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霞
- 作品数:23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皮肤鳞癌(A431)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予以药物干预后处死荷瘤鼠,称取瘤质量;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Res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Res实验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低于阴性对照组,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高于阴性对照组,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皮肤鳞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 郝玉琴张国惠冯红霞宁晓洪李衡贵
- 关键词:白藜芦醇BC1-2BAX
- 山柰素与熊果苷对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山柰素与熊果苷对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及其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索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筛选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1~100μmol/L)山柰素与熊果苷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比较两者对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细胞增殖及其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对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的抑制作用,山柰素在各个浓度均优于熊果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柰素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无明显影响,而熊果苷在各浓度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且随其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强。结论山柰素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熊果苷,并对黑素细胞的增殖及形态无明显的负面影响,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 商进辛燕冯红霞王震宇
- 关键词:山柰素熊果苷
- HIF-1α和Glut-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SCC、71例BCC及3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和Glut-1的表达。结果:SCC中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2%和82.43%。BCC中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7%和56.34%。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0%和6.67%(P<0.05)。HIF-1α和Glut-1的表达与SCC和BCC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但与SC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HIF-1α和Glut-1的过度表达可能与SCC和BCC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 郝玉琴冯红霞张秀丽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
- 409例STD患者感染情况的临床调查
- 2004年
- 冯红霞陈涛胡志强
- 白癜风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国内白癜风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发表有关白癜风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国内白癜风研究较多关注于病因与治疗方法。结论:近5年国内文献量不稳定,有升有降;南京、上海是在该研究领域最活跃的两个地区。
- 冯红霞辛燕郝玉琴
- 关键词:白癜风文献计量学
- 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TGF-β1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8代人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己酮可可碱,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BC-ELISA法测定TGF-β1;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
- 冯红霞辛燕商进
-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己酮可可碱增殖TGF-Β1
- 文献传递
- 皮炎湿疹患者接触性变应原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皮炎湿疹类疾病接触性变应原的特点。方法:对264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264例接受斑贴试验的患者阳性率为63.6%(168/264),其中34.5%只对其中一种物质过敏,18.2%对其中两种物质过敏,对三种及以下物质过敏者11.0%。最常见的接触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24.6%(65/264)、硫柳汞16.7%(44/264)、芳香混合物14.0%(37/264)、甲醛11.4%(30/264)、重铬酸钾9.5%(25/264)和对苯二胺7.6%(20/264)。结论:包头地区最主要的接触性变应原为硫酸镍、硫柳汞、芳香混合物。29.2%(77/264)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同时也提醒人们长期接触金属类制品、化妆品、清洗消毒液、染色剂时要做好对其安全性的防护。
- 冯红霞郝玉琴刘桂英
- 关键词:皮炎湿疹变应原斑贴试验
- 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背景:近年来发现己酮可可碱有广泛的抗纤维化作用,但己酮可可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却少见报道,且其最大抑制剂量尚无定论。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筛选己酮可可碱的最大抑制浓度。方法:以人瘢痕疙瘩组织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传至第5~8代后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质量浓度为0.1,0.25,0.5,1.0,2.0,3.0g/L的己酮可可碱,利用MTT比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P<0.05),质量浓度在0.1~2.0g/L范围内呈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96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组最大抑制率为53.37%,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2.0g/L。结果表明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抑制质量浓度为2.0g/L,发挥抑制作用最强的时间为给药后96h。
- 冯红霞辛燕郝玉琴康春义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皮肤组织工程
- 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各级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58例外用0.05%他扎罗汀凝胶,每晚1次;对照组40例予以罗红霉素每日口服0.3g,并每日3次外用氯柳酊,连续用药8周,对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52.5%;治疗组2、4、8周有效率分别为1.7%、25.9%、82.8%,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痤疮,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郝玉琴张国惠冯红霞
- 关键词:他扎罗汀凝胶痤疮
- 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 探讨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培养的第5~8代的成纤维细胞,在含有0.1~3mg/mL的己酮可可碱的环境中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抗体夹...
- 冯红霞辛燕商进郝玉琴金兰兰
-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己酮可可碱TGF-Β1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