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新

刘新

作品数:46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响应面
  • 13篇响应面法
  • 9篇原花青素
  • 9篇花青素
  • 9篇教学
  • 8篇响应面法优化
  • 7篇油菜
  • 7篇油菜秸秆
  • 7篇秸秆
  • 6篇实验教学
  • 6篇光谱
  • 6篇超声波
  • 6篇超声波提取
  • 5篇红外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4篇离子
  • 3篇生物吸附
  • 3篇井水
  • 3篇超声波辅助

机构

  • 46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作者

  • 46篇刘新
  • 17篇冷言冰
  • 12篇陈朝琼
  • 10篇韩琴
  • 9篇陈卫中
  • 6篇徐洁
  • 5篇余小平
  • 5篇彭晓莉
  • 5篇贾皓
  • 5篇魏敏
  • 4篇娄彬
  • 4篇杨书
  • 3篇陈建
  • 3篇杨晓虹
  • 3篇黄雪琴
  • 2篇汤科
  • 2篇李茂全
  • 2篇宋庆雄
  • 2篇程道梅
  • 2篇梁栋

传媒

  • 6篇成都医学院学...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净水技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现代仪器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秸秆对水溶液中Pb(Ⅱ)吸附条件优化与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探究油菜秸秆髓芯、外壳、籽荚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能力及其吸附机理。以水溶液中Pb(Ⅱ)最大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实验来分析溶液pH、Pb(Ⅱ)初始浓度、粒径大小、油菜秸秆各部位投加量和时间因素对油菜秸秆吸附Pb(Ⅱ)的影响程度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优化出最佳吸附条件参数组合;应用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线模型来拟合油菜秸秆各部位对Pb(Ⅱ)吸附过程,评价其吸附行为;用红外光谱对吸附水溶液中Pb(Ⅱ)前后的油菜秸秆髓芯、外壳、籽荚进行表征,探讨其基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溶液pH与油菜秸秆髓芯、外壳、籽荚的投加量两个因素是影响油菜秸秆对水溶液中Pb(Ⅱ)去除的关键因素。模型回归决定系数分别是R_(髓芯)~2=0.9664,R_(外壳)~2=0.970 1,R_(籽荚)~2=0.964 9,方程拟合较好,模型可用。油菜秸秆髓芯、外壳、籽荚对Pb(Ⅱ)的吸附行为符合二阶动力学方程与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水溶液中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5.14,78.74和90.09mg·g^(-1)。通过比较油菜秸秆髓芯、外壳、籽荚吸附水溶液中Pb(Ⅱ)前后红外光谱图发现,油菜秸秆各部位基团(羟基、羧基、酰胺等基团)发生了峰波数位移、强度降低的变化,提示这些基团在吸附水溶液Pb(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雪琴罗茜李天勇陈朝琼刘新
关键词:油菜秸秆响应面法生物吸附
桂圆中儿茶素类成分提取及HPLC与红外光谱法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了桂圆皮中儿茶素类成分超声波提取工艺,并对桂圆皮、肉及核中儿茶素类成分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考察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桂圆皮粉碎度三因素对桂圆皮中儿茶素类成分提取的影响,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用HPLC与红外光谱法对桂圆中儿茶素类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确定其儿茶素类成分类型及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51%、料液比1∶30g/m L和桂圆皮粉碎度90目。桂圆皮儿茶素单体类型及含量:EC为0.786mg/g,ECG为0.33mg/g,-C为0.246mg/g,EGCG为0.163mg/g,GA为0.0387mg/g;桂圆核:EC为3.19mg/g,ECG为1.019mg/g,GA为0.385mg/g,EGCG为0.178mg/g。结论:红外光谱法证实:桂圆皮、核含有儿茶素类单体成分或其单体的聚合体。为桂圆儿茶素类成分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赵丽陈卫中李玲张楠刘新韩琴
关键词:桂圆儿茶素响应面法HPLC红外光谱
促进医科高校学生专业英语素质培养的思考
2012年
2001年,我国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就提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等学校学生英语素质的要求,目的是促进我国本科生参与国际竞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就目前现状看,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大多数学生公共英语水平一般,专业英语水平较差。该文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在结合我国双语教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提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实施医学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的参考性思考。
贾皓余小平陈朝琼刘新韩琴
关键词:专业英语医科院校教学
一种磁性油菜秸秆生物吸附剂简便制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油菜秸秆生物吸附剂简便制备的方法,包括:(1)将油菜秸秆的外壳或髓芯或籽荚磨成粉末后过筛,获得粒径为0.18‑0.20mm的粉末;(2)将粉末投入含有Fe<Sub>3</Sub>O<Sub>4</Su...
刘新何佩霖韩彬陈朝琼梁栋高雅常欢
应用漏斗图识别发表性偏倚的效率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在Meta分析中,发表性偏倚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对效应量的过高估计,漏斗图是目前较常用的用以识别发表性偏倚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来源与漏斗图工作原理的深入探讨,对漏斗图判断发表性偏倚的效率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计算准确度(AC)、正确指数(Youden’sin-dex)等指标。结果实验组A、B、C三型问卷的平均准确度分别为52·3%、57·5%、62·2%,对照组分别为51·2%、54·6%、60·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漏斗图方法来识别发表性偏倚效率低且易得出错误结论。
杨书李婷婷刘新
关键词:漏斗图发表性偏倚META-分析问卷
发表性偏倚产生与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论证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介绍了发表性偏倚产生及各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对漏斗图法和失安全系数法做了比较详细的陈述,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杨书杨晓虹刘新
关键词:META分析发表性偏倚
关于实施开放实验的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开放实验是本科教育实验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施开放实验的经验和体会,详细阐述了实施开放实验的效果,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陈朝琼冷言冰刘新
关键词:实验教学本科教育
四川省某县白鹭聚居影响居民健康及环境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县白鹭聚居影响村民健康及生活环境状况,为制定处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某县村民进行现场调查,临床医生进行现场义诊,尸检病死家兔,采集51份样本送回实验室进行毒理学、寄生虫学以及微生物检查,并针对检测结果提出治疗措施。结果白鹭大量繁殖聚居导致空气出现臭味,井水沉淀物增加;白鹭的粪便、羽毛等过敏原引发小孩患丘疹性荨麻疹;中型艾美耳球虫感染是家禽家畜死亡的直接原因。结论白鹭聚居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对村民的生命尚未构成威胁。
余小平李晋川胡章勇陈建冷言冰陈恬潘渠徐颍刘新周琴
关键词:白鹭艾美耳球虫丘疹性荨麻疹环境调查
3R原则在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实验项目。然而,在以大学生为主导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中存在着浪费实验材料的问题,在医学院校,还存在着不合理对待实验动物的伦理问题。为了合理利用实验材料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将国际中的已逐渐被接受并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3 R原则,即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原则引入到大学生开放实验中来并和未引入的实验项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R原则更有利于大学生实验项目的开展。
韩琴刘新冷言冰
关键词:实验动物生命伦理
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对混合液镉铬离子吸附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壳聚糖对混合液Cd2+离子和Cr6+离子的吸附作用。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添加量、重金属初始浓度、pH范围和吸附时间四个因素对壳聚糖去除Cd2+离子和Cr6+离子的影响程度。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壳聚糖对Cd2+离子和Cr6+离子去除的考察因素条件优化组合参数,即壳聚糖去除Cd2+离子的壳聚糖添加量为26g/L、Cd2+离子初始浓度为319mg/L、pH为6和吸附时间为117min;壳聚糖去除Cr6+离子的壳聚糖添加量为4g/L、Cr6+离子初始浓度为61mg/L、pH为1和吸附时间为360min。在此组合条件下:壳聚糖对Cd2+离子去除率为93.62%,吸附量为12.46mg/g;壳聚糖对Cr6+离子去除率为99.27%,吸附量为10.55mg/g。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壳聚糖中—CH3在结合Cd2+离子中发挥主要作用;—OH、—CH、—NH和—C—O对Cr6+离子结合起主要作用。
刘新陈卫中李茂全杨书贾皓冷言冰
关键词:壳聚糖响应面法红外光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