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祯

作品数:14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细胞
  • 4篇线粒体
  • 3篇体膜
  • 3篇线粒体膜
  • 3篇线粒体膜电位
  • 3篇膜电位
  • 2篇毒性
  • 2篇医学教学
  • 2篇预防医学教学
  • 2篇预防医学专业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神经瘤
  • 2篇神经瘤细胞
  • 2篇帕金森
  • 2篇教学改革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2篇非预防医学专...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4篇刘祯
  • 7篇郭爱民
  • 6篇梁万年
  • 5篇唐玉平
  • 5篇刘静
  • 5篇张杰
  • 4篇李鹏高
  • 4篇吴萍
  • 4篇崔树起
  • 4篇魏守刚
  • 4篇李国君
  • 3篇瓮学清
  • 3篇路孝琴
  • 3篇景鹏
  • 2篇周海虹
  • 2篇李卫红
  • 1篇王秀兰
  • 1篇唐玉萍
  • 1篇杜雪平
  • 1篇苏忆兰

传媒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劳动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锰致帕金森综合征的机制-对脑线粒体的毒性及脉络丛铁转运的干扰
李国君郑伟褚金花卢玲张龙连耿荣周春艺杨慧张进禄吴萍张杰赵峰张淑华李鹏高徐群渊郭爱民张晨黄沛力宣登峰刘祯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是一类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帕金森氏病有类似之处。锰及其化合物是帕金森综合征主要的环境及职业致病因素之一,但其致病机制未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的资助...
关键词: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线粒体毒性致病机制
以社区为导向建立新的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体系被引量:14
2003年
探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需求、内容 ,结合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育现状 ,针对临床专业医学生的特点 ,改变传统的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加强医学生 ,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预防保健能力 ,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刘祯梁万年郭爱民吴萍翁学清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学教育改革教学体系
锰化合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通过锰染毒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 SY5Y) ,观察脂质过氧化及其相关酶水平的改变 ,探讨锰对SH SY5Y的脂质过氧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锰神经毒作用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浓度为 0 .2 5、0 .5 0、0 .75mmol/L的二价锰和三价锰 ,分别对体外培养的SH -SY5Y细胞染毒 2 4h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 [结果 ]二价锰和三价锰均可引起SOD、MDA、GSH、GSH Px和CAT活性的改变 ,其中SOD、GSH、GSH Px和CA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而MDA含量则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1) ,且随染毒浓度增高而上升。 [结论 ]一定浓度的锰化合物可使SH SY5Y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引起相关酶活性的改变。提示这种变化很可能是锰对神经细胞发挥毒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刘祯吴萍张杰李卫红张辉李国君
关键词:锰化合物神经母细胞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
鱼藤酮对神经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农药鱼藤酮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 0 5、0 75、1 0 0 μmol/L三种浓度的鱼藤酮对神经瘤细胞 (SH SY5Y)染毒 2 4h ,通过线粒体特异性染料罗丹明 1 2 3进行荧光标记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染毒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变化 ,并与未染毒的细胞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经图象扫描每个细胞得到 1 6个荧光强度变化数值 ,并对其荧光变化值进行分析。表明鱼藤酮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高、中剂量组荧光强度变化值(1 2 4 84±0 2 4 0 5、1 2 4 86± 0 30 5 7)与低剂量组、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变化值 (1 52 3 0± 0 442 0、1 770 1±0 391 9、1 72 5 4±0 2 70 5)差异均存在显著性 (P <0 0 5) ,且随剂量增高 ,有降低趋势。 [结论 ]提示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是鱼藤酮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刘祯李卫红张杰景鹏
关键词:鱼藤酮神经瘤线粒体膜电位毒性作用
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蕃茄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对转基因抗黄瓜花叶病毒 (CMV)蕃茄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 :CMV蕃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1 0 g/kg ,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及Ames试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 ;3 0d喂养试验也未发现引起异常改变。提示 :在本实验范围内 (相当于人口服 5 0 0 g/d)
吴萍苏忆兰张杰陈振良刘祯蒋致诚王楠瞿礼嘉
关键词:CMV毒理学精子畸变
二价锰和三价锰对神经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采用 0 .2 5、0 .5 0、0 .75mmol/L的二价锰和三价锰分别对神经瘤细胞 (SH SY5Y)染毒 2 4h ,通过线粒体特异性染料罗丹明 1 2 3进行荧光标记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染毒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并与未染毒的细胞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价锰和三价锰均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P <0 .0 5 ) ,且随剂量增高 ,有降低趋势。此外 ,在 0 .5 0mmol/L和 0 .75mmol/L剂量下 ,三价锰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比二价锰更为明显。提示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是锰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的重要环节。
刘祯李国君张杰周春艺李鹏高赵春礼杨慧Wei Zheng景鹏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线粒体膜电位神经瘤细胞帕金森病
建立和完善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3
2014年
外来留学生教育关系到学校和国家的声誉,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留学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医学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和首都医科大学的实际,从建立有特色的教学组织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和建立信息反馈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保证了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王晶晶王秀兰刘祯董哲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5
2004年
总结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改革实践及一线医生对预防医学知识需求情况。从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大纲 4方面阐述了以社区为导向的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从课堂教学及社区实践方面具体实施并进行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
郭爱民魏守刚路孝琴崔树起梁万年刘祯唐玉平刘静瓮学清杜雪平周海虹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和社会需求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采用文献研究、辅以专家咨询座谈会的方法 ,从分析现实需要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间的差距入手 ,探讨当前该领域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改革的方向。
瓮学清刘静唐玉平郭爱民梁万年崔树起刘祯魏守刚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社会需求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价《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教改班与非教改班学生在对教材的满意度、理论授课与讨论课的比例、教学效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考核形式单一 ,讲课生动性欠佳是两组比较共性的问题 ,教改班学生更加关注于对预防医学前沿知识的了解和自身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 ,非教改班对教材的反映突出 ,并认为案例分析和实践机会较少。结论 学生对于《预防医学》课程的改革基本认同 。
刘静唐玉平魏守刚刘祯梁万年郭爱民崔树起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