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 发展江西三高农业
- 1995年
- 自198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江西的经济大厦一定要建筑在现代农业这个基础之上”,揭开农业开发总体战的序幕以来,我省的兴农热潮一直在高涨。近年又提出发展“三高农业”、“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令人十分鼓舞。 “三高农业”的内涵,我的体会由三层意义。一是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二是高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三是高投入、高科技、高劳力素质。后一个三高,是实现前两个三高的保证。
- 刘开树
- 关键词:三高农业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耕地速生丰产林
- 不同来源的腐殖酸改良红壤的研究
- 探讨不同来洙腐殖酸施用于红壤的改土效果,特别是对红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评价其在农业上施用价值。结果表明:红壤施用腐殖酸后能改善土壤复合体性质,施用不同来源腐殖酸后的土壤增值复合度比不施用的对照区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不同...
- 赵瑞英廖彩恢刘开树
- 关键词:腐殖酸红壤土壤速效养分土壤物理学土壤交换量土壤交换性复合体
- 江西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 刘开树
- 关键词:土壤资源土地利用水土保持耕地施肥草原开发
- 腐复合肥对红壤改土效果的研究
- 腐殖酸氮、磷、钾(称腐复合肥)在红壤旱地施用三年之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改良效果。其效果表现在:增加土壤有机质0.2—0.5,增加土壤全氮量0.011—0.016,并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氮能...
- 赵瑞英廖彩恢刘开树
- 关键词:腐殖酸肥料复合肥料红壤土物理性质土壤物理化学
- 阔叶林砍伐迹地上炼山营造杉木林对土壤系统中养分的影响被引量:7
- 1991年
- 本文运用对比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境内亚热带天然次生阔地及其砍伐迹地炼山营造杉木林后土壤系统养分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炼山营造杉木林使土壤系统功能恶化,土壤肥力急剧衰退.据此,本文对亚热带地区造林技术之现状提出质疑,认为,以炼山营造杉木林的方式更新阔叶林砍伐迹地不宜继续进行。
- 吴蔚东刘开树
- 关键词:阔叶林迹地土壤养分杉木林
- 江西省第一代人工杉木林土壤退化的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常绿阔叶林和在其砍伐后更新的第一代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性状的广泛调查研究发现,与常绿阔叶林比较,杉木人工林在幼林期地表无枯枝落叶层形成。即使是杉木成林,其林下枯枝落叶层贮量也仅为前者的57.08%,且构形简单,没有盘根层的形成;由于土壤缺少覆盖,杉木幼林期土壤侵蚀严重,并使土壤剖面逆向发育,且以花岗岩地区最为严重;研究还发现,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恶化,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全N量,碱解N和速效P含量以及土壤C.E.C的极显著下降;研究同时发现.杉木人工林下土壤的物理性状也明显恶化,土壤的砾石和砂粒含量极显著增加,而粘粒含量极显著下降,土壤容重随之增加。可见,江西省第一代杉木欠工林地的土壤已经严重退化。本文认为,使第一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的造林方式,粗放的抚育和集材方式,单一的林分组成以及缺乏足够的投入。
- 吴蔚东廖彩恢刘开树王景明
- 关键词:人工杉木林
- 赣州地区山丘土壤资源开发利用考察报告
- 刘开树刘建业丘星初
- 关键词:山地土壤土地利用土壤肥力
- 亚热带阔叶林砍伐迹地不同林木更新方式对土壤系统中养分的影响
- 1991年
- 对江西境内亚热带阔叶林砍伐迹地上几种不同林木更新方式对比试验初期结果表明,与炼山造林相比,不炼山造林和人工促进自然更新的营林方式,能减少对土壤系统的破坏,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本文认为后者应是今后亚热带地区林木更新的发展方向。
- 吴蔚东刘开树
- 关键词:阔叶林土壤养分
- 炼山造林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 刘开树张宁珍吴蔚东增珩徐琴珠彭方香严考治徐园
- 该项成果针对我国南方传统的炼山全垦造杉木纯林的毁林造林方法所造成的破坏土壤、立地条件恶化等问题,提出采用不炼山造杉林的建议。经过三年大面积试验区定位观察和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及水热状况测试分析,采用该项技术,可减少林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改良土壤造林杉木
- 炼山造林对不同母质土壤影响研究初报被引量:1
- 1991年
- 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上炼山造林后土壤侵蚀和养分状况恶化程度有极显著(P<0.01)差异,顺序为:花岗岩>砂岩>板岩。在花岗岩类母质发育的土壤上炼山造林,短期内就会造成土壤毁灭性破坏,砂岩和板岩土壤虽不会在短期内引起土壤灾害性破坏,但其破坏性和肥力退化显而易见,潜在危机不可忽视。
- 吴蔚东刘开树
- 关键词:炼山造林母质发育土壤侵蚀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