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光焕

作品数:83 被引量:35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稠油
  • 43篇油藏
  • 32篇稠油油藏
  • 21篇采收率
  • 15篇驱油
  • 14篇提高采收率
  • 12篇蒸汽驱
  • 11篇热采
  • 10篇油田
  • 10篇超稠油
  • 9篇普通稠油
  • 8篇原油
  • 8篇注汽
  • 7篇低渗
  • 7篇地层
  • 7篇降粘
  • 7篇降黏
  • 6篇原油粘度
  • 6篇粘度
  • 6篇水驱油

机构

  • 3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8篇中国石油化工...
  • 27篇中国石化胜利...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石化新疆新...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83篇吴光焕
  • 10篇孙建芳
  • 8篇尹小梅
  • 7篇魏超平
  • 7篇孙业恒
  • 7篇李伟
  • 6篇孙焕泉
  • 6篇王可君
  • 5篇刘祖鹏
  • 5篇邱国清
  • 5篇赵红雨
  • 5篇韦涛
  • 4篇满燕
  • 4篇束青林
  • 4篇赵红雨
  • 3篇李伟忠
  • 3篇杨勇
  • 3篇闵令元
  • 3篇韦涛
  • 3篇刘西雷

传媒

  • 15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特种油气藏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当代石油石化
  • 2篇油田化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稠油、超稠油...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当代化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9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岛油田东区馆6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成藏条件及油水分布模式被引量:1
2019年
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的油水关系一般较为复杂,针对该类油藏开展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是可动用储量评价与开发的基础。应用测井、岩心分析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对孤岛油田东区馆6开展储层含油性评价及油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其为油水关系复杂的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其油气成藏机制为:以重力、浮力为主的弱成藏动力难以排驱较小喉道孔隙中的原生水,致使河道边缘、河间滩地等物性较差的砂体含油饱和度较低;油气成藏后,孤北断层剧烈活动,致使其附近区域的地面原油密度超过1.01g/cm^3,具有一定长度的连续油柱足以克服毛细管力排出孔隙,聚集于构造低部位,形成油水倒置现象。以油藏成因机制研究为指导,根据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将孤岛油田东区馆6低含油饱和度特稠油油藏的油水分布模式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岩性控制的Ⅰ类、构造控制的Ⅱ类、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Ⅲ类、油水密度分异控制的Ⅳ类,并制定了差异化的开发策略,进而实现储量评价及有效动用。
束宁凯孟芳婷郑昕吴光焕
关键词:特稠油成藏条件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可采储量预测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对稠油开采机理和油藏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稠油油藏在油藏条件下经济流动极限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产能与流度的关系曲线。
孙建芳邱国清吴光焕李迎春
关键词:注蒸汽稠油油藏开发可采储量
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层低渗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泵入前置液,然后以高于地层破裂压力的泵注压力将携砂液和砂粒挤入地层,继续注入顶替液后停泵关井;关井1-2天后,开井向井筒中连续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油溶性降粘剂注...
吴光焕赵红雨李伟忠邓宏伟尹小梅王一平赵梅隋永婷梁金萍石军平李伟王传飞李洪毅杨艳霞陈桂华陈明铭路言秋刘西雷
文献传递
稠油降黏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被引量:31
2020年
为系统研究降黏剂驱这一新的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单管填砂驱油模型、三维填砂驱油模型和微观玻璃刻蚀驱油模型,测试降黏剂驱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驱通过提高驱油效率和增加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与水驱相比,降黏剂驱可提高驱油效率13%,其机理为:①分散乳化,形成水包油的小油滴,有利于通过狭窄的喉道,降低原油的表观黏度;②降低界面张力,增加毛管数,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同时,降黏剂驱将波及系数由水驱时18.8%提高到39.9%,其机理为:①乳液调驱,分散乳化的原油进入水窜通道,水渗流面积减小、阻力增加,后续注入液进入以前未波及区域;②贾敏效应,降黏乳化小油滴聚并成大油滴堵在孔喉处,周围驱替液转向。研究明晰了降黏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后续开发技术界限研究及现场应用奠定基础。
魏超平李伟忠吴光焕邓宏伟孙业恒闵令元
关键词:稠油提高采收率乳化调驱
CO_2对超稠油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为研究CO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开发超稠油中CO2的作用,以郑411区块超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注气膨胀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CO2注入量、温度及压力下,超稠油物性的变化规律,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溶解气油比、饱和压力、原油黏度、原油密度及原油体积系数与CO2注入量、温度及压力的关系模型,拟合优度均在0.90以上。郑411块超稠油的溶解气油比随CO2注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饱和压力随CO2注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温度增加而呈乘幂趋势增加;原油黏度随CO2注入量增加而呈指数趋势降低,其对数值随温度升高呈乘幂趋势降低;原油密度随CO2注入量增加呈指数趋势降低,随温度升高呈对数趋势降低,随压力增加而线性增加;原油体积系数随CO2注入量和温度的增加均呈指数趋势增加,随压力增加而线性减小。超稠油对温度有极强的敏感性,加热升温能显著降低超稠油黏度,提高其流动性;同时,CO2溶解降黏、膨胀原油的特性,能改善原油物性,有助于超稠油的动用。
吴光焕夏志增时凤霞吴海君李军
关键词:CO2超稠油
胜利稠油流渗流特征及应用研究
通过胜利油区10个稠油区块不同原油粘度、不同渗透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稠油在多孔介质下的渗流特征和规律,表明稠油在多孔介质下为具有一定启动压力梯度的非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普通稠油表现为拟塑性流体,特...
吴光焕孙建芳邱国清王宏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胜利油田非达西渗流非牛顿流体
文献传递
胜利稠油热采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胜利油田稠油以边际油藏为主,表现为:深(油藏埋深1200m~2000m)、稠(原油粘度>100000mPa·s)、薄(油层厚度<6m)、敏(强水敏,渗透率保留率<30%).已动用储量进入吞吐后期,含水高(87.5%)、采...
孙建芳李振泉吴光焕
关键词:稠油油藏热采技术渗流机理工程应用
文献传递
水溶性分散型降黏剂降黏及微观驱油机理被引量:10
2020年
稠油分散型降黏剂因其独特的功能和能够减少原油处理环节而备受重视,但是目前为止针对水溶性分散型降黏剂的研制和微观驱油机理研究较少。为此,在测试胜利乐安油田稠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加降黏剂前后稠油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等实验,研究其降黏机理;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CT和微观刻蚀模型,研究水溶性分散型降黏剂在储层中的微观驱油机理。降黏机理主要为:分散型降黏剂与稠油分子结合后,渗透并扩散到稠油胶质和沥青质片状分子之间,降黏剂中的杂环原子与胶质相结合,减少了络合物在族分子间的生成,并且使聚集体产生分离,原来规则的聚集体转变成片状分子无规则分布,分子结构变得疏松,有序度降低,熵增大,既降低了稠油分子间的聚集,也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其在高温高压储层中的微观驱油机理主要表现为:在较低驱替速度、较高浓度下,由于分散插层作用对吸附在岩石颗粒表面的稠油具有剥离作用,效率较高;在较高驱替速度、较低浓度下,剥离作用相对减弱,且存在较大量的包围式簇状剩余油。
熊钰冷傲燃孙业恒闵令元吴光焕
关键词:稠油降黏剂驱油机理
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展
2024年
针对胜利油田不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地质特点及开发矛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稠油油藏开发技术系列,并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从各项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矿场应用2个方面,总结了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开发技术进展。对于高轮次吞吐后的稠油油藏,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形成了井网加密技术;对于敏感性稠油油藏,形成了近热远防理论,降低了水敏对开发的不利影响;对于特超稠油油藏,通过HDCS技术的协同降黏、膨胀增能作用,解决了“注不进、采不出”的开发难题;对于低效水驱稠油油藏,通过转蒸汽驱,达到加密角井流线、水井流线逆向的目的,从而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对于深层稠油油藏,以气热协同保热强热、热剂协同接替助驱、气剂协同均衡热前缘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认识为基础,形成了多元热复合驱油理论,实现了深层稠油的有效动用;对于薄层稠油油藏,通过热+水平井复合开发模式,提高了油藏的吸汽能力和动用范围;对于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通过HDNS技术增能降黏扩波及,实现了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发技术系列的应用,为胜利油田稠油效益开发、绿色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吴光焕李伟王一平
关键词:深层稠油油藏薄层稠油油藏井网加密
化学蒸汽驱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蒸汽驱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①.选择油层埋深900~1600m、油层有效厚度≥8m,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100mPa.s的油藏,先注入0.2~0.25倍地层孔隙体积的蒸汽;②....
毕义泉吴光焕李伟孙建芳孙业恒李伟忠赵红雨唐亮邓宏伟李洪毅赵衍彬路言秋王传飞隋永婷王一平陈明铭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