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
- 作品数:51 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乡村规划地域性特征需求差异——以云南云县慢赖村、粤北翁源县青云村为例
- 随着新时代背景及"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乡村生活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乡村地区也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整治改造更新。但在乡村建设大规模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规划对地域性特征欠缺考虑,容易造成"千村一面",规划建设缺...
- 区锐威叶红
- 关键词:乡村规划地域性
- 文献传递
- “碳中和-新乡村”视角下广东乡村分布式光伏构建模式探索被引量:12
- 2021年
-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乡村的低碳化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高碳排放加剧,同时亦展现了生态系统碳汇资源与新能源发展的空间资源优势。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应构建“碳中和-新乡村”战略耦合机制,推动城市资本、人才、技术与乡村的丰富的生态碳汇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的良性互动,开辟城乡资本、资源流动的新途径。基于新的视角,依托广东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存量农房数量巨大的资源特性,探索了建设“乡村分布式光伏”的技术体系、实施路径及运营模式。最后从乡村新能源发展延展到对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碳中和新乡村”的思考。
- 叶红程露何嘉琪党政曹江谭春鸿
- PID自整定及神经网络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
- 叶红
- 浅析土地价值捕获理念及其机制构建
- 2020年
- 土地价值捕获是指将由于社会经济自然增长、政府土地使用规划管理或公共工程设施建设而带来的土地价值增长有效回收并重新投入社会的政策工具。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构建出了包括宏观价值捕获、直接价值捕获、间接价值捕获等多种形式的土地价值捕获工具,实行了政府对土地收入和城市公共支出的有效管理和分配。中国大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土地价值捕获机制,仍是以土地出让为主获取大量的一次性收入,来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筹集资金,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西班牙、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价值捕获制度经验,旨在为我国完善土地价值捕获机制构建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 阮宇超叶红
- 广州市北京路空间感知差异研究
- 2018年
- 通过语义差别法和城市意象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定量统计分析,比较多元主体对广州市北京路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分别从旅游者、居住者、经营者对北京路的功能评价、空间感知和行为趋向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来说,旅游者对北京路的感知意象优于居住者和经营者;其次,三者对街道空间功能在行为活动的驱使下,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使得他们对空间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全球性时代,规划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不同主体使用空间特点来提升空间舒适性。
- 张晓陈淑菡叶红
- 城乡融合背景下广州市乡村风貌导控体系构建
- 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广东传统乡村要素已无法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乡村风貌作为乡村各类要素的综合表征,也逐渐遭到破坏。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要素交换日趋密切,乡村的建设主体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
- 彭月洋叶红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镇村联动规划初探——以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镇村联动试点规划为例
- 近年来,中央发布多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会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发展问题得到高度关注。相较于小城镇,乡村地区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财政投入方面均获得更大的倾斜。在这种背景下,小城镇作...
- 李淑桃叶红
- 关键词:城乡融合小城镇村庄
- 文献传递
- “开放协同”的村庄规划方法探讨
- 作为珠三角地区村庄规划的典型代表,广州西南村在村庄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下实现了完美地蜕变。反观,在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村庄规划浪潮中,从规划蓝图到落地实施却是凤毛麟角。深入分析村庄规划落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村庄规划需要创新的...
- 叶红郑书剑罗异铿
- 华南理工大学与哈佛在中国农村的对话——一次有价值的联合规划教学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我国的农村规划和建设引起了国内外规划学者的极大关注。2008年6月~2009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与哈佛大学以番禺农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很有价值的联合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两校的一次联合规划教学。本文将对这次联合教学的相关情况和意义进行回顾与探讨。
- 叶红郑书剑
- 关键词:联合教学
- 自行车如何真正回归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2018年
- 由于契合低碳出行理念、有助于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我国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备受人们喜爱,一时之间引发了大众自行车出行热潮,初步迎来了自行车向城市的回归。但管理粗放、市场竞争无序、安全漏洞暴露等也导致了共享单车发展陷入困境,自行车向城市的真正回归也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共享单车兴起与发展背景,剖析了共享单车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面临的困境制约,提出优化交通体系、加快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运行管理体系三大策略,帮助自行车回归独立路权,真正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 朱蕾叶红
- 关键词: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