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廉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被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抗过敏、对症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843,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并且在治疗期间,患儿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叶红钟伟恩揭东英
- 利福昔明干混悬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利福昔明干混悬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抗炎、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福昔明干混悬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6),临床表现(发热、腹泻、黏液血便等)及大便常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8、P=0.013)。在病程第3天采集患儿粪便进行常规检测,发现治疗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组治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26)。治疗过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未发现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利福昔明干混悬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钟伟恩叶红李石红
-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肠炎保留灌肠疗效观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患儿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长,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 谭益秋钟伟恩叶红揭东英
-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
- 当归补血汤及其主要成分对骨髓抑制小鼠的抗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tang,DBT)及其主要成分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和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SPS)对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保护作用和对巨核细胞系Meg-01细胞抗凋亡的机制研究。方法:用4 Gy的^(137)Csγ射线辐照小鼠,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DBT、APS或ASPS(10mg/kg)注射小鼠,在小鼠辐照前(d0)和辐照后d7、14和21对小鼠进行一般状况评估、外周血细胞计数,以及d 21收集小鼠贫血小板血浆检测血小板生成素(TPO)浓度;取d21处死后的小鼠股骨骨髓细胞进行集落细胞形成单位的培养。无血清培养Meg-01细胞24h诱导细胞凋亡,DBT、APS或ASPS处理Meg-01细胞72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Annexin V)、线粒体膜电位(JC-1)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DBT可刺激骨髓抑制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尤为明显(P<0.01,P<0.05)。DBT治疗组小鼠骨髓细胞BFU-E、CFU-MK和CFU-GM的形成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BFU-E&CFU-GM:P<0.05;CFU-MK:P<0.01)。DBT对小鼠血液中TPO浓度的影响不明显(P=0.89)。与对照组相比,APS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有明显升高(P<0.05);ASPS组白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FU培养结果显示,APS可刺激CFU-F、CFU-MK和CFU-GM的形成(P<0.05);而ASPS组只有CFU-GM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DBT可明显降低Meg-01细胞的凋亡(P<0.05)。APS(100μg/ml)处理组Meg-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总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5);ASPS(100μg/ml)组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JC-1和Caspase-3结果显示,APS(100μg/ml)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DBT对放射诱导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对Meg-01细胞有抗凋亡作用。DBT上述作用主要是由APS引起的,其对抗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是通过JC-1和Caspa
- 孔惠敏苏伟青叶红王华李亮陈卉杨默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当归多糖黄芪多糖凋亡
- 典型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静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典型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川崎病患儿86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两组,不完全川崎病52例设为不完全组,典型川崎病34例设为典型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液指标、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不完全组住院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淋巴结肿大好转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典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指标、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白细胞、血沉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不完全组治疗后CRP、血小板、白细胞、血沉水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典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效果优于典型川崎病患儿,能够缩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改善血液指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 何丽影叶红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血液指标
- 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患儿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儿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液相色谱?鄄串联质谱法检测患儿在第1、14、28天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特征。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特征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在第1、14、28天时GCS评分、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脑脊液生化(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结果29例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连续性下降,作为观察组;14例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趋势无规律或持续性升高,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维生素D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00,P<0.05)。观察组患儿GCS评分、PCIS评分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蛋白量在第1、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天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葡萄糖量在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可出现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异常降低,临床治疗中较正常血清维生素D水平患儿更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更高,且患儿的康复较慢,应引起重视。
- 林桃叶红揭东英
- 关键词:维生素D康复
-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儿内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 2021年
- 探究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儿内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儿内科临床实习的80例临床实习生,将其依据随机等均分为常规教学组(n=40)和抛锚式教学组(n=40),其中常规教学组予以常规教学干预,抛锚式教学组实施抛锚式教学干预,评价两组学员教学期间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成绩与分析解决问题、交流表达、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文献检索等综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抛锚式教学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学员(P<0.05);抛锚式教学组学员分析解决问题、交流表达、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文献检索等综合能力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学员(P<0.05)。结论:针对儿内科临床教学实习实施抛锚式教学干预能有效提高学员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成绩进步,促进学员综合能力发展。
- 钟伟恩叶红揭东英何丽影刘淑芳
-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考试
- 蛋白消合剂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蛋白消合剂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蛋白消合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胆固醇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92.5%,高于对照组的50.0%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消合剂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揭东英叶红陈荣花
- 关键词:小儿
- 黄芪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被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1.5-2mg/kg·d,≤60mg/d),分3次口服,并定期规律减量,疗程6个月,辅助扩容、利尿、抗凝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黄芪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颗粒,﹤3岁1/2包/次,﹥3岁1包/次,2次/d。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LH、E2显著增高(P〈0.01),PRL、T、FSH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黄芪组LH、E2增高幅度(P〈0.01)及PRL、T、FSH降低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导致PNS小儿的性激素分泌异常,对垂体-性腺轴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中药黄芪HPA轴的抑制状态具有调节作用。
- 叶红钟伟恩揭东英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性激素
-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104例行对照实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52例)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而对照组(n=52例)患儿采用病毒唑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小儿AURI伴发热采用热毒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罗家远黎凯雯叶红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