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振顺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即墨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 1998年
- 本文通过对17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回顾,分析梗塞后早期心绞痛(PIA)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的认识,防止梗塞延展或再梗塞,降低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除去24小时内死亡者,共175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52例;年龄33~82岁,平均61.2±9.7岁;住院时间4~6周。全部病人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梗塞后早期心绞痛(PIA)的诊断符合以下条件:(1)
- 修振顺李桂玲张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预后
- 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0例,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36例,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观察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变化并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血BNP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血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益。
- 李中昕修振顺黄华刘青青
- 关键词: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左西孟旦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对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对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STEMI患者共92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n=45),同时期条件相当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标准PCI组(n=47),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及IMA、脑尿钠肽(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0minIMA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血栓抽吸组低于普通PCI组,3h逐渐降到术前水平。BNP在术后明显升高(P〈0.05),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术后12h到达峰值,血栓抽吸组均低于术后同时间普通PCI组。结论IMA可作为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栓抽吸能改善介入治疗后心肌微灌注并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从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 修振顺张成森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缺血修饰性白蛋白脑尿钠肽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早期误诊率颇高。我们就几年来所收集病例结合文献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AHCM病人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14~66岁,平均(47.8±...
- 修振顺孙红艳
- 关键词:心肌病心尖肥厚型
- Ⅲ度A-VB伴巨大U波1例被引量:1
- 1995年
- 患者男性,34岁,因劳力性胸闷、气短、头晕20天于1994年2月22日入院.体检:BP128/75mmHg(17/10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38次/min,律齐S1响亮,闻及S3及不规则心房音,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及二尖瓣听诊区闻及Ⅳ级吹风样SM,分别向颈部及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DM,向心尖部传导,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肢无水肿.
- 修振顺周强强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附36例报告)
- 1999年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80年代国内始有个例报道。近几年来,由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发现本病并非少见,早期误诊率极高。作者就1990年2月~1998年10月所收集病例,结合文献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AHCM为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14~66岁,平均47.8±10.5岁。有明确心肌病家族史者7例,其中3例为同一家族父子关系,2例为兄弟关系,1例其父因患心肌病猝死。16例曾误诊为冠心病。
- 修振顺孙红艳李爱辉
-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尖部T波倒置QRS电压
- 肺心病酷似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
- 1995年
- 肺心病酷似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例修振顺,郑霖昌患者,女,54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20年,心悸,气急3年,加重4天于94年4月25日入院。3年前曾在本院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天前,因受凉后咳嗽喘息加重,心悸胸闷、气急不能平卧....
- 修振顺郑霖昌
- 关键词:肺心病心电图病例报告
- 经胸壁心脏起搏在抢救院外心脏骤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郑霖昌修振顺
- 关键词:心脏骤停院外抢救
- 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多巴酚丁胺组(B组)、替罗非班组(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D组)。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宋启京刘青青修振顺李中昕
- 关键词:替罗非班多巴酚丁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 1998年
- 我们自1995年6月至1996年10月间应用剌五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冶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陈瑞敏修振顺
-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脑梗塞心电图给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