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蕾

作品数:31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动脉
  • 4篇造影
  • 4篇止血
  • 4篇加压止血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灌注
  • 3篇肝癌
  • 3篇肝脏
  • 3篇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性
  • 2篇压垫
  • 2篇遥控
  • 2篇遥控开关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

机构

  • 3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31篇刘蕾
  • 16篇王哲
  • 9篇尤国庆
  • 8篇郭广春
  • 7篇赵静
  • 6篇耿云平
  • 4篇刘珂
  • 3篇牛久卿
  • 3篇杨科
  • 3篇万春
  • 3篇曾庆
  • 3篇许禹
  • 2篇冯延冰
  • 2篇王丽娜
  • 2篇李刚
  • 2篇刘驰
  • 2篇宋展
  • 2篇张浩
  • 2篇陈琛
  • 2篇高金亮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肝脏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预测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P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80例在我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组38例与未出血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评价灌注CT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80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47.5%发生出血性转化。出血组患者平均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73.2±5.0)岁vs(66.2±4.7)岁、(15.4±2.6)分vs(9.1±1.3)分及34.2%vs 14.3%,P<0.05]。出血组PS明显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S曲线下面积为0.924,诊断界值为5.86ml/(min·100g),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8.1%,阳性似然比为0.88,阴性似然为比0.95。结论 PS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S值>5.86ml/(min·100g)时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明显提高,可作为临床静脉溶栓的应用依据。
耿云平郭广春刘蕾任悠悠杨磊
关键词:卒中毛细血管通透性抗凝药
南阳地区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突变的耐药研究及抗生素合理选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突变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选用。方法分离提取40株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基因测序,分析突变位点,并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显示,40株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诺氟沙星耐药)对萘啶酸、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0.0%、75.0%、75.0%和70.0%,对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率为15.0%和10.0%。PCR扩增gyrA基因,大小为285bp。对其进行测序分析,此基因的突变多数发生在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的第83位和第87位,主要有:83位丝氨酸(Ser)突变为亮氨酸(Leu)或色氨酸(Trp)或丙氨酸(Ala)或缬氨酸(Val),87位天冬氨酸(Asp)突变为天冬酰胺(Asn)或甘氨酸(Gly)或酪氨酸(Tyr)或组氨酸(His)或缬氨酸(Val)。结论47株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为诺氟沙星耐药株,该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gyrA基因突变是导致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王哲刘蕾万春刘驰杨科王云香王丽娜宋展
关键词:手术感染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基因突变
南阳地区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基因检测及其分布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南阳地区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基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南阳地区各医院化疗后的肿瘤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并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致病基因exoS和exoU,并观察致病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exoS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为573bp,exoU基因片段大小为428bp;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两种致病基因的分布存在差异,仅有1株同时存在两种致病基因(exoS+exoU+),占1.47%;44株仅检测到exoS基因而未检测到exoU基因(exoS+exoU-),占64.71%;7株仅检测到exoU+基因而未检测到exoS基因(exoS-exoU+),占10.29%;两种致病基因均阴性15株(exoS-exoU-),占23.53%。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exoS和exoU基因携带率较高,可供临床治疗时参考。
王哲刘蕾万春刘驰杨科王云香王丽娜宋展
关键词:肿瘤患者化疗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基因
一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器,导管为两段式结构,靠近造影层位置的第一段导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环,固定连接环的内壁固定套装在导丝外壁,固定连接环的外侧通过伸缩球囊体与活动安装在导丝外壁的滑动连接环固定连接,滑动连...
曾庆曾宪强陈霞邱雪洲吴玉冯昌英王娜马静马万增张玲张澍李义马彦高高越邓俊魁胡欣李森王新伟相泓冰仝建平陈曦刘蕾崔杰
一种无线遥控闭气面罩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遥控闭气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环形密封气囊,环形密封气囊上设置单向注气孔,面罩主体上设置呼吸通气口、挂钩和闭气指示灯,挂钩设置在所述面罩主体的外侧,挂钩为多个,所述挂钩上设置头箍,...
刘蕾王哲牛珮牛久卿杨广刘珂李静艳张卉束佳佳曹辉冯金鑫
布鲁杆菌病致脊柱炎诊断中CT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布鲁杆菌病(布病)致脊柱炎作为布鲁杆菌感染所引起最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其发病率与布鲁杆菌感染密切相关。CT造影及X线平片均作为诊断布病致脊柱炎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病理征象的显示各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布病致脊柱炎诊断中CT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
耿云平邵合德尤国庆任悠悠李真刘蕾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CT造影脊柱炎杆菌感染骨关节损伤影像学方法
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对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对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充盈度、CT图像质量、主观检查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和肠道充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主观检查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肠道准备护理有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充盈度,提升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
侯玲玲刘蕾闫小琼
关键词:腹部CT检查图像质量肠道清洁度
多层螺旋CT三期灌注扫描联合CT血管造影对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监测的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MSCT)三期灌注扫描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手术切除或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SCT联合CTA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比较检查效能。结果MSCT检查共发现新发病灶31个,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高密度影,延迟期高密度或者稍高密度影;CTA检查共发现35支新发病灶的异常血管,以肝动脉变异和肝外侧支供血动脉为主;MSCT联合CTA组共检出新发病灶37个,与再次手术和病理检出相符合。MSCT联合CTA组的病灶检出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等诊断指标均高于CTA组和MSCT组(P<0.05)。结论对HCC手术或TACE治疗术后的患者采用MSCT联合CTA组检查,能有效发现新发病灶,为临床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提高科学依据,临床价值较高。
刘蕾王哲赵静郭广春王耿泽
关键词: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
垂直管理对结直肠癌术前CT扫描检查时间、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垂直管理对结直肠癌术前CT扫描检查时间、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行垂直管理,比较2组患者检查时间、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准备时间、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2组患者各项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束观察组患者各项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直管理用于结直肠癌术前CT扫描能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侯玲玲刘蕾闫小琼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前CT扫描垂直管理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为临床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32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和34例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各种CT征象在两种病变中的阳性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腹水量结核性腹膜炎表现为少量腹水,占12.50%,而感染性腹膜炎则有大量腹水,占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以壁层腹膜均匀增厚、肠系膜污迹样改变为主,而感染性腹膜炎以壁层腹膜以结节、块样增厚为主,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网膜及淋巴结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水量、壁腹膜及大网膜CT征象,可以很好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尤国庆刘蕾许禹
关键词:CT检查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