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邦荣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胸腹
  • 6篇胸腹水
  • 6篇细胞
  • 6篇腹水
  • 4篇针吸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恶性
  • 4篇肺癌
  • 3篇针吸活检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气管镜
  • 3篇细胞学
  • 3篇纤维支气管
  • 3篇纤维支气管镜
  • 3篇经纤维支气管...
  • 3篇活检
  • 3篇恶性胸腹水

机构

  • 9篇淮北市人民医...
  • 4篇安徽省淮北市...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刘邦荣
  • 6篇吴丽颖
  • 6篇陆军
  • 5篇李朋
  • 5篇杨玉莲
  • 5篇蒋艳
  • 5篇凌明德
  • 4篇陈洁
  • 4篇魏希强
  • 3篇尹萍
  • 3篇许皊
  • 2篇吕振江
  • 1篇周谦让
  • 1篇王苏杭
  • 1篇宗伟钧
  • 1篇薛红新
  • 1篇牛家政
  • 1篇王兴鹏
  • 1篇张伟
  • 1篇陈媛媛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癌症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58例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学技术要点,以提高恶性胸腹水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58例胸腹水细胞学诊断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58例胸腹水标本中共检出恶性细胞149例。后经临床和其它方法证实161例,诊断符合率92.5%(149/161)。其中94例恶性胸水中,肺癌73例(77.7%)、乳腺癌7例(7.4%);55例癌性腹水,消化道肿瘤占27例(49%)、卵巢癌23例(41.8%)。结论开展胸腹水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其结果快速、准确可靠、费用经济。取材制片的质量是提高检出率的关键。
刘邦荣吴丽颖杨玉莲
关键词:胸腹水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
经纤支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对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在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运用Wang氏纵隔淋巴结穿刺定位方法 ,结合CT片对纵隔淋巴结进行定位 ,在常规纤支镜检查中分别对 5 0例 77组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结果 经纤支镜针吸活检 (TBNA)的诊断率为 61.5 %,与CT引导下检查的结果相似。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运用Wang氏定位方法对纵隔淋巴结行TBNA检查方便 ,安全 ,诊断率高 。
朱纯儒刘邦荣魏希强杨玉莲尹萍许皊
关键词:肺癌TNM
经纤维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针吸活检临床应用研究
朱纯儒刘邦荣杨玉莲魏希强尹萍许皊吕振江
该项目根据胸部CT扫描片,对拟诊为肺癌的病人在常规纤支镜下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在确定原发灶诊断的同时,对纵隔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以确定淋巴结的性质,对肺癌进行TNM分期,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病理依据。该技术可以...
关键词:
关键词: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
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67例,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之间差异显著。上述诸指标与细胞学比较显示,AgNOR染色敏感性最高为89.1%;细胞学及hTERT和PCNA检测特异性最高,为100%;而AgNOR染色及hTERT检测准确率最高,为89.6%。联合检测发现细胞学联合hTERT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1.3%(42/46)。结论:DNA异倍体、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细胞学联合hTER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的阳性率。
吴丽颖刘邦荣陆军凌明德陈洁李朋蒋艳
关键词:AGNORHTERT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联合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对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采用联合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和流式细胞术(FCM)-DNA倍体分析,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04年6月起因胸腹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7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均进行AgNOR染色和FCM-DNA倍体分析检测。结果恶性胸腹水与良性胸腹水AgNOR每核颗粒平均数分别为4.33±0.68和1.57±0.48(P<0.05);AgNOR染色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0.1%;胸腹水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查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95.2%;DNA倍体分析与AgNOR检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5.3%。结论DNA倍体分析异常与AgNOR颗粒数增多均与恶性胸腹水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更有助于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
吴丽颖刘邦荣陆军凌明德李朋王兴鹏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DNA倍体分析胸腹水
379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FNAC)浅表淋巴结细胞学涂片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9例浅表淋巴结细胞学涂片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79例肿大淋巴结以淋巴结炎、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核及转移癌为主,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达83.3%(316/379),难以诊断(18/379)占4.7%,穿刺成功率100%。结论FNAC操作简便安全,为临床快速筛选诊断提供了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
刘邦荣蒋艳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免疫学标记在细针穿吸甲状腺桥本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免疫学标记在甲状腺细针穿吸细胞学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CD45RO、Vimentin、HLA-DR、CK/Pan在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s thyroiditis,HT)和10例结节性甲状腺细胞的表达。结果(1)CD45RO、HLA-DR在其T淋巴细胞阳性率表达上HT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显著差异(P<0.05);(2)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的DR和Vimentin表达程度HT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显著差异(P<0.05);(3)CK/Pan在不典型增生17例中,阳性表达10例(10/17),细胞学确诊甲状腺癌3例均阳性表达,在细胞无异型中1例强表达。结论细针穿刺加做CD45RO、Vimentin、HLA-DR、CK/Pan有助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分型及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鉴别、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且能筛检出变异细胞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刘邦荣陆军张伟蒋艳张岩陈媛媛
关键词:细针穿刺免疫细胞化学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联合染色体检查对胸腹水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吴丽颖刘邦荣陆军凌明德薛红新陈洁宗伟钧牛家政蒋艳王苏杭李朋冯霞王兴鹏
该项目联合应用AgNOR和FCM-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胸腹水细胞进行定量诊断,旨在探讨二者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同时对胸腹水标本在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查中基础上,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hTERT联合PCNA检...
关键词:
关键词:胸腹水
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应用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除进行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进行AgNOR染色,并用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结果恶性与良性胸、腹水AgNOR每核颗粒平均数分别为4·33±0·68和1·57±0·48;AgNOR染色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0·1%。在46例恶性胸、腹水中,hTERT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和63·0%,反应性间皮细胞hTERT和PCNA(-)。AgNOR颗粒数增多与hTERT、PC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gNOR计数较PCNA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明显升高,而hTERT与AgNOR计数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刘邦荣吴丽颖陆军凌明德陈洁李朋蒋艳
关键词:AGNORHTERT胸腹水
hTERT和PCNA在良恶性胸腹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良恶性胸、腹水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分析46例恶性胸、腹水患者、21例良性胸、腹水患者的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hTERT和PCNA在46例恶性胸、腹水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和63.0%,良恶性胸、腹水中反应性间皮细胞均未见hTERT和PCNA表达。hTERT和PCNA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0,P<0.05)。hTERT和PCNA联合检测较二者单独检测敏感性提高至89·1%。结论hTERT的表达对于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hTERT联合PCNA检测较单独检测及细胞学检测敏感性进一步提高。
吴丽颖刘邦荣陆军凌明德陈洁李朋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增殖细胞核抗原胸腹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