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超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顽固性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探讨顽固性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指征。认为腰池引流或加负压引流治疗顽固性硬膜下积液不需要开颅。创伤小,适应证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效明显。
- 刘英超孟祥靖
-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腰池引流负压引流
- 侵袭性巨大垂体瘤36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3
- 2007年
- 王君芝逯传风黄梅英刘英超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巨大垂体瘤侵袭性护理
- 手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附23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手术适应证与术式选择。方法 根据发作类型和表现、发作间期 EEG及头颅MRI扫描 ,选择顽固性颞叶癫痫综合征 2 3例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单侧海马硬化 16例。行前颞叶切除术 7例 ,经颞中回侧脑室入路与经侧裂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分别 4、5例 ;蛛网膜囊肿 2例仅行囊肿壁切除术 ;颞中回后部胶质瘤 1例先行病灶切除术 ,术后因癫痫仍发作于术后第 5天再次行前颞叶切除术 ;颞叶内侧肿瘤 4例行肿瘤切除术加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 3~ 2 2月。结果 16例海马硬化中 ,2例术后 1周内分别出现 1次和2次强直阵挛发作 ,服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 ,3例术后 6~ 8个月的随访期内共发作 1、3、3次 ,余 11例未发作。蛛网膜囊肿者术后发作次数减少 90 % ,颞叶肿瘤除 1例术后第 6天出现强直阵挛发作 1次外未出现发作。结论 在筛选颞叶癫痫手术适应证时 ,应注意癫痫发作形式和 MRI表现 ,根椐病因选择术式。
- 许尚臣张玉宝刘广存刘英超刘树山
- 关键词:手术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蛛网膜囊肿
-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 2004年
- 许尚臣刘广存张玉宝刘英超刘波刘树山
- 关键词:显微外科颅内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手术入路
- 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颅颈区畸形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颅颈区畸形经口咽入路显微直视减压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本组 5 8例颅颈区畸形患者 ,以颅底陷入为主的枕骨大孔区先天畸形 4 2例 (16例伴有颅后窝容积减小、小脑扁桃体下疝及脊髓空洞症 ) ,慢性环枢椎脱位 11例 ,齿状突骨折及脱位 5例。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齿状突、斜坡下部及增生结缔组织 ,解除其对延髓、颈髓的压迫 ;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颅骨牵引、植骨固定等。结果 术后随访 0 .5~ 7年 ,症状明显好转 4 7例 ,减轻 7例 ,无效 3例 ,死亡 1例。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区畸形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脑脊液漏 ;
- 刘广存许尚臣刘树山张玉宝刘英超
- 关键词:经口咽入路颅颈区畸形脑脊液漏
- 头皮毛母质瘤2例被引量:1
- 2006年
- 刘英超许尚臣王君芝
- 关键词:毛母质瘤头皮
- 经海绵窦手术治疗海绵窦病变疗效观察(附58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海绵窦 (CS)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及影响肿瘤切除的因素。方法 5 8例 CS病变患者施行经颅手术治疗 ,其中 CS内动静脉瘘 (AVF) 11例 ,CS内异物 (铅弹 ) 2例 ,CS肿瘤 4 5例。手术经额颞翼点开颅36例 ,额颞眶 -颧弓开颅 14例 ,幕上幕下联合经岩骨开颅 8例 ;手术入路采用经 CS上壁上方入路及经 CS外侧壁侧方入路。行肿瘤全切 2 8例 ,部分及次全切 17例 ;对 AVF者用止血海绵填塞 CS静脉间隙 ;对 CS内铅弹经Parkinson三角取出。结果 肿瘤全切率为 6 3.2 % ,次全切及部分切除率为 36 .8% ;9例 CS内 AVF患者的漏口完全消失 ,2例漏口部分消失者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2例 CS内异物者均取出铅弹。 1例脑膜瘤患者术后 1周死于脑栓塞 ,出现动眼及外展神经功能障碍各 6例。结论 CS病变手术疗效满意 ,并发症少。对术后影像学证实有残余肿瘤者 ,应行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影响 CS内肿瘤切除的因素主要为肿瘤性质。
- 刘树山许尚臣刘广存张玉宝刘英超
- 关键词:海绵窦病变疗效观察肿瘤切除术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
-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制备垂体腺瘤蛋白质组学研究样品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导航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获取高同质性泌乳素垂体腺瘤细胞及正常垂体泌乳素细胞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冰冻泌乳素腺瘤标本及对照正常垂体常规制备8μm冰冻覆膜切片,采用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应用LCM技术切割腺瘤内及正常对照垂体内泌乳素细胞;选择性获取同质泌乳素细胞和配对正常细胞。结果60min内完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显色较理想。采用4μm紫外线激光可以准确、快速地分离片状甚至单个泌乳素分泌细胞;无问质细胞污染,细胞形态保持完好。结论应用LCM技术可以成功获垂体瘤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异质性问题,所获组织同质性高、操作过程稳定是垂体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较有价值的样品制备方法。
- 刘英超吴劲松刘思秀寿雪飞王镛斐朱剑虹
- 关键词:垂体腺瘤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组学
- 顽固性硬膜下积液12例治疗及护理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钻孔引流后复发的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负压引流加腰池引流治疗,并给予积极精心护理。结果:6例患者行腰池引流术后症状好转7~10d(平均8天),6例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负压引流加腰池引流术后症状迅速好转9~15d(平均12天);所有患者复查cT积液均消失,出院后2个月复查CT积液未复发。结论:负压引流加腰池引流治疗硬膜下积液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用。
- 逯传风庄静黄梅英刘英超
-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复发腰池引流负压引流
- 胃癌易感性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49A/G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A/G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5例胃癌患者和262例正常对照者CTLA-4基因+49A/G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进行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分析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位点A/G、G/G基因型在胃癌组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2.146;P〈0.01,OR=3.215);分层分析示:男性患者、年龄在40~55岁之间、不吸烟、不饮酒患者组等组别的胃癌患者携带G/G基因型的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A/G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携带A/G、G/G基因型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加,分层因素也影响这一结果。
- 厚瑞萍刘英超陈自平张传臻徐昌青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胃癌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