空障碍,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PPG手术需谨慎;保留幽门下动静脉、人为扩张幽门可能有助于避免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为避免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裂孔疝的患者不宜行PPG手术。PPG手术日趋完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有望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与普及。
吴永友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排空障碍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对照临床研究
近期东亚国家的多国多中心CLASSIC研究已经证实胃癌D2术后给予卡培他滨及奥沙利铂(XELOX)的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无病生存率.本文旨在评价胃癌术后给予XELOX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XELOX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通过...
张力元吴永友田野
关键词:胃癌化学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胰腺病理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胰腺病理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或生理盐水建立模型 ,检测 3h和 6 h血清 TNF- α、IL- 6、IL- 1 0和 IL- 1 β。观察胰腺大体和镜下病理的改变。结果 血清 TNF- α、IL- 6、IL- 1 0在 3h和 6 h时段的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 ,P<0 .0 1。血清 L- 1 β未能测出。血清细胞因子与大体病理评分和镜下理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 TNF- α水平与 IL- 6和 IL- 1 0水平呈正相关 ,说明后两者与前者的关系密切。IL- 1 0的升高可能系炎症早期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李军成田斌陈易人俞秋兴吴永友吴浩荣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理细胞因子
光谱CT细胞外体积分数术前诊断结直肠癌病理T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结直肠癌(CRC)病灶的光谱CT细胞外体积分数(ECV)术前诊断CRC病理T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2例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光谱CT图像。测量并分析病灶增强三期的光谱CT定量参数,包括动脉期及静脉期的40 keV、10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的CT值、碘浓度(IC)值、有效原子序数(Eff-Z)值及延迟期的ECV值。肿瘤的T分期及分级情况由手术病理获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在不同病理T分期及组织学分级中各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定量评价T分期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对有组间差异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诊断效果。结果T3期肿瘤的光谱CT各定量参数值均高于T1-2期肿瘤,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Eff-ZAP、ICAP、CT40 keVAP、CT100 keVAP、Eff-ZVP、ICVP、CT40 keVVP、CT100 keVVP、ECV与T分期均呈中度相关(0.4
孙琦孙丹琦卞雪莲王咪董瀚韵郭秋辰戴晓晓吴永友张力元范国华李勇刚陈光强
关键词:组织学分级
人胃癌细胞RNA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标本及细胞株RNAs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性CTL反应的方法,探讨获取胃癌标本或细胞株KNAs,直接转染DCs进行胃癌生物治疗的可能性,为胃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今后筛选胃癌差异...
吴永友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胃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基因(DRAM)对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RAM组(在瘤体约为1.0cm^3时.在瘤周注射携带DRAM基因的腺病毒Admax-pDC315.DRAM—EGFP)、放疗组、放疗联合DRAM组。对瘤体进行剂量为10Gy局部放疗.分别在放疗后3、6、9d处死裸鼠,切取肿瘤,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CNA、C-myc、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放疗联合DRAM组的抑瘤率在3、6、9d分别为9.3%、14.1%、16.7%,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5.0%、8.8%、6.5%)(P〈0.05);在空白对照组、DRAM组、放疗组、放疗联合DRAM组中.随时间延长PCNA和C-my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P53和Fas—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增强。结论DRAM基因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增强裸鼠皮下胃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
赵奎龚巍朱宝松吴永友杨晓东吴勇邢春根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