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峻梅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水肿
  • 3篇重度子痫
  • 3篇重度子痫前期
  • 3篇子痫
  • 3篇子痫前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妊娠
  • 1篇受精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受精
  • 1篇体外受精-胚...
  • 1篇体重增长
  • 1篇尿蛋白
  • 1篇胚胎
  • 1篇胚胎移植
  • 1篇先兆子痫
  • 1篇结局分析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4篇史峻梅
  • 4篇杨孜
  • 4篇陈蕾
  • 3篇王伽略
  • 1篇叶蓉华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的产科结局分析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产科及围产结局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继我院前一阶段的IVF-ET临床资料总结后(2000年),继续对其后经我院生殖中心辅助妊娠并在我院行产前检查...
王伽略杨孜史峻梅叶蓉华陈蕾
文献传递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发病前预警信息分析被引量:75
2009年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临床病程进展中的预警信息。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早、中孕期起即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4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取同期正常单胎妊娠94例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体重指数及体重变化、水肿情况、高血压前期表现、血浆白蛋白及尿蛋白情况。结果(1)体重指数:研究组孕妇基础体重指数为(23.27±4.31)kg/mm^2,对照组为(21.52±3.09)kg/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指数增长幅度:研究组孕妇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前孕期体重指数增长为(5.60±2.17)kg/mm^2,对照组为(4.85±1.52)kg/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发病前每周体重指数增加为(0.74±0.41)kg/mm^2,对照组孕妇为(0.23±0.18)kg/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体重指数每周增长0.39kg/mm^2作为界值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1%;以0.41kg/mm^2为界值,其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91%。(3)体重:研究组孕妇在孕晚期(〉28周)发病前每周体重平均增加为(0.93±0.70)kg,对照组为(0.63±0.20)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体重过度增加(体重每周增长〉0.50kg)者25例(60%,25/42),对照组53例(63%,53/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两组孕妇体重增加的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高血压前期表现:研究组有8例孕妇(17%,8/47)在发病前有高m压前期表现,对照组仅有5例(5%,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水肿:研究组�
史峻梅杨孜陈蕾王伽略
关键词:先兆子痫水肿蛋白尿体重增长
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警示因素与产前随访时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前的临床警示因素和适宜的随访时限,旨在探索临床重度子痫前期发展中的可防范性和可监控性。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规律产前检查的47例重度子痫前期(研究组,早发型12例,晚发型35例)与同期正常妊娠者94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临床发病前潜在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及其病程演变进行分析。结果:①研究组53.2%在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前期之前存在水肿,对照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平均体重过度增加研究组为(1.30±0.67)kg/周,而对照组为(0.75±0.10)kg/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17.0%在妊娠晚期发病前存在低蛋白血症,均值为(32.62±1.60)g/L,与对照组(37.58±1.57)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首发临床表现在研究组25.5%为单项血压增高、21.3%为单项蛋白尿、32.0%为高血压加蛋白尿、21.2%以重度子痫前期发病;59.6%在出现首发症状后到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时间小于常规产检间隔时间。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水肿、体重过度增加、高血压前期变化和低蛋白血症是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发病前存在的警示信息,对预警信息应加强系统监测;多数重度子痫前期有临床可观察到的疾病发展过程,是临床干预时机;存在警示信息者按照常规产前检查间隔则不能发现病情,需要缩短产前检查间隔时间。
史峻梅杨孜陈蕾王伽略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水肿低蛋白血症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水肿临床类型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水肿发生类型及其与病情相关性,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不平行性.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2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水肿表现形式分为无水肿(A型)、单纯组织间隙水肿(B型)、单纯腔隙水肿(C型)、混合水肿即组织间隙与腔隙水肿并存(D型).分析比较水肿类型在不同产前检查模式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病孕周、并发症和产科及围产结局,并且分析不同水肿类型与血白蛋白和尿蛋白峰值的关系.结果 86%(197例)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水肿.规律产前检查与未规律产前检查者比较,水肿类型构成比(P<0.01)、并发症发生率(P<0.01)、血白蛋白水平(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蛋白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与晚发型患者比较,水肿类型构成比(P<0.01)、尿蛋白峰值(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水肿患者间比较,血白蛋白水平、尿蛋白峰值、并发症发生率、发病孕周及治疗性早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胎盘早剥、心衰及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不同水肿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组织间隙水肿程度与血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均P<0.05),与尿蛋白峰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在水肿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与发病类型和不同并发症发生存在相关性.加强规律产检和早期监查水肿可改善不良产科结局.
史峻梅杨孜陈蕾
关键词:子痫前期水肿白蛋白尿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