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太山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制度和习惯法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根据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中的有关记载,探讨了西域诸国的王位继承、职官、刑法、婚丧等制度和习惯。
- 余太山
- 关键词: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传习惯法职官正史
- 嚈哒和乾陀罗的关系被引量:3
- 2023年
- 嚈哒在占领吐火罗斯坦后,曾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南亚次大陆,首先占领了乾陀罗及其附近地区。本文考证嚈哒占领乾陀罗的有关问题,指出是所谓“Alkhan”匈人而不是嚈哒占领乾陀罗的说法是错误的。
- 余太山
- Αλχονο钱币和嚈哒的族属被引量:5
- 2011年
- αλοχον钱币未必属于嚈哒人,降至公元4—6世纪,欧亚草原已经有多个游牧部族被称或自称为"匈奴",这些部族都可能是这类钱币的主人,即使不考虑仿制的可能性。没有证据表明嚈哒人是欧罗巴种,现有的印章、钱币和艺术品上的形象不足以证明之,新发现的巴克特里亚文书同样不能证明之。
- 余太山
- 《隋书·西域传》的若干问题被引量:9
- 2004年
- 文章就《隋书·西域传》的体例、所载西域里数和资料来源进行了讨论。认为:按照交通路线,《隋书》所列西域各国编次是混乱的,传文出诸不谙西域事情的编者之手;传中所见西域里数堪与前史印证者不多,说明其有独立的资料来源,可能只是利用了大业三年前获得的数据;在史料来源上,只是依据档案编撰,而无意复述裴矩《西域图记》,同样也没有采用韦节《西蕃记》。
- 余太山
- 关键词:体例
- 裴矩《西域图记》所见敦煌至西海的“三道”被引量:10
- 2005年
- 本文对裴矩《西域图记》的成书时间、撰写目的及所述敦煌至西海间所经诸地进行了考证。
- 余太山
- 关键词:丝绸之路西海
- 前秦、后凉与西域关系述考被引量:2
- 1994年
- 前秦、后凉与西域关系述考余太山一《晋书·坚载记》称:"先是,王猛获张天锡将敦煌阴据及申士五千,圣既东平六州,西擒杨纂,欲以德怀远,且跨威河右,至是悉送所获还凉州。天锡惧而遣使谢罪称藩,坚大悦,即署天锡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右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
- 余太山
- 关键词:西域都护鸠摩罗什龟兹《太平御览》
-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人口被引量:3
- 2001年
-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最早记载西域诸国人口的是《史记.大宛列传》,可惜多语焉不详。如称大宛国“众可数十万”,乌孙国“控弦者数万”,康居国“控弦者八九万人”,奄蔡国“控弦者十余万”,大月氏国“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条支国“人众甚多”,大夏国“民多,可百余万”之类。这些应该都是张骞首次西使归国後向汉武帝所作报告中的内容。张骞首次西使在前129年左右,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帕米尔以西中亚地区的人口情况,
- 余太山
- 关键词: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正史人口问题
- 古代游牧民族侵入农耕国家的原因——以匈奴史为例的考察被引量:6
- 2016年
- 传统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入侵农耕圈,是由于食物的不足和草原的周期性灾害。然而,内田吟风通过详细考证《史记》《汉书》等史料中匈奴侵入的次数、规模、掠夺物的种类等等,得出了"获得失去的放牧地""树立傀儡政权"等九点侵入原因,并认为匈奴因为食量不足而侵寇的事例一个也不存在。此外,《追记》二则也启发性地探讨了单于的征服欲与匈奴的骑马战术。
- 内田吟风童岭余太山
- 关键词:游牧民族匈奴灾害
- 帕提亚帝国创始人阿萨息斯的渊源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试图证明帕提亚帝国创始人阿萨息斯源自塞种部落之一——Gasiani。
- 余太山
- 关键词:贵霜大月氏
-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人种和语言、文字被引量:7
- 2002年
- 本文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见西域诸国的人种和语言、文字作概括性的考释 ,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域传”有关记载的性质。
- 余太山
- 关键词:两汉正史魏晋南北朝人种文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