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16、P21、Bcl-2的表达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16、P2 1、Bcl 2的表达及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6种 12 3例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16、P2 1、Bcl 2的表达情况 ,计算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几种骨肿瘤中P16、P2 1表达较普遍。Bcl 2的表达仅见于部分恶性肿瘤病例 ,良性肿瘤不表达。恶性骨肿瘤P2 1和Bcl 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的意义 (P值 <0 .0 1)。恶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16基因蛋白阳性率均低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的意义 (P值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16、P2 1的异常活动在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Bcl 2的表达可作为良。
- 张震宇杨群王立峰刘家滨张信英
- 关键词:P16P21BCL-2骨肿瘤细胞凋亡
- 保存不佳之断指再植的临床总结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保存不佳的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8例71指,保存不佳的断指再植的经验。结果再植38例71指,成活60指,术后随访6个月~3年,功能恢复达优良。结论致伤因素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主要因素,保存方式为次要因素。彻底清创、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成功的关键。
- 张震宇刘家滨张军李海峰尚剑毕郑钢张信英杨群王文波
- 关键词:断指再植
- 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3、p21、BcL-2的表达研究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 3、p2 1、BcL 2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6种共 12 3例侵袭性骨肿瘤中细胞凋亡及p5 3、p2 1、BcL 2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发现在几种骨肿瘤中p5 3、p2 1表达较普遍。BcL 2的表达仅见于部分恶性肿瘤病例 ,良性肿瘤不表达。恶性骨肿瘤p5 3、p2 1、和BcL 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恶性骨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均低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 3、p2 1的异常活动在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BcL 2的表达可作为良。
- 张震宇杨群王立峰刘家滨张信英
- 关键词:骨肿瘤细胞凋亡P53P21BCL-2
- 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3)PCNA的表达研究
- 1999年
-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3、PCNA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9例骨肉瘤中细胞凋亡及P53、PCNA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本组病例中细胞凋亡阳性率61.5%,P53呈阳性反应29例,阳性率74.3%,PCNA呈阳性反应34例,阳性率87.2%。结论:骨肉瘤组织中有P53基因和PCNA的高表达,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在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情况各不相同,研究初步提示了其与预后相关,并应与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相结合而综合判断。
- 张震宇刘家滨王立峰
- 关键词:P^53PCNA人骨肉瘤阳性率阳性反应生物学意义
- 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3、p16及bcl-2的表达研究
- 1999年
- 目的 研究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39例骨肉瘤细胞凋亡及p5 3、p16、bcl- 2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细胞凋亡阳性率 6 1 5 % ,p5 3呈阳性反应 2 9例 ,阳性率 74 3% ,p16呈阳性反应 2 7例 ,阳性率 6 9 2 % ,bcl- 2呈阳性反应 7例 ,阳性率 19%。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有p5 3、p16、bcl- 2基因的高表达 ,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在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发生情况各不相同 ,研究初步提示了其与预后相关 ,但应与p5 3、p16、bcl- 2蛋白的表达相结合而综合判断。
- 张震宇刘家滨王立峰张信英
-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凋亡P53基因P^16基因
- 改良Mennen钢板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改良的Mennen钢板对 7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固定。结果 :经随访 6~ 1 2个月均骨折愈合 ,关节活动良好 ,无一例发生再骨折。结论 :作者强调血运和植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同时建议现阶段的手术适应证最好限制于治疗假体柄尖的股骨干的骨折。
- 纪青辛风刘家滨张波王毅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股骨骨折
- TFC内固定术中的X线导向
- 1999年
- 目的:应用X线导向下TFC术中提供可靠的局部骨骼解剖学依据及密切相关的解剖学改变,以提高手术操作的成功功率,可靠性及安全性,并探索新的导向方式。材料与方法采用带“C”形臂岛津WHA-10型X线机,导向TFC内固定术中准确钻孔部位,角度、深度及椎体间复位程度。结论。术中区域定位可反映出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程度的椎间盘滑脱以及精确的定位诊断,为手术方法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椎管、骨髓或马性的损伤。
- 李伟刘家滨
- 关键词:腰椎滑脱内固定术
-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急诊修复
- 1999年
- 我院自1986年5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33例,其中29例行早期急诊手术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纪青辛风张育成刘家滨黄捷
- 关键词: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胫腓骨骨折切开减压缺血性肌挛缩
- 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3、P16、BcL-2的表达研究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侵袭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53、P16、BcL - 2的表达的情况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种共 12 3例侵袭性骨肿瘤中细胞凋亡及P53、P16、BcL - 2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其阳性反应率。结果 发现在几种骨肿瘤中P53、P16表达较普遍。BcL - 2的表达仅见于部分恶性肿瘤病例 ,良性肿瘤不表达。恶性骨肿瘤P53和BcL - 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的意义 (P值 <0 0 1)。恶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P1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低于良性肿瘤 ,差异有显著的意义 (P值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P16的异常活动在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BcL - 2的表达可作为良、恶性骨肿瘤鉴别的一个参考指征。
- 张震宇肖平山杨群王立峰刘家滨
- 关键词:骨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
- X线导向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内游离体
- 1998年
- 本世纪70年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X线介入治疗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无疑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关节镜外科也已有30余年历史,80年代初于我国一些医院相继开展,我科于1991年正式开展后,在临床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 李伟刘家滨李俭张震宇
- 关键词:X线导向关节镜膝关节内游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