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福

作品数:32 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乙型
  • 14篇乙型脑炎
  • 14篇脑炎
  • 12篇流行性
  • 12篇流行性乙型脑...
  • 5篇综合评价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抗体
  • 3篇碘缺乏
  • 3篇碘缺乏病
  • 3篇种群
  • 3篇蚊媒
  • 3篇蚊媒监测
  • 3篇儿童
  • 3篇TOPSIS...
  • 2篇碘缺乏病防治
  • 2篇乙脑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三带喙库蚊

机构

  • 21篇开江县疾病预...
  • 8篇开江县卫生防...
  • 4篇达州市疾病预...
  • 1篇开江县人民医...

作者

  • 30篇刘成福
  • 28篇刘自远
  • 15篇刘登权
  • 13篇吴文波
  • 8篇崔莲莹
  • 5篇崔连莹
  • 3篇邓学金
  • 3篇赵佳
  • 2篇李冰雪
  • 2篇刘敏
  • 1篇陈东艺
  • 1篇周介湉
  • 1篇胡小琦
  • 1篇李容
  • 1篇张光明
  • 1篇薛镧
  • 1篇袁小明
  • 1篇刘登友
  • 1篇刘艳芳
  • 1篇邓学金

传媒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地方病通报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第二届(20...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江县2002-2006年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监测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开江县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感染强度和感染时间分布,为乙脑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6年6—7月上、中、下旬在开江县新宁镇肉联厂采集本地8月龄的屠宰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乙脑抗体IgG检测,阳性计为感染猪。结果5年共采集猪血清592份,乙脑抗体阳性194份,阳性率为32.77%。2002-2006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41%、24.17%、26.89%、4.62%及75.5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32,P〈0.01),感染高峰时间2002-2005年在7月中、下旬,2006年在6月中旬,比前4年早30-40d。结论根据2002-2006年猪乙脑病毒感染率和感染高峰时间,可以预测人间乙脑流行强度和发病高峰时间。由此,可早期做好乙脑防制措施,控制其发病和流行。
刘自远刘成福崔莲莹吴文波刘登权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
2012年开江县肺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摸清开江县易感人群和中间宿主肺吸虫感染情况,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4~6月,在开江县历年有肺吸虫病病例的新宁镇、天师镇、梅家乡抽取小学生和村民,采血检测肺吸虫抗体;捕捉螃蟹检测肺吸虫囊蚴。[结果]检测786人,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的34人,阳性率为4.33%。抗体阳性率,新宁镇为1.91%,天师镇为3.60%,梅家乡为7.30%(P<0.01);男性为5.37%,女性为3.29%(P>0.05);各个年龄组为3.01%~7.04%(P>0.05)。发现肺吸虫病患者5例,患病率为0.56%,临床上均以皮下游走性包块就诊,无肺部典型症状。检查螃蟹636只,检出肺吸虫囊蚴的35只,感染率为5.50%,其中梅家乡为7.35%,新宁镇为5.00%,天师镇为3.90%(P>0.05)。调查的786人中,喝生水的占81.81%,玩螃蟹的占60.56%,吃螃蟹的占60.18%。生吃螃蟹者所占比例,为全部调查对象的16.54%,其中梅家乡为29.56%,天师镇为5.60%,新宁镇为13.36%(P<0.01)。调查对象中肺吸虫病患者和血清抗体阳性者所占比例,生吃螃蟹者为16.15%,半生吃螃蟹者为5.33%,熟吃和不吃螃蟹者为0.00%(P<0.01);喝生水者为5.44%,不喝生水者为2.80%(P>0.05);玩螃蟹者为6.09%,不玩螃蟹者为3.23%(P>0.05)。[结论]开江县为肺吸虫病低流行区,肺吸虫感染主要是生吃螃蟹所致。
刘自远刘成福李冰雪唐代红刘敏袁小明黄莉
关键词:肺吸虫病易感人群螃蟹
开江县部分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后遗症调查
2007年
[目的]了解乙脑患儿后遗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年和2007年分别对开江县1995年和2006年发生的乙脑患儿病例进行后遗症调查。[结果]合计调查乙脑患儿63例,留有后遗症的13例,发生率为20.63%。后遗症发生率,1995年、2006年分别为21.88%、19.35%,男性、女性分别为20.93%、20.00%,2~7岁和其他年龄分别为23.64%、0/8(P〉0.05);轻型、普通型为2、50%,重型、极重型为52.17%(P〈0.01);人院时发病4d以上者为33.33%,发病0~3d者为9.09%(P〈0.05)。13例乙脑后遗症者中,9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有精神方面后遗症,1例有植物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开江县乙脑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刘自远刘成福崔莲莹吴文波刘登权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
5种方法对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刘自远刘登友杨顺富周介刘登权邓学金刘成福
关键词:密切值法TOPSIS法碘缺乏病
开江县儿童乙型脑炎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开江县儿童乙脑发病的影响因素,给控制乙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配对方法,以开江县2006~2007年发生的乙脑,经血清学确诊的32例,按1:1配对的健康儿童为对照,搜集病例和对照的父母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室内和室外环境卫生、防蚊灭蚊情况、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养猪情况、监护人乙脑防治知识了解情况、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影响因素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内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3889,P<0.01,OR=0.1250,95%CI:0.0139~0.5317),室外环境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222,P<0.01,OR=0.2000,95%CI:0.0371~0.7070),室内蚊密度高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蚊虫叮咬史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乙脑免疫史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4286,P<0.01,OR=0.0500,95%CI:0.0012~0.31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灭蚊器蚊香、蚊虫叮咬史,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内卫生、室外环境卫生及乙脑疫苗免疫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保护因素,使用灭蚊器蚊香、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危险因素。
刘自远刘成福崔莲莹吴文波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响因素
开江县乙型脑炎病例空间分布概率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为探讨乙型脑炎病例空间分布理论概率模型 ,采用 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 ,对开江县 1985~ 2 0 0 3年乙型脑炎病例空间分布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 ,开江县乙型脑炎病例的实际分布不服从 Poisson分布 (χ2 =10 .83 ,P<0 .0 2 5 ) ,而服从于负二项分布χ2 =4.62 ,P>0 .0 5 )。提示开江县乙型脑炎病例在空间分布不是随机均匀的 ,而有严格的地区聚集性。
刘自远刘成福刘登权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例负二项分布聚集性POISSON分布
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刘成福刘自远李冰雪刘登权邓学金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新宁镇公共娱乐场所空气污染状况卫生学评价
1994年
本文对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部分公共娱乐场所室内空气进行了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各场所室内空气污染均以细菌总数、CO、噪声为重。其中,舞厅污染为最重,卡拉OK厅次之,电影院再次。各场所开场间明显高于未开场(P<0.01)。
刘成福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污染卫生学
四川省开江县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蚊媒监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开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蚊媒种群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为乙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5-9月在开江县乙脑流行区选择稻田、畜圈、人房各3个点,每半月监测1次,每次每个点各捕蚊15min,将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5-9月共捕获蚊虫4734只,平均密度为210.4只/人工小时,其中稻田、畜圈、人房分别为247.3、267.7和114.3只/人工小时。稻田捕蚊185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占93.21%,致倦库蚊占5.55%;畜圈捕蚊2023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占44.04%,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33.81%和22.15%;人房捕蚊856只,其中致倦库蚊占72.20%,三带喙库蚊占22.08%。稻田三带喙库蚊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上旬和下旬(570.7和583.3只/人工小时),畜圈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265.3只/人工小时)和9月下旬(533.3只/人工小时),人房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70.7只/人工小时)。结论开江县稻田和畜圈以三带喙库蚊为主,人房以致倦库蚊为主,乙脑发病高峰季节与稻田和畜圈三带喙库蚊密度分布一致。
刘自远刘成福江波刘敏林晓琴赵佳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蚊媒三带喙库蚊
四川省开江县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生态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开江县野外黑线姬鼠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给其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2~2007年,采用夜夹法,对野外捕获的种群进行分类、解剖,观察雌性受孕情况。结果16年布夹21107个,捕获黑线姬鼠1115只,占野外捕获总数的56.37%,其密度为5.28%,春季密度1.16%显著低于秋季的6.59%(P<0.01)。雄雌性比为0.99,春季性比1.68显著高于秋季的0.85(P<0.01)。雌性受孕率为25.76%,春季受孕率63.64%显著高于秋季的24.30%(P<0.01)。平均胎仔数为5.27只,春季平均胎仔数与秋季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外黑线姬鼠不同年度和不同季节数量变动受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其密度与性比、受孕率及平均胎仔数呈负相关关系。
李容刘自远刘成福崔连莹吴文波刘登权
关键词:黑线姬鼠受孕率胎仔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