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登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发酵
  • 6篇黄酒
  • 4篇黄酒发酵
  • 3篇最小二乘
  • 3篇发酵过程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 2篇群算法
  • 2篇最小二乘支持...
  • 2篇网络
  • 2篇温度
  • 2篇温度控制
  • 2篇向量机
  • 2篇莱维
  • 2篇仿真
  • 2篇白酒
  • 2篇参数辨识
  • 1篇底物浓度
  • 1篇迭代学习
  • 1篇迭代学习控制

机构

  • 13篇江南大学
  • 5篇教育部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无锡工艺职业...

作者

  • 13篇刘登峰
  • 7篇徐保国
  • 3篇刘以安
  • 3篇熊伟丽
  • 3篇徐玲
  • 2篇张洪涛
  • 2篇杨亚茹
  • 2篇姜丽华
  • 1篇高冬垒
  • 1篇蒋伟
  • 1篇姜丽华
  • 1篇丁志国
  • 1篇范雪
  • 1篇张爱良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酿酒科技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鸟群算法及其在发酵仿真建模中的研究
2019年
针对微生物发酵建模参数辨识过程中稳定性差、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鸟群算法的发酵过程参数寻优算法-改进鸟群算法。通过采用非线性函数对原鸟群算法中的学习系数进行调整,并且当鸟类保持警戒行为并试图移动到种群中心时用莱维飞行公式替换鸟类位置更新公式,以及在寻优过程中当算法最优解保持不变时对最优解加入混沌扰动并用模拟退火算法再次寻优的三种方式对鸟群算法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鸟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寻优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优于鸟群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群智能算法。改进鸟群算法克服了原算法的不足之处,总体性能得到提高。
邵玉倩刘登峰刘以安
关键词:模拟退火
基于现场数据的机器人装甑系统压力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目前今世缘酒厂采用机器人装甑生产的情况,文中在分析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压力模型,并利用量子粒子群的全局搜索能力来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建模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泛化能力。
杨亚茹刘登峰徐保国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基于轻量残差网络的高效半色调算法
2025年
为了解决图像半色调中处理速度慢以及半色调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轻量型残差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高效半色调算法.为了解决原始CNN平坦性退化问题,引入噪声补偿块,为模型提供抖动依赖.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在损失函数中引入蓝噪声损失;在半色调常值灰度图像时,抑制低频分量,优化高频区域的各向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深度半色调方法,所提算法的参数量下降96.77%,在VOC测试集中结构相似性(SSIM)提升8.17%,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0.1333 dB,半色调图像具有蓝噪声特性,处理速度提升57.28%.
刘登峰刘登峰郭文静柴志雷
关键词:半色调
基于数字式Smith预估增量式PID黄酒发酵温度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决定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对象的大惯性、大迟延的问题,应用Smith预估器来补偿迟延对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由于温度控制是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释放冷凝水实现的,前向控制器采用数字式增量PID控制。整个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以实现计算机控制。仿真结果表明Smith预估控制降低了延迟对控制性能影响,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明显缩短。
徐玲刘登峰徐保国
关键词:黄酒发酵温度控制增量式PID
贝塞尔模型在黄酒发酵温控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是一个敏感且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温度变化过程对黄酒酿造的品质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文献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过程鲜有具体的应用计算模型.针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发酵物的生化及温度变化特点,结合发酵罐的柱形特征,设计出一种基于Labview组态软件及西门子PLC300的瞬时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并基于贝塞尔函数设计出一种针对发酵罐的瞬时温度处理方程.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及分布不均的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温度采集迅速、准确等优势,并且算法的处理结果比较精确,具有误差小,鲁棒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范雪张爱良刘登峰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VISUAL
不同温度和底物浓度下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苏-25发酵过程建模与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温度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对黄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尚没有建立关联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对黄酒发酵影响的模型。本研究以黄酒发酵过程中的通用酵母Sacchaaaromyces cerevisiae苏-25为产酒精菌株,以葡萄糖为底物,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2℃,26℃,30℃)和不同起始底物浓度(100 g/L,150 g/L)下,黄酒酵母发酵过程中底物浓度、酒精生成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并建立了黄酒酵母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同时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和最小二乘法模拟了不同情况下的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发酵初期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而产酒精阶段,较低的温度则有力与酒精的积累,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对试验数据较好的仿真拟合。该模型的建立为黄酒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和批次稳定性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刘登峰熊伟丽徐玲姜丽华张洪涛胡建华徐保国
关键词:黄酒酵母发酵过程
基于LabVIEW的白酒自动化装甑蒸馏监控系统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白酒装甑蒸馏工段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白酒自动化装甑蒸馏监控系统,实现了白酒装甑过程中蒸汽压力与冷凝水的自动控制。该系统以Lab VIEW为开发平台,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关键模块的实现。经过酒厂实际运行测试,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白酒装甑蒸馏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监控,且提高了出酒率及优质酒率,同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杨亚茹刘登峰徐国强丁志国徐保国
关键词:LAB蒸汽压力监控系统白酒
黄酒双边发酵过程的建模被引量:4
2014年
以实际发酵过程为基础的过程建模是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与核心。黄酒酿造是典型的半固半液双边发酵过程,前酵过程对黄酒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涉及该过程建模。因此,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发的黄酒发酵自动控制系统,对以糯米为原料的女儿红黄酒实际生产前酵过程首次进行了全程跟踪监测。分别对发酵过程中的总糖、酒精、总酸及pH以两小时为间隔进行离线测量;温度、溶氧及冷凝水等数据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对黄酒的前酵过程利用物量平衡,基于以加权最小二乘为基础的Marquardt方法对该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以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的绝对误差e和相对误差R2值为指标对仿真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仿真拟合效果较好,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黄酒的前酵过程。
刘登峰熊伟丽徐玲姜丽华张洪涛胡建华徐保国
基于改进蚁狮优化算法的黄酒发酵过程模型的参数辨识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辨识黄酒发酵过程模型参数时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很难准确获取具有强泛化能力的模型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莱维飞行机制和柯西变异的蚁狮优化算法(ant lion optimization with Levy flight and Cauchy mutation,LCALO),该算法采用基于莱维飞行和柯西变异来解决这类问题。莱维飞行可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而柯西变异有助于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结果表明,相比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蚁狮算法,LCALO的收敛速度快,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好的优点。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黄酒发酵模型的参数辨识,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参数辨识能力。
宗原刘登峰刘以安
关键词:收敛速度黄酒发酵参数辨识
基于内容引导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网络
2025年
为了有效利用注意力机制以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内容引导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网络(CGANet).通过设计内容引导注意力机制(CGA),增强捕捉上下文信息的能力,强调编码在特征中更有用的信息,从而削弱无关信息的影响.为了减轻尺度差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提出均衡特征金字塔网络(BFPN),以实现多尺度特征的均衡融合.引入ROI(RegionofInterest)提取器,以解决无视觉线索问题.在损失函数中添加交叉熵损失作为辅助分类损失,激励模型生成更加清晰的概率分布.在多个车道线检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跨层细化网络(CLRNet)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CULane、Tusimple和CurveLanes数据集上的F1指标分别提升0.65、0.18和0.29个百分点.
刘登峰刘登峰陈世海
关键词:无人驾驶技术车道线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