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良杰
- 作品数:26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了解硬膜外脂肪增多症发病机理,并且评价经椎间孔腰椎管扩大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桑裴铭张明陈斌辉顾仕荣卢良杰范扬帆
- 靶向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杂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陈斌辉张明卢良杰徐全芳张勇鹏顾仕荣桑裴铭
- PEID治疗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6-07采用PEID治疗的38例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0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38例均获得10个月随访,无硬脊膜损伤、切口感染、症状复发。5例术后下肢皮肤麻木,术后10个月均恢复正常。2例出现踝关节、足趾背伸肌力下降至3+级,末次随访时1例恢复正常,1例恢复至4级。术后1周、10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10个月各观察指标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微创治疗游离脱垂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但是要求术者有较高的脊柱内镜操作技术和经验。
- 桑裴铭张明陈斌辉顾仕荣卢良杰李杰
- 关键词: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 TLR4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和肿瘤免疫耐受的影响
- 目前,哺乳动物中己发现的13种TLRs能识别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的PAMP。其中以TLR4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最为广泛,且表达丰度较高,因而TLR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受照后高...
- 卢良杰
- 关键词:电离辐射肿瘤细胞TREG细胞
- 文献传递
- 一种智能化骨质疏松锻炼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骨质疏松锻炼装置,包括座椅组件,用于供患者坐立使用;锻炼组件,设置在座椅组件一侧,锻炼组件包括可调节支架和松紧带,用于患者腿部锻炼;还包括移动组件,位于座椅组件内部,移动组件的一端与锻炼组件连接,用...
- 卢良杰樊胤子李铁王立君王会含杨敏捷
-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平均56.4岁。其中10例为创伤性颈髓损伤,9例为颈椎管内肿瘤,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6例多节段颈椎病。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CT、MRI及椎动脉MRA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及CT平扫明确螺钉的位置情况。根据Lee等4级分类法评价置钉的准确性,创伤性患者行ASIA分级评价脊髓功能变化,非创伤性患者采用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成功置入144枚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显示,0级132枚,1级5枚,2级5枚,3级2枚。有1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8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穿破椎弓根内侧、上侧皮质螺钉各1枚。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1.0±1.5)个月,6例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虽无恢复,但截瘫平面下降1-3个脊髓节段。4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按ASIA损伤分级提高1-2级。22例非创伤性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15.9±0.6)分,较术前(11.5±0.8)分明显提高(P〈0.01)。所有患者未发现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情况。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优秀的三维稳定性。合理选择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以及根据椎弓根形态个体化置钉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张勇鹏徐全芳卢良杰李杰洪锦炯
- 关键词:颈椎外科手术
- Toll样受体4与肿瘤及其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不但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也表达于各种肿瘤细胞。TLR4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凋亡抵抗、转移和侵袭。激活的TLR4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且高表达的TLR4影响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进而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效果,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放疗的作用靶点,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 戚瑞祥董娟聪卢良杰张海芹金顺子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肿瘤辐射耐受性免疫逃逸
- 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评价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采用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3~52岁,平均37.6岁;L_(2,3)1例,L_(3,4)3例,L_(4,5)12例,L_5S_19例。术前、术后1周、1年进行采用视觉摸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患者的腰痛、腿痛进行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5.2个月。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 min。术后无硬脊膜和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复发病例。术前、术后1周、1年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8±0.5、2.5±0.4、0.9±0.2;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1±0.6、1.5±0.4、0.7±0.6;腰椎ODI评分分别为69.2±1.8、22.5±4.7、10.2±2.4,各项目三者之间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成形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及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桑裴铭张明陈斌辉顾仕荣卢良杰李杰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内窥镜
- 经皮内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 2023年
-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柱滑脱、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脊柱侧弯及退行性腰椎不稳等[1]。LDD治疗遵循阶梯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及常规开放手术。目前,手术治疗常采用传统开放髓核摘除术、微创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及全内镜微创髓核摘除术(FELD)等非融合手术,或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2]、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3]以及近几年兴起的经皮内镜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Endolif)[4]等融合手术。
- 卢良杰方海名桑裴铭顾梦超李杰陈斌辉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内窥镜
- 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与椎间隙撑开复位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与椎间隙撑开复位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9月至2014年07月共51例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所有患者术前均...
- 徐全芳张明张勇鹏卢良杰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撑开复位脊柱融合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