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泽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疗效
  • 3篇内镜
  • 2篇咽旁
  • 2篇咽旁间隙
  • 2篇神经鞘瘤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疗效比较
  • 2篇鼻内
  • 2篇鼻内镜
  • 1篇单极电刀
  • 1篇蛋白
  • 1篇等离子治疗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治...

机构

  • 5篇南京鼓楼医院...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宿迁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倪泽
  • 5篇庄汉
  • 4篇张剑伟
  • 4篇张剑伟
  • 3篇高下
  • 3篇庄晓玲
  • 2篇王国庆
  • 2篇张剑伟
  • 2篇张其昌
  • 2篇张剑伟
  • 1篇徐金
  • 1篇蔡维奇
  • 1篇张其昌
  • 1篇韩磊
  • 1篇张璐璐
  • 1篇张其昌
  • 1篇徐金
  • 1篇高下
  • 1篇戴艳红

传媒

  • 5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金属圆棒与双极电凝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腭大动脉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制金属圆棒与双极电凝在鼻中隔矫正术中腭大动脉出血止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患者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圆棒砸平上颌骨棘突腭大动脉处,B组(30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上颌骨棘突腭大动脉处。比较两组腭大动脉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两组因腭大动脉出血形成血肿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93±0.94)min;B组止血时间为(5.96±1.62)min。A组出血量为(25.5±10.5)m L,B组为(72.0±17.6)m L。A组未出现血肿,B组血肿3例。结论自制金属圆棒砸平鼻中隔上颌骨鼻棘腭大动脉处止血时间较双极电凝组少,出血量少,术后腭大动脉继发性出血少,经济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其昌张璐璐张剑伟倪泽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咽旁间隙神经鞘瘤2例被引量:1
2010年
张剑伟倪泽高下
关键词: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外科手术
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3)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6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方便,建议临床推广。
庄汉张剑伟庄晓玲倪泽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糖皮质激素
全麻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与局麻下声带息肉术后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全麻下支撑喉镜术与局麻下纤维喉镜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局麻下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麻下支撑喉镜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麻下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术,临床疗效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庄汉庄晓玲倪泽
关键词:声带息肉支撑喉镜全麻局麻
咽旁间隙神经鞘瘤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张剑伟倪泽高下
关键词:神经鞘瘤咽旁间隙手术入路
耳内镜下腺样体刮匙与电动吸割器联合应用治疗腺样体肥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腺样体刮匙与电动吸割联合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由鼻腔伸入耳内镜,在显像系统监视下由口咽放入腺样体刮匙,将刮匙紧贴腺样体的顶后壁,稍用力将腺样体刮除,刮除大部分腺样体组织后,未刮除的剩余部分用反向切割器经口咽导入鼻咽部予以切除,用纱布球按压止血。结果单纯腺样体切除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12.5 min;同时行扁桃体剥离切除术者手术时间35~50 min,平均43 min。46例随访1~6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无复发、继发性出血,无一例出现术后鼻腔粘连。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刮匙与电动吸割联合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剑伟庄汉倪泽史小舟
关键词:耳内镜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肥大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对病变区皮肤及耳廓软骨的处理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5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前常规行穿刺排脓,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瘘管组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外观满意,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对感染期脓肿形成患者,除使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外,局部脓肿采用无麻醉下穿刺抽脓,术腔采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冲洗而不采用切开排脓,在完全切除瘘管组织的基础上保持耳廓外形,减少耳部瘢痕,达到美容效果,符合当代医学发展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庄汉王国庆张其昌张剑伟庄晓玲倪泽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皮肤软骨
宿迁市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宿迁市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宿迁市区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d后复查;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 2010年宿迁市区共出生新生儿14 000例,初筛9790例,初筛率69.93%。初筛通过9250例,初筛通过率94.48%;复筛516例,复筛率95.56%;复筛通过452例,复筛通过率87.60%。最终13例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1.33‰。结论宿迁市区新生儿初筛率明显偏低,有必要尽快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
张剑伟倪泽高下戴艳红
关键词:听力筛查新生儿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
颅咽管瘤误诊为蝶窦囊肿1例被引量:1
2016年
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鞍上多见,少数在鞍内,或者鞍内、鞍上同时发生,也可偶见于鞍下鼻咽部、第三脑室内等,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蝶鞍区以外部位颅咽管瘤的报道,如鼻咽部[1],蝶窦、筛窦[2],额窦、筛窦[3]等,颅咽管瘤向蝶鞍下生长临床上非常少见,异位于蝶窦的颅咽管瘤极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颅外颅咽管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报道如下。
张剑伟王国庆倪泽
关键词:颅咽管瘤蝶窦鼻内镜检查
单极电刀凝切术与传统剥离切除术在儿童扁桃体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比较儿童双侧扁桃体手术中单极电刀凝切与传统剥离切除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2014年1~7月24例行传统剥离加双极电凝止血,2015年6~8月24例行单极电刀凝切术,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贫血、自膜完全脱落时间。结果与剥离绀相比,凝切组手术时问短[(13.4±7.8)minVS.(27.9±11.0)min,t=-5.254,P=0.000],出血量少[(8.7±9.0)ml VS.(70.2±21.0)ml,t=-13.174,P=0.000],术后3天贫血少[0例VS.20例(83%),P=0.000],但白膜脱落时间长[(18.4±1.5)dVS.(15.5±1.5)d,t=6.511,P=0.000]。结论单极电刀凝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贫血,值得推广。
张剑伟徐金张其昌韩磊倪泽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剥离法贫血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