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和IL-6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 45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全麻组(B组)、靶控输注芬太尼全麻组(C组),每组15例。三组...
- 向梅莫怀忠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皮质醇
- 文献传递
- 七氟烷或丙泊酚诱导对喉罩置入患者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丙泊酚对喉罩置入患者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组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组,两组患者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3 min后分别吸入3.5%七氟烷或靶控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5 mg/L,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3 min后喉罩置入;记录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前(T0)、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后3 min(T1)、七氟烷吸入或丙泊酚靶控后睫毛反射消失后(T2)、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后3 min(T3)、喉罩置入即刻(T4)、喉罩置入后2 min(T5)时的无创血压、心率、QT间期及校正QT(QTc)。结果:两组T1~T5时刻血压及心率均较T0时下降,丙泊酚组T2~T5血压及心率较七氟烷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时间点QTc均延长,丙泊酚组T2~T5时点QTc恢复到T0水平(P〈0.05),喉罩置入时QTc间期未延长,七氟烷组T2~T5时点与T1时点较QTc持续延长(P〈0.05),喉罩置入时QTc明显延长。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时循环稳定,但患者QT间期延长,在喉罩置入时QT间期进一步延长;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但患者QT间期缩短,在喉罩置入时QT间期未见延长。
- 许国琴莫怀忠向梅陈伟王念范成都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QT间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或麻醉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30例择期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年龄40~55岁,ASAⅠ~Ⅱ级,体重...
- 向梅
- 关键词:麻醉方式靶控输注皮质醇宫颈癌
- 文献传递
- 不同麻醉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Ⅰ组)、靶控瑞芬太尼全麻组(Ⅱ组)、靶控芬太尼全麻组(Ⅲ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均行硬...
- 向梅莫怀忠陆一鸣陈伟宋静
- 关键词:维库溴铵不同麻醉方式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宫颈癌根治术维持麻醉围术期
- 文献传递
- 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5年
- 宫颈癌患者往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的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其已有的免疫抑制,导致肿瘤转移的风险增加[1]。麻醉是减少手术应激的有效方法,但不同的麻醉方法 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不同,从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2]。
- 向梅许国琴莫怀忠陆一鸣陈伟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手术应激反应免疫抑制间断静注全麻药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7年
- 影响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除了肿瘤标记物水平、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残余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清扫情况外,麻醉对肿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外科手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长时间的手术应激和术后疼痛可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
- 向梅莫怀忠陆一鸣陈伟万卿
- 关键词:宫颈癌T细胞亚群NK细胞
- 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支架置入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2
- 2018年
- 肺癌、食管癌晚期患者气管可因受肿瘤浸润、压迫致狭窄而造成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气管支架置入术是解决患者气道狭窄、缓解呼吸困难的良好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从气道评估到麻醉选择的相关报道较少,本观察就我院收治气道狭窄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麻醉方法进行如下分析。
- 易强林杨登武刘艳秋向梅莫怀忠
- 关键词:气管支架置入术晚期患者气道狭窄麻醉处理严重呼吸困难缓解呼吸困难
- 巨大甲状腺肿瘤围术期呼吸道管理附26例病例报告
- 2016年
- 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呼吸道管理及安全性。 方法 对26例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麻醉过程进行观察。 结果 所有患者在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过程中无缺氧发生,SpO2均在92%以上,纤支镜引导顺利插管22例,患者鼻腔狭小喉镜挑起会厌声门暴露良好顺利插管2例 ,声门暴露不良插管探条引导插管2例,其中1例选7.0#插管成功,另1例选7.0#插管不能过气道受压处,改6.5#插管成功。2例患者因气管软化送ICU行呼吸支持治疗。术后随访26例患者,对麻醉过程均无记忆。结论 健忘镇痛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下纤支镜辅助插管可提高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麻醉的安全,对于鼻腔狭小喉镜暴露声门显露不良的患者选用插管探条引导插管亦是提高此类患者麻醉手术安全的一个较好的选择,而且通过探条还可为此类患者选择较粗的气管导管,从而有利于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
- 向梅
- 关键词:巨大甲状腺肿瘤纤维支气管镜
- 舒芬太尼、地佐辛和氢吗啡酮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地佐辛和氢吗啡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全麻下行LC术患者91例,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根据术毕前静脉滴注镇痛药物不同分为SF组(给予舒芬太尼,n=31)、DZ组(给予地佐辛,n=31)和HM组(给予氢吗啡酮,n=29);记录3组患者手术、麻醉、拔管和苏醒时间和拔管即刻(T0)、拔管后10 min(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及术后24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疼痛VAS评分、RSS镇静评分和头晕头痛、嗜睡、PONV程度(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储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满意度及镇痛药物费用。结果:除SF组拔管及苏醒时间较DZ组和HM组延长(P<0.05)外,3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LC手术患者各时点MAP、HR、VAS及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组和DZ组的PONV程度轻于HM组(P<0.05),SF组的药物费用明显低于DZ组和HM组(P<0.05);SF组、DZ组患者满意度高于HM组(P<0.05)。结论:术毕前滴注镇痛药物均可以防治LC术后急性疼痛,舒芬太尼最适用于临床。
- 董璐莫怀忠刘冬梅谢刚刘艳秋向梅陈伟
- 关键词:镇痛药舒芬太尼地佐辛氢吗啡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