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华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日降水
  • 2篇日降水量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差异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概率分布
  • 1篇雨日
  • 1篇日平均
  • 1篇日平均气温
  • 1篇平均气温
  • 1篇奇异谱分析
  • 1篇气温
  • 1篇最大日降水量
  • 1篇N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作者

  • 3篇刘学华
  • 2篇吴洪宝
  • 1篇李栋梁
  • 1篇沈永平
  • 1篇刘玉莲
  • 1篇宋丽华
  • 1篇张健

传媒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夏季雨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被引量:15
2006年
利用全国174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估计了雨日降水量的无条件和有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递推得各站1至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及10 d、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10 mm、≥25 mm、≥50 mm的概率。主要结果是:在无条件和前一天有雨或无雨条件下雨日降水量Γ分布的形状参数α都小于1,且差别不大,而绝大部分站无条件下的尺度参数β大于前一天无雨条件下的0β而小于前一天有雨条件下的1β;无条件和分条件下,雨日降水量的均值和方差的地理分布都是东南沿海地区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且绝大部分站无条件下的μ、σ2分别大于前一天无雨条件下的μ0、σ20,而小于前一天有雨条件下的1μ、σ21;Γ分布能较准确地逼近前一天无雨和前一天有雨两种条件下雨日降水量的样本频率分布;10 d、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10 mm、≥25 mm、≥50 mm概率的地理分布,都是东南沿海地区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与同样等级的样本频率的地理分布非常接近。广西西部、云南东部一带为高值区,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为次高值区。
刘学华吴洪宝
关键词:雨日
哈尔滨气温增暖倾向和季节循环的年代际差异被引量:8
2005年
用SSA方法分析了哈尔滨1909-2002年94 a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其气温总的倾向是增温的,升温约1.54 ℃,主要的年代尺度增温时段是1918-1952年升温约0.53 ℃,1971-2002年升温约1.03 ℃,1962-1970年是降温时段.得到的准12个月周期振荡成分反映气温的季节循环有明显年代际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时段:1909-1931年、1932-1983年和1984-2002年.第3时段冬季月份比第1时段高2.3~3.7 ℃,夏季月份比第1时段低约0.2 ℃,第2时段的季节循环接近94 a平均情况.最近20 a哈尔滨最强增温在2~3月.
刘玉莲吴洪宝李栋梁宋丽华沈永平张健刘学华
关键词:奇异谱分析年代际差异
中国近40年气温和降水的概率分布及年代际差异
本文利用1961-2000年中国129站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用正态分布和Г分布分别模拟了各季日平均气温和夏季雨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1)大部分区域四季日平均气温分布图形顶峰偏右;且春季日平均气温分布图形坡...
刘学华
关键词:年代际差异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概率分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