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过氧化
  • 4篇过氧化物酶体
  • 4篇过氧化物酶体...
  • 3篇血管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素
  • 3篇PPAR-Γ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训练后
  • 2篇运动性
  • 2篇运动性猝死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过氧化物酶体...
  • 2篇高危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9篇刘娟
  • 9篇李晓燕
  • 6篇孙青
  • 5篇张国明
  • 4篇张红明
  • 4篇韩淑芳
  • 2篇陈英剑
  • 1篇王启蒙
  • 1篇李理
  • 1篇孙钢
  • 1篇李敏
  • 1篇许家雨
  • 1篇高玉琪

传媒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5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筛选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增加血清学检测后的综合筛选方案在筛查军事训练后急性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某集团军中筛选出120例具有急性心血管事件可能的人群进入高危组,同时以年龄作为匹配条件从剩余人群中选择120例进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军事训练前后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浆中肾上腺素(AD)、一氧化氮(NO)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心率、血压和各项生化指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后高危组与对照组的心率血压积分别为[(11514.9±180.4)mmHg.次/min,(10989.1±110.5)mmHg.次/min],异常心电图比例分别为50.00%和9.17%;AD分别为(111.1±10.3)ng/L和(101.9±12.5)ng/L,hFABP分别为(659.1±67.2)pg/ml和(639.5±61.4)pg/ml,NO分别为[(108.3±9.7)μmmol/Lvs.(120.6±11.4)μ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学检查与问卷调查、查体及心电图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更有利于筛选得到军事训练后可能发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高危患者。
李晓燕张国明许家雨孙青刘娟许富海王兆忠祝文刚
关键词:运动性猝死心血管事件肾上腺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血管炎症中的作用
2014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是公认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过程以动脉管壁持久的慢性炎症为特点。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逐渐增多,控制血管炎症成为减少死亡率和改善公共健康的新的治疗靶点。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pemxisome proliferat-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Y)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刘娟李晓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厄贝沙坦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PPAR-γ和APN水平的影响
李晓燕刘娟
320排动态容积CT与冠脉造影狭窄程度判断差异的因素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320排动态容积CT和冠脉造影对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判断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检查相符组和不相符组的病变特征.方法 选择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92例在2周内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患者,共计265个病变,根据病变狭窄程度判断是否一致分为相符组和不相符组.对两组病变的位置、弯曲程度、主要斑块形态、节段性钙化积分、钙化比例等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65处病变中不相符组29处,相符组病变236处.不相符组的回旋支病变、远段病变、开口病变和迂曲病变比例显著高于相符组(P<0.05);另不相符组中条块型斑块、钙化斑块、主要斑块中条块型+结节型钙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相符组,同时节段性钙化积分(250±210比82±66,P<0.05)、主要斑块中钙化点数目和钙化比例(55% ±28%比43% ±30%,P<0.05)显著高于相符组(P<0.05).结论 当冠脉病变位于开口、远段或迂曲位置时,以及主要斑块为条块型斑块、病变钙化负荷较重时,冠脉CT和冠脉造影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差异较大.
李晓燕张国明孙钢刘娟孙青李理李敏王启蒙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筛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物理查体、12导联心电图分析筛查,在960名士兵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120例),从剩余士兵中随机匹配正常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士兵5000米跑步前、后(跑步前30rain,跑步后30min)血浆中肾上腺素(EPI)、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两组士兵运动后血浆EPI、CRP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血浆NO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后高危组血浆EPI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1.1±10.3)ng/L比(101.9±12.5)ng/L,(33.9±5.8)ng/L比(28.1±4.1)ng/L],高危组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2.3±12.3)}xmol/L比(108.3±9.7)mol/L](P〈0.05)。结论本方法有助于对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对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晓燕刘娟孙青张国明韩淑芳张红明
关键词:运动性猝死一氧化氮肾上腺素高敏C反应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血管疾病中的多效性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脂质代谢、细胞分裂和凋亡等均具有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PAR-γ活化在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therosclerosis,AS)、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新靶点[1]。本文就PPAR-γ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做一综述。
刘娟李晓燕
关键词:血管疾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多效性PPAR-ΓRECEPTOR抗动脉粥样硬化
β受体阻滞剂对军事训练后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应激反应与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军事训练后应激反应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综合调查的方法,纳入某集团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同时心率≥60次/min者80例,随机分为高危给药组(n=40)和高危对照组(n=40),另选取低危人群中心率≥60次/min且年龄相当者40例作为低危对照组。高危给药组在运动前5天起持续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qd),高危对照组和低危对照组予相同剂量安慰剂。比较三组5千米跑步运动前后心率、血压变化,以及肾上腺素(EP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运动前三组心率血压乘积和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运动后低危对照组、高危给药组和高危对照组心率血压乘积、EPI、hs-CRP、HSP70、BNP浓度均逐渐升高,两两之间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军事训练后的应激反应及心脏功能改变较低危者明显,提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这一趋势,有助于减少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李晓燕孙青刘娟张国明韩淑芳张红明
关键词:猝死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脑尿钠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ACS患者102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52例(51.0%,ACS+T2DM组),单纯ACS患者50例(49.0%,ACS组)。选取正常对照30例(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检测血浆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T2DM组Gensini积分显著大于ACS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CS+T2DM组、ACS组血浆PPARγ水平下降,MMP-9浓度显著升高,ACS+T2DM组PPARγ下降、MMP-9升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S+T2DM组PPARγ浓度与Gensini积分(r=-0.416,P<0.05)、MMP-9浓度(r=-0.503,P<0.05)均呈负相关趋势。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能够加剧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斑块不稳定程度,PPARγ可能在其中起保护作用。
孙青李晓燕刘娟张红明张国明韩淑芳陈英剑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GENSINI积分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PPAR-γ、APN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比较冠心病(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PPAR-γ、APN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并探讨相互的关系.方法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160例CHD患者分为A组[CHD合并糖尿病(DM)组,51例]、B组(CHI)合并糖耐量受损(IGT)组,59例]和C组(单纯CHD组,50例);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D组(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浆PPAR-γ、APN及空腹胰岛素(FIN)水平.结果 ①A组、B组的FIN、HOMA-IR显著高于C组、D组(P<0.01),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1),C组、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B组、C组、D组四组的血浆PPAR-γ、APN浓度逐渐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PPAR-γ水平与AP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79,P<0.01),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547,P<0.01). 结论 单纯CHD、CHD合并IGT、CHD合并DM患者血浆PPAR-γ、APN水平依次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依次增高.CHD患者血浆PPAR-γ水平可能与APN、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糖代谢异常的程度相关.
刘娟李晓燕孙青张红明韩淑芳高玉琪陈英剑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胰岛素抵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