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政荣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与体外高通量药物敏感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与体外高通量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为肝癌患者个性化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患者,使用肝癌细胞进行体外高通量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分为敏感与不敏感,分析药物敏感度与对应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对具有相关性(P<0.05)的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指标与肝癌细胞对药物敏感度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肝癌患者,结果发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索拉非尼、卡非佐米、吉西他滨及联合方案奥沙利铂+表柔比星+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表柔比星方案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方案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硼替佐米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未发现IL-6水平与这些单药或联合方案用药对肝癌细胞的敏感度有关(P>0.05);还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卡博替尼、阿帕替尼、卡非佐米和表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仅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表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敏感度有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表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有一定的关系且其在肝癌细胞对表柔比星的敏感度预测中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虽然发现IL-6水平与硼替佐米、索拉非尼、卡非佐米、吉西他滨以及包含奥沙利铂和表柔比星的3种联合方案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有一定的关系,但未发现其在预测肝癌细胞对这些药物或方案的敏感度方面的价值。
- 冯国英陈凯杨旭陶杰史政荣
-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 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随机分为善宁治疗组(n=30),生长激素和善宁联合治疗组(n=30)。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和住院费用;APACHEII评分;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2周的血浆清蛋白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联合组抑制SAP的炎性细胞因子高表达及促进清蛋白合成的作用亦优于善宁组(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熊秀史政荣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用药
- 探讨中央型肝占位病变“华西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脏占位性病变“华西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中央型肝占位性病变行开腹肝中叶切除术18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于中央型肝占位性病变的“华西分型”,对每一型肝占位性病变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Md(P_(25),P_(75))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纳入的18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20例,转移性肝癌40例,良性病变26例。按照“华西分型”,Ⅰ型55例,Ⅱ型33例,Ⅲa型36例,Ⅲb型18例,Ⅳ型44例。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7.7%,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4)d。Ⅰ型、Ⅱ型、Ⅲa型、Ⅲb、Ⅳ型各型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是225 min、285 min、182 min、290 min、355 min,出血量分别是445 mL、550 mL、320 mL、600 mL、1 100 mL,输红细胞悬液分别是1.0 U、2.0 U、1.5 U、3.0 U、5.0 U。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7.3%、6.1%、8.3%、11.1%、27.2%。与其他四型相比,Ⅳ型具有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均P<0.05)。结论:术前对肝脏中央型占位性疾病进行“华西分型”诊断,有利于对每一型肝中叶切除术患者诊疗的个体化、规范化,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 邱建国唐伟史政荣魏续福肖衡杜成友
- 关键词:肝中叶切除术肝切除
- DCD肝移植术后自发性小肠穿孔一例
- 肝脏移植显著改善了患有肝脏衰竭和代谢性疾病患者的预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肝移植术后1年、5年存活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肝移植术后自发性小肠穿孔少见,但病情严重,现分析科室近期肝移植术后自发性小肠穿孔1例,给予间断全层加...
- 杜成友彭聪贺强李德卫史政荣周宝勇万磊吴忠均罗诗樵
- 关键词:肝移植术病理诊断
- 肝切除术中单用双极电凝断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大出血和输血不仅是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还有研究发现其对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和患者长期生存也有不利影响[1-2].随着肝脏外科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肝切除手术中,新的断肝方法不断涌现,包括超声吸引刀、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射频辅助断肝法等[3-4].目前,超声吸引刀联合双极电凝法是最常使用的断肝方法之一[5].双极电凝作为协助超声吸引刀的止血装置,由于其出色的止血效果和对周围组织较低的热损伤,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自2011年12月开始,我们在部分患者肝切除过程中采用单独双极电凝法断肝,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郭剑洋杜成友李德卫廖锐潘龙周宝勇李明史政荣
- 关键词: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吸引刀单用
- 以器官系统为主体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模式探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为主体的"中心制"科室设置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以我院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分科设置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同期同级医院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82.58%)高于对照组(69.18%),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满意度(95.45%)优于对照组(8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分科设置,可有效减少患者诊疗半径、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省最佳抢救时间,切实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
- 熊秀史政荣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模式
- 重复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系统对比重复肝切除术(RH)与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集RH与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研究,包括2457例患者,其中RH组1192例,RFA组12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H组与RFA组术后1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8,95%CI:0.75~1.30,P=0.91;OR=1.21,95%CI:0.78~1.87,P=0.40),RH组术后3、5年总体生存率及3、5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优于RFA组(OR=1.32,95%CI:1.03~1.69,P=0.03;OR=1.52,95%CI:1.25~1.84,P<0.0001;OR=1.45,95%CI:1.08~1.96,P=0.01;OR=1.98,95%CI:1.42~2.78,P<0.0001)。RH组术后Clavien-Dindo grade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FA组(OR=3.31,95%CI:1.55~7.06,P=0.002),术后住院时间长于RFA组(MD=7.74,95%CI:3.29~12.19,P=0.0007)。结论RH治疗复发性肝癌远期预后较RFA更佳,但其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较长的住院时间是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 冯国英李佳明杨旭史政荣
- 关键词:复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预后META分析
- 影像诊断肝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感染1例
- 2006年
- 史政荣李正平罗道蕴
- 关键词:影像肝脏
- 78例创伤后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创伤后脾切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7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前合并症的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人均未因护理并发症而延迟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创伤后脾切除术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 熊秀史政荣金家贵
- 关键词:创伤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 原发性肝癌术后辅助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作为肝癌完整切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作用已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的研究认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与潜在微小病灶未能发现有关。由于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肝动脉,因此术后辅助TACE可导致栓塞区域的肿瘤组织缺血和坏死,有利于消除小的残留癌灶,理论上可以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期。但实际临床疗效和应用范围仍然是目前探索及研究的焦点。本文就TACE的应用时机、适用人群、运用模式、疗效检测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黎经何史政荣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