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明超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技术学
  • 2篇学科
  • 2篇学科立场
  • 2篇内在逻辑
  • 2篇文化
  • 2篇立场
  • 2篇逻辑
  • 2篇教育技术
  • 2篇教育技术学
  • 2篇基于学科
  • 1篇信息人
  • 1篇形象重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论文
  • 1篇游戏
  • 1篇游戏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体系
  • 1篇文化人

机构

  • 6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吴明超
  • 2篇刘刚
  • 1篇董莉
  • 1篇李子运

传媒

  • 3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小学电教(...
  • 1篇2011教育...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投技术支持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微投技术的特点和微型学习间存在"微"和"投"的内外关联性关系为开展"合理"且"高效"的微型学习提供了思路。文章提出基于微投技术的微型学习构想,通过将其与普通微型学习的系统结构的详细比较,呈现此类微型学习的"高效特征",最后对基于微投技术的微型学习进行创新设计。
吴明超李子运
关键词:系统结构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重塑
2011年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吴明超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
试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一种基于学科内在逻辑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解决与学科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从学科内在逻辑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整体上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的融合形成。在此构成机理下认知的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本...
吴明超刘刚董莉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
文献传递
解读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研究热现象
2011年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进驻到教育这个生态体系中,促逼着系统处于一种由平衡-失衡-新平衡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技术人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因为有他们的。引荐”才使得教育与技术联姻,技术尤其是新技术才更快地进驻教育、服务教育。然而表面的繁花似锦并不意味着果实累累。教育技术人表现出的新技术研究的过热反应,使一些被遮蔽的问题逐渐敞亮,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刘刚吴明超
关键词:服务教育技术人生态体系
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泛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了准确地认识我国泛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章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获得近几年我国有关泛在学习研究的学术论文100篇,并从论文数量、研究内容、研究重心、研究群体和来源期刊五个方面进行内容分析。最后,对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泛在学习研究的发展。
吴明超
关键词:泛在学习学术论文
再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基于学科内在逻辑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解决与学科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从学科内在逻辑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整体上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的融合形成。在此构成机理下认知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本质属性表现为由历史性,时代性和个性化综合而成的文化性,它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影响根本且彻底。
吴明超
关键词:文化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