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宪聪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日照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对照组使用美洛西林抗感染。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实验室资料。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舒巴坦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家祥于卫东于晓红卜宪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评价
- 人工气胸条件下CT定位对内科胸腔镜巨型肺大疱减容术前胸膜粘连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日照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内科胸腔镜巨型肺大疱减容术前人工气胸条件下CT定位(CTLAP)的32例患者资料。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方法评价CTLAP和胸腔镜诊断胸膜粘连的一致性。CTLAP对胸膜粘连的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80.0%,敏感度96.2%,特异度66.7%,准确度90.6%。根据CTLAP优化手术入路,使所有胸膜粘连患者避免了常规入路可能导致的进镜困难、进镜相关肺及大疱损伤等并发症,为内科胸腔镜巨型肺大疱减容术前适宜病例选择、手术入路优化及减少损伤等提供参考。
- 张华卜宪聪蔡永登张炜葛长胜王蕾薛广伟许伟伟刘宗涛王梦瑶段存玲高妍杜彩玲张静焦静马丽
- 关键词:胸膜粘连CT定位内科胸腔镜大疱人工气胸
- 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移灶体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脑转移灶体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全脑放疗的64例NSCLC脑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前脑转移灶体积,将患者划分为大体积组和小体积组,对比两组基本特征、放疗结束3个月时脑转移灶局部控制情况及总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小体积组(体积<7.4 cm^3)、大体积组(体积≥7.4 cm^3)各32例患者,两组患者总体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积组中位生存时间7.5个月,明显短于小体积组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体能状态评分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脑转移灶体积,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NSCLC脑转移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放疗前脑转移灶体积虽然不影响肿瘤近期控制效果,但较大的肿瘤体积可能与较短的生存时间有关。
- 张炜孙中美卜宪聪张祥菊宋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全脑放疗
- 一种睡眠障碍治疗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睡眠障碍治疗装置,涉及治疗装置领域。该睡眠障碍治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一端固定设置有靠背,所述床板靠近靠背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夹板,所述定位夹板的上端卡在靠背上,所述底板上端面上固定设...
- 卜宪聪郭配袁冰曹丽君
- 文献传递
- 微波消融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 张华卜宪聪王宜宗张杰良
- 支气管球囊定位加封堵术联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气胸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球囊定位加封堵术联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气胸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1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在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 应用德国 MTW Endoskopie 双腔球囊导管对胸膜瘘口所属支气管定位,然后注入不同剂量的自体血和凝血酶,所有患者口服补肺汤,日 1 剂,3 个月以上,并观察疗效、不良反应,随访 18~24 个月。结果:11 例定位成功,9 例一次封堵成功,1 例第二次封堵成功,另 1 例放弃再次封堵,封堵成功率 90.9%(10/11),3 例低热,无复发病例。结论:支气管球囊定位加封堵术联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气胸是一种有效方法,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闫培清卜宪聪于晓红张华王家祥葛长胜
- 关键词:气胸支气管镜球囊封堵术补肺汤
- 医用胶辅助内科胸腔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胸膜下肺大泡所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医用胶辅助内科胸腔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治疗胸膜下肺大泡所致自发性气胸(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呼吸科51例SP合并胸膜下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患者共发现59个目标肺大泡,肺大泡直径0.5~5.0 cm,平均2.6 cm。其中APC治疗21例患者(APC组),行医用胶辅助APC治疗30例(APC+医用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24 h及术后1周停止漏气率、术后1周目标肺大泡消失率、目标肺大泡显著缩小且泡壁增厚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PC+医用胶组术后24 h和术后1周停止漏气率均显著高于APC组(90.0%比52.4%和96.7%比66.8%,均P〈0.05),术后1周目标肺大泡消失率、目标肺大泡显著缩小且泡壁增厚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如发热、胸痛、胸腔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用胶辅助内科胸腔镜下APC治疗胸膜下肺大泡所致SP近期效果满意且安全。
- 张华王蕾葛长胜卜宪聪孙中关张炜段存玲薛广伟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检查医用胶氩离子凝固术肺大泡
- 经内科胸腔镜行巨型肺大泡减容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内科胸腔镜行巨型肺大泡(GEB)减容术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研究,对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日照市中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GEB患者,经内科胸腔镜进行GEB减容术治疗并随访,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其中,影像学评价采用自拟标准,据前后胸部CT对比分为:GEB消失或接近完全消失(GEB缩减≥90%);显著缩小(75%≤GEB缩减<90%);缩小(50%≤GEB缩减<75%);无变化:未达到缩小标准。结果纳入47例患者,年龄M(Q_(1),Q_(3))为63.0(55.0,67.0)岁,男性43例。出院前GEB消失或接近完全消失43例,显著缩小3例,缩小1例;呼吸困难程度明显改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由(48.2±8.4)mmHg(1 mmHg=0.133 kPa)降至(45.4±7.3)mmHg(P<0.05);6 min步行距离(6 MWT)由(245.6±162.4)m增至(283.5±152.2)m(P<0.05)。24例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CT结果显示减容效果持续,其中3例患者术后残腔进一步缩小或闭合;呼吸困难程度、6MWT[(384.4±148.2)m]、PaCO_(2)[(42.7±6.6)mmHg]较出院前进一步改善(P<0.05),氧合指数[(356.86±61.21)mmHg]较术前[(295.20±67.16)mmHg]、出院前[(294.50±76.69)mmHg]明显改善(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经内科胸腔镜GEB减容术可消除或显著缩减影像学所示GEB容积,降低PaCO_(2),改善呼吸困难程度和运动耐力;术后6个月随访上述获益持续,并显著改善氧合指数。
- 张华王蕾葛长胜薛广伟卜宪聪张炜段存玲刘宗涛王梦瑶蔡永登许伟伟高妍
- 关键词:胸腔镜巨型肺大泡减容
- 经气管插管气管支架置入治疗严重良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气管插管下应用气管支架治疗严重良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9例严重良恶性气管狭窄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经气管插管将支架放置在狭窄部位,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支架位置,或作调整。结果39例患者中有1例在不同部位置入了3个支架(2个气管支架,1个L型支架),3例患者在不同部位置入了2个支架,其余35例患者置入了35个支架,共置入了44个支架。所有患者的严重呼吸窘迫都即刻改善。所有支架均一次成功置入,放置过程顺利,支架顺应性良好,支架膨胀完全,紧贴气管壁。支架置入后气促评级0级28例,1级8例,2级3例,经Radit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690,P〈0.01)。结论经气管插管(计划性和非计划性)应用气管支架解除良恶性气管狭窄可行性强、安全性高、疗效好。
- 张华葛长胜卜宪聪王蕾李宗芳
- 关键词:气管狭窄纤维气管镜
- 经气管插管气道支架置入治疗严重良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经气管插管下应用气道支架解除严重良恶性气道狭窄,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39例气道狭窄患者,包括气管病变(狭窄)31例,气管合并右主支气管病变(狭窄)3例,气管合并左主支气管病变(狭窄)4例,气管合并双侧支气管病变(...
- 张华葛长胜卜宪聪王蕾李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