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允锋
- 作品数:42 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罪群式经济犯罪规范与体系解释被引量:11
- 2009年
- 体系解释是刑法解释的一种重要方法,合理运用体系解释可以使法条与法条之间,法条前后段之间,以及法律内各款、项之间,相互补充其意义,组成一个完整的规定,以此确定其含义。鉴于我国对经济犯罪规范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罪群式立法形式特征,运用体系解释原理结合罪群中相互之间的法律规定,阐述每一个具体的刑法条款就显得尤为必要。当然,罪群式经济犯罪规范体系解释中,不能简单适用"明示排斥默示"规则,而应根据体系解释原则科学解释。同时,在同一罪群中,当罪与罪之间的构成出现交叉或重叠时,必须运用体系解释方法保持各罪之间的协调。
- 吴允锋
- 关键词:经济犯罪
- 对我国首例烟草诉讼的法律思考
- 2002年
-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针对烟草公司的诉讼越来越多。美国烟草业自1950年代开始受到指控,而且随着消费大众健康意识的抬头,烟草业发现自己已逐渐落人消费者织就的一张法网。1998年,美国各烟草公司与50个州达成了未来25年内赔偿2460亿美元的和解协议。2000年7月,佛罗里达州法院判决美国五大烟草公司给原告(佛州70万烟民)1450亿美元的赔偿。
- 吴允锋
- 关键词:诉讼和解协议州法院原告赔偿法律思考
- 药家鑫案死刑适用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药家鑫案的死刑适用符合我国刑法第48条所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成立激情杀人的关键要件在于被害人的严重过错,不能随意扩大激情杀人的内涵。同时,存在自首情节并不意味着必然获得从轻处罚,少杀慎杀的死刑控制政策并不排除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适用死刑。
- 吴允锋
-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被引量:7
- 2012年
- 《刑法修正案八》在盗窃罪既有罪状表述的基础上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这种修正也带来了盗窃罪司法认定中一些新的问题。在"入户盗窃"的认定上,应同时具备"入户"目的的非法性和盗窃行为发生于"户"内;"携带凶器盗窃"仅指行为人携带但尚未使用凶器这一情形,"凶器"应当有所区分,且携带的凶器应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作为扒窃对象的"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他人放置在身上的财物,也包括他人放置于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
- 吴允锋
- 关键词:盗窃罪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
- 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被引量:50
- 2001年
- 非法占有目的是所有金融诈骗罪的必要要件,根据客观行为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易导致客观归罪,所以,认定行为人这一主观心态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
- 刘宪权吴允锋
- 关键词: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非法占用司法推定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下)被引量:5
- 2002年
- 三、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近年来,我国10余个省区均发现或者查获境外黑社会成员的渗透,涉及到境外黑社会组织达80余个,他们所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一方面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内地的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有组织犯罪逐渐向跨国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①为了惩治和打击危害严重的上述行为,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294条第2款设立了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是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我国境内通过腐蚀、拉拢等手段,发展黑社会成员的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的具体适用上仍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司法难题.
- 刘宪权吴允锋
- 关键词:黑社会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惩治有组织犯罪司法认定
- 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的内涵诠释
-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侵犯商业秘密罪由"结果犯"改为"情节犯","情节严重"发挥着厘定入罪边界的重要功能。一方面,依据侵权行为与危害结果,对"情节严重"的标准予以规范性建构,通过行为所造成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数额要素,以及能够...
- 吴允锋吴祈泫
-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法益侵权行为犯罪构成
- 文献传递
- 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的界定与刑法完善被引量:9
- 2006年
- 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认定应结合专利法规进行认定。假冒他人专利不应包括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情形,其与冒充专利有本质上的差异。假冒他人专利实质就是将一项本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假冒成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我国假冒专利罪规定的行为方式仍过于狭窄,今后刑法修改应将冒充专利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
- 刘宪权吴允锋
- 关键词: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刑法完善
-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被引量:5
- 201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对将行政拘留实际执行的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一修改是对近年来犯罪分子低龄化现象的回应,亦可视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争的妥协产物。但从实效角度来说,这样的修改可能会导致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不畅、惩罚效果不良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复归社会等弊端。因此,对待青少年违法犯罪应当在处罚轻缓化的前提下,完善各种非监禁的处遇方式,并对未成年犯进行区别对待,以实现改造少年和预防犯罪的双重效果。
- 吴允锋纪康
- 关键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刑事责任年龄报应刑成年人
- 刑法规范对非刑事法律规范的独立性阐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刑法规范在对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同时,更表现出作为刑法规范本身的独立性。由于立法技术的要求、刑法规范目的的需要以及法律法规变迁等原因,在刑法规范解释过程中,对一些刑法概念、用语的解释不能当然地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在运用适当的解释规则的前提下,对刑法用语作出不同于法律、行政法规的解释并不当然违背罪刑法定原则。非刑事法律规范对某些概念外延所作出的扩大适用的指引性规则亦并不当然适用于刑法领域,刑法中对此仍应作出独立性的适用。
- 吴允锋
- 关键词:刑法规范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