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红霞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骤停复苏后的溶栓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溶栓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救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37例患者,行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7例行溶栓治疗,存活31例,占83.78%,死亡6例,占16.22%;59例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存活32例,占54.24%;死亡27例,占45.76%。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进行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冬香化红霞王香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溶栓治疗
- 扁平苔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化红霞白莉
- 关键词:扁平苔癣发病机制病因特发性亚急性
- 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不具备症状感染特性,不过在感染后若没有接受及时治疗,容易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预后不佳[1]。尖锐湿疣也是一类性传播疾病,一般由人乳头瘤病毒导致,虽经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停止治疗后的复发率高[2]。临床部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同时合并尖锐湿疣,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光动力疗法常被用于这类合并患者治疗,且为了保证疗效,多会另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具体哪种药物效果最满意还未有统一结论[3]。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11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光动力疗法与莫西沙星联合用于治疗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 化红霞
- 关键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光动力疗法合并尖锐湿疣莫西沙星抗菌药物治疗药物效果
- 穴位注射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面部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前临床对黄褐斑的治疗手段众多,多数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中医对此类疾病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在辨证下更具针对性。笔者应用穴位注射、血府逐瘀汤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面部黄褐斑,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化红霞
- 关键词:穴位注射血府逐瘀汤黄褐斑气滞血瘀
- 扁平苔癣皮损区c-myc PCNA VEGF的表达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扁平苔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0例扁平苔癣皮损区及60名健康志愿者的表皮中c-myc、PCNA、VEGF的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扁平苔癣皮损区c-myc、PCNA、VEGF表达均较正常表皮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分布于除角质层以外的表皮各层,而正常表皮表达阴性或仅在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结论c-myc、PCNA在扁平苔癣皮损中过度表达,提示其与扁平苔癣的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异常有关;VEGF过度表达,提示VEGF与扁平苔癣的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 化红霞王香弟
- 关键词:扁平苔癣
- 原癌基因c—myc、细胞核增殖性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黑色素瘤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c、细胞核增殖性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凶子(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恶性黑色素瘤及60名健康人表皮中c—myc、PCNA、VEGF的表达及分布特点。结果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c—myc、PCNA、VEGF表达均较正常表皮中的表达明显增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73.3%(44/60)、40.0%(24/60),分布于除角质层以外的表皮备层,而正常表皮表达阴性或仅在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16/60)、20.0%(12/60)、6.7%(4/60)。结论C—myc、PCNA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恶性黑色素瘤的黑色素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异常有关;VEGF过度表达可能与恶性黑色素瘤的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 化红霞白莉
- 关键词:黑色素瘤原癌基因蛋白质基因,C-MY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扁平苔藓皮损区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近年来认为扁平苔藓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我们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扁平苔藓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和c—myc的蛋白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并比较,以探讨其在扁平苔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化红霞白莉
- 关键词:MYC基因基因P53扁平苔藓皮损区免疫组化SP法T细胞介导
- 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扁平苔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皮损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c—FLIP(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IL-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扁平苔癣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扁平苔癣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内c—FLIP表达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LIP在其皮损中的表达。结果扁平苔癣患者外周血T细胞c—FLIP表达(6.32%±1.17%)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2.28%±0.54%),P〈0.05。而两组在外周血B细胞内的表达分别为0.78%4±0.16%和0.69%±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LIP蛋白在扁平苔癣患者皮损中的表达(89.73%±5.2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21.58%±7.93%),P〈0.01。结论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扁平苔癣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和皮损内明显高表达,可能参与扁平苔癣患者T细胞的增殖。
- 化红霞
- 关键词:扁平苔癣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 胸腺肽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2、IFN-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胸腺肽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CA患者103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行超脉冲CO2激光+胸腺肽治疗,对照组51例行超脉冲Co,激光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IL-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6%(7/52)]与对照组[9.80%(5/5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患者予以胸腺肽与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清IFN-γ、IL-2水平,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效果更为显著。
- 化红霞
- 关键词:胸腺肽超脉冲CO2激光尖锐湿疣血清白细胞介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