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梅

作品数:283 被引量:1,50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3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6篇甘蓝
  • 58篇雄性不育
  • 56篇不育
  • 47篇青花菜
  • 47篇花菜
  • 47篇基因
  • 43篇结球
  • 42篇结球甘蓝
  • 41篇育种
  • 40篇雄性不育系
  • 34篇不育系
  • 23篇性状
  • 21篇蔬菜
  • 20篇选育
  • 20篇春甘蓝
  • 18篇显性雄性不育
  • 15篇一代杂种
  • 13篇自交
  • 12篇遗传育种
  • 12篇植物

机构

  • 26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菏泽学院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天津科润农业...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沛县农业技术...
  • 2篇徐州生物工程...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82篇刘玉梅
  • 239篇方智远
  • 222篇杨丽梅
  • 214篇庄木
  • 195篇张扬勇
  • 144篇孙培田
  • 93篇李占省
  • 70篇吕红豪
  • 47篇王晓武
  • 14篇孙继峰
  • 13篇于海龙
  • 12篇侯安福
  • 12篇袁素霞
  • 12篇舒金帅
  • 12篇王庆彪
  • 11篇张黎黎
  • 9篇张小丽
  • 9篇刘东明
  • 8篇于贤昌
  • 8篇仪登霞

传媒

  • 57篇园艺学报
  • 53篇中国蔬菜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园艺学会...
  • 6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中国园艺学会...
  • 4篇长江蔬菜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园艺学会...
  • 3篇中国园艺学会...
  • 3篇中国园艺学会...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2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17篇2016
  • 20篇2015
  • 20篇2014
  • 12篇2013
  • 18篇2012
  • 26篇2011
  • 11篇2010
  • 18篇2009
  • 1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球甘蓝核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甘蓝测序结果,利用CodonW软件对结球甘蓝的48 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确定了TCT、CCT、AGA、GTT、GCT、GAT等6个高频密码子。将甘蓝与大肠杆菌、拟南芥、棉花、水稻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了比较,发现甘蓝密码子使用偏爱性与同为双子叶植物的拟南芥、棉花基本一致,而与大肠杆菌及单子叶植物水稻均具有较大差异。以甘蓝密码子用法分析结果为依据,对Bt cry1C抗虫基因进行了密码子的改造,得到了具有甘蓝密码子使用特点的cry1C基因序列,为甘蓝的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分子基础。
仪登霞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刘基生刘博武剑耿丽丽张杰张振贤
关键词:甘蓝密码子用法密码子偏爱性
基于KASP技术开发的用于甘蓝杂交种鉴定的核心SNP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甘蓝品种鉴定,具体涉及一组基于KASP技术开发的用于甘蓝杂交种鉴定的核心SNP标记及其应用。所述核心SNP标记包含Bol01~Bol50 SNP标记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或全部;所述Bol01~Bol50 SN...
张扬勇李志远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吕红豪王勇刘玉梅
文献传递
RAPD技术在我国主要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2年
介绍了RAPD技术在我国主要蔬菜的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品种 (系 )指纹图谱构建和杂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范丙友刘玉梅高水平
关键词:RAPD技术蔬菜遗传育种
不同施氮水平对嫁接和自根黄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施氮水平对越冬茬嫁接与自根黄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嫁接和自根黄瓜为试材,通过日光温室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日变化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拉秧前嫁接植株的最高和最低株高分别为221.4和172.8 cm,自根植株的分别为144.0和106.9 cm。生长前期和中期,嫁接黄瓜中G2的叶片数最多,自根黄瓜中S3的叶片数最多。嫁接植株生长前期的叶面积大于后期,自根植株则相反。2月8日以前,嫁接植株的最佳光合叶面积大于自根植株,之后小于自根植株。初果期和盛果期,嫁接植株中G3的叶绿素a含量最高,自根植株中S3的最高;嫁接植株的叶绿素a/b比值小于同等氮肥水平的自根植株。初果期,嫁接植株中G2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盛果期和末果期G3的最高;整个生育期,自根植株中S3的都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氮肥在日光温室栽培黄瓜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玉梅
关键词:氮肥水平嫁接黄瓜
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明确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的特征特性及遗传规律,测定了LD10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物质含量;对LD10和普通材料21-3的叶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以LD10和21-3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对LD10无蜡粉亮绿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叶面蜡粉呈小颗粒状结构,缺失严重,而普通材料21-3叶面蜡粉呈长棒状结构,含量丰富,二者具有明显差异;LD10的无蜡粉亮绿性状由1个隐性基因(cgl-4)控制,其与SSR标记LT-SSR16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7c M。用LD10与另一单基因隐性遗传的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10Q-961杂交获得F1群体,F1群体单株全部表现为叶面有蜡粉,推断LD10与10Q-961的无蜡粉亮绿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位点。
刘东明杨丽梅唐俊刘泽洲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李景涛
关键词:结球甘蓝分子标记
甘蓝自交系S单元型的快速分类鉴定
在甘蓝杂种优势利用中,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是配制杂种一代的两条主要途径。近年来甘蓝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利用自交亲和系作为保持系和杂交种的父本,由于它们的繁殖不需人工授粉,因而可大幅降低种子生...
田磊庄木苗雯雯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
关键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
文献传递
近年来春甘蓝育种研究进展
从春甘蓝育种目标、种质资源引进鉴定、育种材料、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讨论。
庄木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孙培田
关键词:春甘蓝育种种质资源品种选育
文献传递
几份甘蓝杂种致死材料的遗传分析
以携带致死基因的甘蓝自交系材料09-211,09-222,10-260和其他两份材料11-204、87-534为亲本经双列杂交配制20个杂交组合及与其他几份正常材料通过二次杂交获得的5个分离群体为试材,鉴定新的致死材料并...
薛玉前张扬勇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
关键词:甘蓝
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中甘16’、‘中甘17’被引量:7
2001年
‘中甘 16’和‘中甘 17’系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 ,早熟性好 ,产值高 ,叶球紧实 ,近圆形 ,叶质脆嫩 ,适于我国北方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中甘 16’适于秋早熟栽培 ,定植到收获需 6 0~ 6 5d ,单球质量 1.4 4~ 1.4 8kg ,产量 4 5~ 6 0t/hm2 。‘中甘 17’主要适于春季露地栽培 ,同时可作秋早熟栽培 ,春季成熟期约 55d ,秋季约 6 0d ,单球质量 0 .95~ 1.2 7kg ,产量 52 .5~ 6 7.5t/hm2 。
庄木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王晓武
关键词:甘蓝一代杂种显性雄性不育系早熟性
植物杂种致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植物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亚类型,属于合子后生殖隔离方式,对物种形成与保持物种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育种家培育新品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对存在于多个物种中杂种致死事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殖隔离的发生机制,并把致死基因应用到作物育种程序中为作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就植物杂种致死事例、致死影响因素、遗传模式研究、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应用到杂种致死现象中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揭示杂种致死发生机制、致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薛玉前庄木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
关键词:致死因素基因定位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