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龙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哲学
  • 1篇道德经
  • 1篇言行
  • 1篇意蕴
  • 1篇哲学体系
  • 1篇哲学意蕴
  • 1篇正道
  • 1篇政治
  • 1篇身体哲学
  • 1篇荀子
  • 1篇荀子哲学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思想
  • 1篇礼乐
  • 1篇礼义
  • 1篇老子
  • 1篇成人之道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伍龙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先秦思想中的“听”
对于听的哲学意蕴的阐发,立足于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资源。从理论层面来说,对于听的哲学研究,首先从“何为听”开始。立足于文献本身,其主要表现为“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和“听之以气”、“以神听者”。“听之以耳”涵盖了一般...
伍龙
关键词:先秦礼乐言行政治成人之道
文献传递
老子“蔽”思想研究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提出“蔽”的概念。原始文本中“蔽不新成”句中的“BI”到底为何字多有争论。文章通过考订认为,王弼将十五章和二十二章的“BI”分做两字--“蔽”和“敝”的处理较为合理。   “蔽”在老子哲学体系...
伍龙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哲学体系
文献传递
论荀子哲学中的“听”被引量:2
2015年
"听"作为荀子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有着丰富而深切的含义,与荀子关注的一些核心概念和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荀子认为,当耳与声相遇,同时,"心"发挥作用时,"听"才能真正发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听","听"与"不听"的标准在于,其内容是否顺乎礼义,符合广义的"道",能否"合先王"、"及后王"。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彰显在"听"的内容,产生的效果,"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听"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要想做到真正的听,应遵循"听"的原则,守持"听"的态度,做到"兼听"与"衡听",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克服人"好听"的本性。
伍龙
关键词:荀子礼义正道身体哲学
“听”的哲学意蕴——以与“聽”“声”“人”的关系为中心被引量:6
2013年
"听"作为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今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认知视野。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视域中,"聽"相比于"听",其含义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听",即"耳所及"、"耳有所得"。就"声"与"听"的关系而言,"声"又可分为"有声"之听和"无声"(心声)之听。"人"作为"听"的施动者,贯穿于"听"的整个过程。"听"于是不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瞬间行为,而且展现为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我们也将通过"听",体认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自己。
伍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