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糖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高糖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mmol/L、5.5mmol/L、11mmol/L、22mmol/L、44mmol/L)作用48h,并选取22mmol/L葡萄糖分别作用0h、24h、48h、72h、96h,观察VEGF mRNA的变化。结果脐静脉VEGF mRNA的表达随高糖浓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加(P<0.05),至22mmol/L达到最高峰,44mmol/L时下降;在22mmol/L葡萄糖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VEGF mRNA水平逐渐增加(P<0.01),但当作用72h时VEGF mRNA水平不再升高。结论高血糖本身可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张继红马存根吕秀梅李占海
- 关键词:糖尿病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
- 2007年
-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的变化,探讨一种早期识别和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证(ACS)预后的炎性指标。方法分三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在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691和r=0.603,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白细胞总数亦呈正相关(r=0.412和r=0.561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斑块稳定和未来心脏事件密切相关。
- 张继红马存根吕秀梅李占海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酶联免疫吸附法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22)、微血管病变组(n=25)、大血管病变组(n=26),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血压呈正相关(r=0.46、0.52和0.47,P<0.0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也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43和0.48,P<0.01)。结论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预测和监测指标。
- 张继红马存根吕秀梅李占海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