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同申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肉瘤
  • 3篇手术
  • 3篇骨肉瘤
  • 3篇骨折
  • 2篇蛋白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植骨
  • 2篇指侧方
  • 2篇皮瓣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骨
  • 2篇椎体
  • 2篇椎体间
  • 2篇细胞
  • 2篇螺钉
  • 2篇慢性骨髓炎
  • 2篇脑性

机构

  • 18篇济宁医学院
  • 3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 18篇吴同申
  • 7篇张磊
  • 7篇孔祥清
  • 6篇高峰
  • 5篇赵晓伟
  • 3篇孟彦
  • 3篇周玉江
  • 3篇张卫红
  • 3篇蔡国强
  • 3篇孟娟
  • 3篇张元民
  • 3篇刘书成
  • 3篇孟茜
  • 2篇吴彬
  • 2篇彭圣智
  • 2篇孔详清
  • 2篇孟纯阳
  • 2篇张大学
  • 1篇时克伟
  • 1篇李爱民

传媒

  • 6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侧方岛状皮瓣重建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在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环、中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重建拇指指腹感觉 9例 ,重建食指指腹感觉 7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经过 6个月— 2年的随访 ,外观、质地满意 ,感觉功能S3—S3 + 级。结论应用环、中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是重建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的良好、可靠方法。
吴同申孟娟张磊孔详清赵晓伟张卫红
关键词:岛状皮瓣指腹感觉功能重建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胸腰椎骨折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合并PLC损伤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及韧带损伤的类型行后外侧和(或)椎体间自体植骨。观察术前、术后3d、随访末期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5~51个月(平均26.5个月)。骨折复位满意,分离的后部结构闭合。椎体前缘高度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善20.6%(P〈0.01);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善10.60°(P〈0.01)。术前有神经损伤的8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感觉评分较术前平均改善20.7%(P〈0.05),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改善30.9%(P〈0.01)。CT三维重建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无局部疼痛及内固定物断裂。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PLC损伤的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短期疗效满意,钉棒固定可以达到满意复位、骨折失稳脊柱的三柱即刻稳定;充分植骨是获得永久性稳定的保障。
曹贵君孟纯阳张卫红孔祥清高峰吴同申陈国武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
碘伏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报道碘伏灌洗疗法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4例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术 ,术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应用碘伏溶液与生理盐水交替进行缓慢灌洗 ,当碘伏灌洗的总时间达 2 0h左右后单用生理盐水冲洗 ,乙组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溶液冲洗。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引流液清晰透明作为拔管指征。所有病例均得到了 10个月以上的长期疗效随访。结果 甲组 (碘伏组 ,12例 )平均拔管时间为 7d ,近期效果良好 ,随访 10个月~4a ,无 1例复发 ,未发现碘伏的近、远期明显毒、副作用 ;乙组 (抗菌素组 ,12例 )平均拔管时间为 2 2d ,近期效果良好 ,但随访 10个月~ 4a,又有 3例复发。结论 碘伏灌洗疗法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良好方法 ,无明显毒、副作用 ,具有疗效迅速、确切、不易复发的特点。
吴同申孔祥清张磊孟茜赵晓伟张元民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灌洗治疗灌洗疗法碘伏溶液炎症表现拔管指征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
2004年
张元民刘书成高峰张磊王海滨吴同申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体会
2004年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 16例 ,其中 ,甲组 (吻合浅静脉组 7例 ) ,乙组 (未吻合浅静脉组 ) 9例。结果 甲组皮瓣最大成活面积 16 0cm2 ,平均 12 6cm2 ,乙组皮瓣最大成活面积 10 8cm2 ,平均 94cm2 。结论 面积较小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小于 10 0cm2 )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不用吻合浅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 ,如果缺损面积较大 (大于 10 0cm2 )则需采用进一步吻合小隐静脉与足背静脉的该皮瓣进行修复才是安全的。
吴同申孔祥清张磊韩清銮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检测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6例骨肉瘤(观察组)及40例良性骨肿瘤(对照组)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意义,观察RUNX3和β-catenin的关系。结果 RUNX3和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的表达量在不同软组织浸润及不同Ennecking分期的比较中,有明显差别。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骨肉瘤中RUNX3和β-catenin具有正相关。结论 RUNX3和β-catenin在骨肉瘤中表达异常,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检测两种术后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吴同申彭圣智孟彦
关键词:骨肉瘤RUNX3Β-CATENIN流式细胞术
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治疗
1994年
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治疗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72129)周玉江,李兆德,吴同申,张大学,郑衍玉1985年毕氏三连杆撑拉支架〔1〕问世以来,作者利用毕氏三连杆撑拉支架并遵循矫形外科治疗原则,治疗90°以上严重膝关节屈曲畸形8个膝关节,经撑开达17...
周玉江李兆德吴同申张大学郑衍玉
关键词:膝关节屈曲畸形
股骨颈干角的变化对髋关节平衡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1997年
小儿麻痹症后遗臀中肌瘫痪的病人,常常出现股骨颈干角的继发增大。我院自1992~1995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7例,治疗成功13例,失败4例,现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股骨颈干角的变化对髋关节平衡稳定性的影响。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均为小儿麻痹症后遗臀中肌瘫痪患者,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1~18岁,平均13岁。术前表现为行走时上身歪向一侧(单侧病变者)或左右摇摆(双侧臀中肌瘫痪者),X线拍片显示病侧股骨颈干角增大(150°~165°),所有病例均施行病侧股骨转子下内翻截骨术以纠正增大的颈干角,其中13例又行二期同侧腹外斜肌转移替代臀中肌术,治疗后行走时上身的歪斜或摇摆程度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成功,而另外4例因广泛肌肉瘫痪而无肌转移替代条件者未能行二期臀中肌替代手术,行走时上身歪斜或摇摆程度未能减轻,患侧单肢站立时相较术前缩短而表现为慌张不稳步态,治疗失败。
吴同申孟茜刘书成赵晓伟孟纯阳
关键词:股骨颈干角髋关节生物力学
创伤致脊髓不同程度损伤的治疗(附69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胸腰椎创伤所致脊髓、神经损伤 ,经前或后入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加不同器械固定治疗法的优缺点以及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  6 9例颈胸腰椎损伤随机分为前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器械固定和未固定两组对照分析。结果 经 6~ 6 0个月随访 ,证明前后路手术器械固定和未固定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疗效与术前截瘫程度有关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创伤所致脊髓、神经损伤 ,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手术入路方法 ,且达到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固定以及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目的。
张成顺张卫红吴同申刘书成张磊王丹时克伟高峰
关键词:创伤脊髓损伤病历报告植骨手术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5名椎弓崩裂腰椎滑脱症病人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病人全部为峡部断裂型,腰4滑脱20例,腰5滑脱25例,术后卧床两个月,戴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6个月,椎体间融合率为99.6%,无断钉,复位无丢失,JOA评术后改善率为92.5%,椎间高度平均由术前3.5mm恢复至9.3mm。结论后路减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复位内固定是基础,椎管彻底减压松解神经根粘连是关键,椎间隙植骨融合是手术效果的根本保证。
蔡国强孔祥清赵晓伟吴同申查玉梅高峰吴彬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