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辉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被引量:3
- 2000年
- 晋大祥何振辉杨达文
-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中药周围神经损伤
-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2年
- 李文超付光明何振辉梁德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并发症
- 补气通络胶囊和神经外膜切开减压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4周、8周神经电位及神经髓鞘结构变化比较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比较由黄芪、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组成的补气通络胶囊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将造模成功的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气通络胶囊组、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造模后第2天起,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按体质量10mL/kg灌胃补气通络胶囊混悬液,1次/d;手术组造模处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照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1次/d。在治疗1周、4周、8周的不同时间取材检测坐骨神经电生理变化中神经传导速度、阈强度和最大振幅,测定坐骨神经氧自由基相对浓度、丙二醛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纳入大鼠108只,因造模死亡12只,进入结果分析的为96只。①第4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阈强度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97±0.32,1.66±0.48)μA,(P<0.01)]。②第8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最大振幅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23.32±7.3,15.55±4.38)μV],(P<0.05)]。③第1周时测定丙二醛含量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4.65±3.89,249.82±4.21)nmol/g,(P<0.05)]。④第4周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6.91±1.23,123.89±1.42)Nu/mg,(P<0.05)]。⑤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治疗1周后,电镜显示各组坐骨神经髓鞘板层结构松散,而补气通络方组出现增生肥大的许旺细胞。4周后,补气通络方组髓鞘明显再生。第8周,补气通络方组脱髓鞘变化较对照组减轻,对照组和手术组脱髓鞘改变无明显差别。结论:补气通络胶囊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后的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且随时间长而作用增强;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4周)可能有帮助,但远期(8周)时疗效低�
- 韩清民施佳平何振辉
- 关键词:坐骨神经
-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分期被引量:9
- 1997年
-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分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5)袁浩樊粤光何伟蔡振基张德兴何振辉晋大祥刘少军张庆文桂志红70年代Ficat提出了成人股骨头坏死的四期分型法,由于此分法简单、明了、易记,故很快被全世界学者所接受并沿用至今。国际骨循环...
- 袁浩樊粤光何伟蔡振基张德兴何振辉晋大祥刘少军张庆文桂志红
- 关键词:X线平片成年人股骨头坏死无菌性坏死
- 古籍文献中以生肌类功效命名的外用古方浅析被引量:34
- 2002年
- 通过对《刘涓子鬼遗方》等清代末年以前有代表性古籍文献的研究 ,查找出以生肌类功效名称为主命名的外用方剂4 7首 ,对其方剂命名、用法、所用 10 0味药物的类属作初步分析 ,并统计出其中使用率较高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血竭等2 6味 ,揭示古人治疗溃创伤口的用药情况。认为“生肌”应分直接与间接 。
- 颜燕艮何振辉
- 关键词:古籍文献中药疗法生肌外治法方剂
- 四肢动脉损伤54例诊治体会
- 2000年
- 晋大祥梁德杨志东何振辉
- 关键词:四肢动脉损伤
- 川芎嗪对家兔再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为探讨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将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川芎嗪组、肝素组、生理盐水组 ,每组各 8只动物。分离股动脉 ,切断 ,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川芎嗪组用药量为 5 mg· kg- 1 ,肝素组用药量为 6 0 u· kg- 1 ,均加入 0 .9%生理盐水32 0 ml,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 ,各组分别于术后静脉注射给药 ,每天 1次 ,连用 14天。分别于术后 1、3、7、14天从股静脉抽血检测 ET、NO、PGI2 / TXA2 。结果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 ET值低于生理盐水组 ;而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 NO值则高于生理盐水组 ,川芎嗪组的 NO值高于肝素组 ;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 PGI2 / TXA2 值高于生理盐水组。认为川芎嗪具有保护再植血管内皮细胞 。
- 梁德韩清民晋大祥尹权林杨志东黄可儿黄枫何振辉
- 关键词:川芎嗪药效学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生理学内皮素
- 严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不全截瘫1例
- 2002年
- 杨志东梁德方斌何振辉赵京涛
- 关键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不全截瘫CTX线诊断
- 论《伤寒杂病论》对骨伤科发展的贡献被引量:3
- 1996年
- 论《伤寒杂病论》对骨伤科发展的贡献何振辉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510405广州)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与北宋林亿等人整理为《金匮要略》。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存世,使仲景学说...
- 何振辉
- 关键词:骨伤科病证伤寒杂病论
- 千古名方玉真散的源流考及现代应用
- 2003年
- 为探究千古名方玉真散的源流及其临床应用,通过对历代有代表性古籍文献的研究和现代文献的复习,查得原破伤风的主治方处方基本有2个,一是由汉代华佗创制,一是由唐代蔺道人所创制,宋代许叔微首先记载“玉真散”此方名,明代陈实功确定华佗创制处方才是正宗治疗破伤风的处方,并用“玉真散”为名。该方在古代只用于破伤风及类破伤风证的治疗,而发展至现代,已扩展到用于内科、妇科、骨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
- 颜燕银何振辉
- 关键词:玉真散破伤风药疗法祛风化痰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