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辉
- 作品数:60 被引量:30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超声波辅助提取海膜多糖的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 张奥何文辉李鲜鲜蔡清洁崔丽香
- 关键词:多糖超声波
- 水温及其波动对海膜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2016年
- 研究了在不同水温(17、21、25、29、33℃)及不同变温幅度[(25±0)、(25±2)、(25±3)、(25±4)、(25±5)℃]下海膜的生长及光合色素、POD、SOD、MDA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海膜在17~29℃范围内都能生长,在25℃以及±2℃变温下有最大的日相对生长率。当温度高于29℃时,藻体变软颜色变淡,高于33℃藻体局部变白溃烂。(2)海膜在低于25℃条件下生长,其POD、SOD和MDA值变化不明显;而29℃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随时间升高很快,33℃时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先升高,从第5天开始下降,可能是由于藻体受到胁迫较严重,发白溃烂,细胞受损。(3)与25℃恒温相比,±4和±5℃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5℃﹥±4℃,±2、±3℃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SOD和MDA值变化幅度不大,(25±2)℃﹥(25±3)℃﹥25℃,说明海膜对小范围的温度波动有一定适应性,变温幅度越大,对海膜的胁迫越大。
- 袁荣荣何文辉张泽华宋海燕
- 关键词:变温PODSODMDA
- 七彩神仙鱼人工繁殖主要水质条件的探讨被引量:14
- 2001年
- 报道了不同硬度、酸碱度的水质对七彩神仙鱼性腺发育、产卵、授精及哺育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七彩神仙鱼性腺发育、产卵、授精和分泌“乳汁”哺育幼苗的水质最佳硬度为 2~ 3 .5°DH ,最佳pH值为 5 .5~ 6 .5。雄鱼繁殖时对水质条件的敏感度比雌鱼繁殖时更高。水质硬度提高到 5°DH以上或pH值提高到 7.0以上时 ,雄鱼几乎失去了对鱼卵的授精能力 ,而雌鱼仍能正常产卵受精。
- 何文辉张美琼鲍宝龙
- 关键词:七彩神仙水质人工繁殖碱度
-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的研究
- 2013年
- 大型海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C转化为有机物,释放O2;组织中存在氮库和磷库可以吸收海水中的N、P,从而减轻营养负担,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本文综述了三种大型海藻:蜈蚣藻、鹿角菜和绿葡萄藻分别作为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的代表种,在水体修复过程中以及后处理的优势,以及大型海藻在富营养化水域生物修复中的研究进展等。
- 李鲜鲜何文辉管卫兵陈再忠
- 关键词:鹿角菜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 疏浚余水中悬浮物和铝絮凝剂对鱼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底泥疏浚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航道疏通、湖库扩容等工程,产生的疏浚余水常含有大量悬浮物和铝。阐述了悬浮物和铝随余水排入天然水体后对鱼类产生的潜在影响:悬浮物对鱼类造成机械损伤,干扰呼吸和觅食,影响天然饵料生物繁殖;悬浮物吸附的重金属、有机毒物毒害鱼类;悬浮物浓度的变化造成鱼类不适应;铝抑制酶活性、干扰钙吸收、影响胚胎发育。疏浚余水可能对鱼类造成不利影响,有必要制定疏浚余水排放标准,对疏浚工程严格管理。
- 彭自然何文辉
- 关键词:悬浮物铝鱼类
- 一种基于壁挂式沉水植物种植的水域生态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壁挂式沉水植物种植的水域生态修复方法,属于水域生态修复领域。通过壁挂式沉水植物种植装置控制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和密度进行水域生态修复,其中壁挂式沉水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悬挂系统和种植系统,种植系统的种植单元...
- 刘富财徐盼盼何培民何文辉
- 海水水族箱生态系统的构建及运行稳定性
- 2014年
- 通过构建海水水族箱,分析其内过滤、温控等系统的构建模式,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大型海藻、鱼类等生物的优化配置、生长模式和景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水族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内动植物配置,主要动物数量比为清洁虾∶珊瑚=5∶1,大型海藻体积比为红藻门∶绿藻门∶褐藻门=7∶5∶3;为期一年的实验期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稳定期水体硬度平均为5 159 mg/L,TN和TP分别为28.38μmol/L和6.09μmol/L,达到海水水质Ⅱ类标准,适合海水养殖;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运行效果,R=8.54系统稳定性介于中度和高度稳定之间,生物多样性是其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稳定的海水养殖系统可减少维护时间和费用,为动植物繁育研究提供实验场所,实现科研、经济、稳定、美观等多重效果,系统构建和模式开发为"经济—生态—人文"生活理念的认同和推广提供了客观理论依据。
- 李鲜鲜何文辉彭自然蔡清洁崔丽香张奥
- 关键词:生态系统稳定性
- 大型溞作为饲料蛋白源的营养基础及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 为了分析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罗氏沼虾饲料蛋白源的可行性,测定了人工培养的大型潘春夏秋冬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夏季污水中大型潘的营养成分;在此基础上,设计5种近似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使用0%、5%、10%、1...
- 冯悦黄仲园华雪铭蔡清洁何文辉
- 关键词:罗氏沼虾营养成分
- 提高CO_2和硝氮浓度对羽毛藻生化组成和营养盐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羽毛藻为研究材料,利用CO_2培养箱通入不同CO_2浓度的空气进行培养,探究在高浓度CO_2和高浓度硝氮条件下羽毛藻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或硝氮都能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高碳高氮下藻体的相对生长率比低碳低氮组高出63.77%。另外,高浓度CO_2会使藻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而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明显的表现为高碳低氮组叶绿素a含量比低碳低氮组降低了39.01%,高碳高氮组比低碳高氮组降低了49.26%,相应类胡萝卜素高碳组分别降低了47.62%和43.24%,增加硝氮浓度能够提高藻体中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高浓度硝氮下,提高CO_2浓度能使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率显著升高。由此得知大气CO_2浓度升高或海水富营养化会促进羽毛藻的生长,并且这两个条件的改变会对羽毛藻在生化组成和营养盐吸收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 崔丽香何文辉李鲜鲜蔡清洁张奥
- 关键词:CO2硝氮生化组成
- 池塘蓝藻水华的产生及对养殖的危害被引量:20
- 2007年
- 综述了养殖池塘蓝藻水华产生的原因及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
- 姚雁鸿何文辉余来宁
- 关键词:蓝藻水华养殖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