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芳

作品数:48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杭州市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艾滋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患病
  • 3篇公共卫生
  • 2篇道路交通
  • 2篇道路交通伤害
  • 2篇致病
  • 2篇社区公共卫生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添加剂
  • 2篇添加剂
  • 2篇禽流感
  • 2篇肿瘤
  • 2篇助理员
  • 2篇卫生监督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非传染性
  • 2篇慢性非传染性...

机构

  • 28篇杭州市下城区...
  • 8篇浙江省疾病预...
  • 7篇杭州市下城区...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舟山市疾病预...
  • 2篇杭州市上城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市海曙区...
  • 1篇金华市婺城区...
  • 1篇浙江省金华市...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衢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3篇何玉芳
  • 15篇周晓红
  • 10篇裘伟康
  • 7篇席胜军
  • 5篇俞敏
  • 5篇杨青
  • 5篇钟节鸣
  • 4篇胡薇薇
  • 4篇寿钧
  • 4篇丛黎明
  • 4篇韩晓军
  • 3篇赵鸣
  • 3篇唐倩如
  • 3篇王峥
  • 3篇商晓春
  • 3篇朱匡纪
  • 3篇朱建慧
  • 3篇王建跃
  • 3篇叶俊杰
  • 2篇傅家康

传媒

  • 15篇浙江预防医学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3年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09-2013年对辖区新发现HIV感染者开展随访,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分析从抗体确认到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间隔,以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数值变化趋势,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检测机构、样本来源和接触史等因素对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 结果 2009-2013年辖区共新发现HIV感染者738例,已检测CD4+T淋巴细胞663例,占89.8%,其中从抗体确认到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时间间隔〈1个月占58.4%,≥1个月占27.9%,≥3个月占11.6%,≥1年占2.1%。各年份CD4+T淋巴细胞数值较低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户籍、文化程度、检测机构、接触史和样本来源是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已婚有配偶者、离异或丧偶者以及通过其他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不容易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其比值比分别为0.494(95%CI: 0.286-0.853)、0.609(95%CI: 0.374-0.994)、0.251(95%CI: 0.143-0.440)、0.346(95%CI: 0.177-0.675)、0.318(95%CI: 0.109-0.928)。 结论 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能力基本稳定;加强对未婚者的检测咨询,有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
席胜军何玉芳周晓红吕鑫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
杭州市下城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对杭州市下城区2013年确诊报告的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荧光双标记探针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对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例病例表现为重症肺炎并呈进行性加重,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时间为2 d,首次住院为5 d,确诊时间为7 d。4病例呈高度散发,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发病时间均为春季,均有农贸市场暴露史。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农贸市场停止活禽交易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4例人感染高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与农贸市场暴露有关,暂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早期发现和救治患者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要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以控制疫情扩散。
寿钧周晓红何玉芳席胜军商晓春朱建慧王峥张睿胡薇薇黄巍赵琪帅慧群吕鑫
关键词:流行病学
浙江省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面访形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驾驶员的一般情况、交通工具状况、驾驶相关行为、睡眠状况、吸烟、饮酒、药物使用、道路状况等因素。结果 2008-2009年间共调查246例病例组和492例对照组驾驶员,在控制年龄、性别、驾驶机动车类型等因素下,驾车频率高(OR=3.08)、有吸烟史(OR=1.94)、行驶车道错误(OR=2.36)、驾车时身体状况差(OR=1.87)、睡眠不足(OR=4.63)、定期车辆检修(OR=0.33)、佩戴安全带/安全头盔(OR=0.30)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道路交通伤害与驾驶员行为、车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应针对人、车、路三方面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赵鸣俞敏丛黎明钟节鸣张新卫肖媛媛王建跃叶俊杰何玉芳朱匡纪唐倩如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研究
下城区2002~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寿钧赵琪何玉芳周晓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肿瘤死因卫生事业
中国结直肠癌人群筛查方案的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评价现行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肿瘤检出率,探讨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筛查目标为2007-2009年杭州下城区和嘉善县40~74岁户籍人口,共43713名。先进行由问卷调查与大便潜血检测组成的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诊断性复筛,发现息肉样病变即取活检或摘除,病理确诊。分析筛查数据,计算初筛阳性人群(高危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的肿瘤检出率。结果初筛认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6489名,占14.85%。共有完成结肠镜检查4701名,检出结直肠肿瘤569例,检出率为12.10%(95%CI:11.17%-13.04%)。其中结直肠癌52例,检出率1.11%(95%CI:0.81%-1.41%);进展期腺瘤(183例)和非进展期腺瘤(334例)检出率分别为3.89%(95%CI:3.34%~4.45%)和7.10%(95%CI:6.37%-7.84%)。70~74岁男性肿瘤检出率最高,为22.81%(95%CI:16.98%-28.70%);40~44岁女性中检出率最低,为2.49%(95%CI:0.79%~4.20%)。结论我国现行结直肠癌人群筛查方案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黄彦钦蔡善荣张苏展李其龙马新源何玉芳周晓红郑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浙江省居民健康模式研究
韩晓军蒋庭魁严峻俞敏刘立群楼晓明何玉芳吴志英杜利群李立壮蔡文华何继红鲍章法徐来荣江夏明
1.任务来源:“浙江省居民健康模式”项目为1995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研究立项项目;成果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完成,杭州市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0个单位为协作单位,该课题历时8年(包括分析2年)完成。2. 应用领域...
关键词:
关键词:卫生问题疾病监测
杭州市下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2007年
何玉芳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防治HIV检测支持性
杭州市下城区238件食用冰块微生物检测被引量:4
2004年
裘伟康何玉芳
关键词:食用冰块微生物检测卫生质量菌落
社区公共卫生助理员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2009年
何玉芳裘伟康周晓红倪敏杨青傅家康杨琳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工作健康助理员
杭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接触人群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杭州市 2 0 0 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人群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对 2 0 0 3年杭州市SA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触者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 调查 117名 ,其中密切接触者 11名 ,一般接触者 3 3名 ,普通人群 73名 ;发病前接触 2 7名 ,发病后接触 7名 ,两者都接触 8名 ,未接触 75名。密切接触者以 15~ 3 4岁为主 ,占 81 82 %。 11例密切接触者中 ,与SARS病例在发病前 10天接触有 7人 ,发病后接触有 2人 ,两者都接触 2人 ;接触距离在 1米以内的 4人 ,其中亲属 3人 ;3人亲属中有 2人在发病后接触 ,接触方式主要为同进餐与同处室。其余接触者大多为邻居和同事 ,与SARS病人在发病后接触最多的方式是与病人谈话或 /和同封闭通道。 117名调查者的双份血清SARS抗体测定IgG均阴性。 3例SARSA病人发病后第 2周开始SARSIgG阳性 ,发病后 3个月仍阳性。结论 杭州市人群中未受到SARS病毒的感染 ,采取综合性防制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措施。
丛黎明韩晓军俞敏卢亦愚何玉芳马彦黄诚孝严菊英金涛周晓红王臻许锋华龚黎明钟节鸣朱建慧胡锦峰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率疾病控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