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骏

作品数:16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修补术
  • 6篇疝修补
  • 5篇手术
  • 5篇疝修补术
  • 5篇腹股沟
  • 4篇镜检
  • 4篇腹腔镜检
  • 4篇腹腔镜检查
  • 3篇术后
  • 3篇腹股沟疝
  • 2篇手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切口
  • 2篇切口疝
  • 2篇外科
  • 2篇胃肠
  • 2篇后并发症

机构

  • 15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任骏
  • 10篇吴彪
  • 10篇闵凯
  • 6篇肖新波
  • 4篇赵春翔
  • 3篇卢昕
  • 3篇李晓辉
  • 3篇张蔚
  • 3篇孟庆彬
  • 3篇高玲
  • 3篇曹峰瑜
  • 3篇瞿紫微
  • 3篇刘彦
  • 2篇张红芬
  • 2篇张家衡
  • 2篇黄洋
  • 2篇陈华涛
  • 1篇曾红玲
  • 1篇舒玉珍
  • 1篇马晓静

传媒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66例;年龄为(58±4)岁,年龄范围为31~85岁。患者均采取补片置入方式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问卷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10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为(111±1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1±2.4)d。104例患者中,行开放手术29例,行腹腔镜手术38例,行杂交手术37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下区(M4型)25例、胁腰部(L2型)2例、髂部(L3型)2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壁肌肉后。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剑突下(M1型)9例、上腹部(M2型)23例、肋缘下(L1型)6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部(M3型)27例、耻骨上区(M5型)10例。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2)并发症情况: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修补区域浆液肿2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愈合不良2例、修补区域浆液肿4例。104例患者中,6例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患者,经局部封闭及镇痛治疗均缓解;3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局部换药及二次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6例修补区域浆液肿患者,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痊愈。无肠瘘、肠梗阻、腹
闵凯任骏吴彪赵春翔王辰啸陈华涛李晓辉肖新波郭建辉孟庆彬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杂交腹腔镜检查
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在严重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实用、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6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9%。死亡原因为十二指肠瘘、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十二指肠瘘、腹腔脓肿和肠梗阻是其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此简化的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一种较实用、安全的手术方法。
吴彪任骏王春友
关键词:十二指肠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合用大柴汤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调控和治疗作用
吴彪瞿紫微李晓辉张蔚刘彦卢昕任骏黄洋周绍海肖新波张红芬曾红玲高玲舒玉珍张昕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合用大柴汤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调控和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向大鼠胆胰管内注射2.5%牛磺胆酸钠溶液复制大鼠SIRS模型,同时收集60例具有SIRS反应的病例,利用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合用...
关键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组织诱导式生物补片在五例青少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青少年(13~18岁)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价值,为这一特殊群体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选择2019年4至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5例。选用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以L-丙交酯、己内酯的共聚物与猪源纤维蛋白原的共混物为原料,使用静电纺技术制成的组织诱导性生物补片,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术式,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未出现补片过敏反应和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血清肿,未发生慢性疼痛,无复发。结论在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组织诱导性生物补片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相关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任骏闵凯
关键词:生物补片青少年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附309例次报告)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为247例(309侧)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结果:247例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9例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为1.6%;术后并发症依次为:阴囊水肿/血清肿14例(4.5%)、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6例(1.9%)、尿潴留4例(1.3%)、慢性疼痛1例(0.3%)、睾丸炎/疼痛1例(0.3%)。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是熟悉腹膜前间隙的解剖、术中规范操作。
闵凯吴彪任骏赵春翔孟庆彬
关键词:腹股沟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腔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复发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7年收治的6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35例(57.4%)行完全腹腔镜手术,24例(39.3%)行腹腔镜联合开腹(杂交技术)手术,2例行开放修补术(3.3%);其中33例属于复杂切口疝;术后随访(14.0±3.2)个月,6例(9.8%)复发,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1例(16.7%)、12个月复发1例(16.7%)、24个月以后复发4例(66.7%)。结论:腹部复杂切口疝围手术期应重视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术后远期复发率。
陈华涛闵凯任骏
关键词:切口疝疝修补术腹腔镜检查复发
64排CT三维重建联合口服泛影葡胺在肠梗阻中的评估价值研究
吴彪张蔚孟庆彬曹峰瑜笱玉兰高玲李晓辉闵凯瞿紫微赵春翔任骏卢昕肖新波马晓静朱小敏
该课题提供的资料齐全,实验设计合理、独特,思路新颖,数据真实可信,符合技术成果验收要求。该课题将64排CT三维重建和泛影葡胺联合,序贯应用于肠梗阻疾病的诊疗中,为肠梗阻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人简便、可行,而且准确率...
关键词:
关键词:口服泛影葡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诊治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补片感染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后1例,开放前入路平片手术后3例,网塞充填式手术后1例。结果:6例患者中,5例经过再次手术取出补片后痊愈,1例经切口冲洗换药处理后二期缝合痊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绝大部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补片才能治愈。规范的手术操作以及选择合适的补片是减低补片感染率的关键。
闵凯周程任骏吴彪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视野下的腹股沟区的解剖要点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对腹腔镜视野下对腹股沟区后壁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后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要点与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所完成的1500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LIHR)的视频资料,来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手术路径、解剖标志、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1500例LIHR手术中,TEP方式为660例,TAPP方式为840例。TEP手术和TAPP手术具有不同的手术入路;两种方式的手术区域都在腹膜前间隙(包括Retzius和Bogros间隙);两种手术方式需要辨认相同的解剖标志:如耻骨梳韧带、腹壁下血管、精索结构或子宫圆韧带、Doom三角、死亡冠、髂外血管以及股外侧皮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等结构;两种手术方式均需要分离出足够大的腹膜前间隙范围,并正确分离处理疝囊,完成精索去腹膜化,使用10 cm×15 cm的聚丙烯网片完全覆盖整个肌耻骨孔(包括内环、直疝三角及股环)。结论TEP及TAPP手术都是LIHR的有效的修补方式,熟悉腹腔镜视野下腹股沟后壁的解剖特点,有利于缩短LIHR的学习曲线并更好的掌握该手术方式。
闵凯任骏
关键词:腹腔镜
腹腔镜探查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应用体会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14-02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完成腹腔镜下手术,并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8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6例小切口辅助行小肠部分切除+疝环高位结扎术,1例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造瘘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行TAPP术者,手术时间为35-110 min(56.5 min±16.2min),住院时间为3-12 d(4.8 d±2.4 d).术后阴囊及腹股沟区血清肿发生5/40例,排尿困难发生2/40例,无补片感染、肠梗阻、无二次手术探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行TAPP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5 mo(26.3 mo±12.6 mo),无复发.结论:对于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患者的治疗,使用腹腔镜技术探查,并对部分患者行腹腔镜TAPP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应严格把握好适应证.
曹峰瑜闵凯吴彪肖新波任骏
关键词:腹腔镜探查腹股沟嵌顿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