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仲凯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LC联合IOC治疗胆源性胰腺炎
- 2011年
- 目的总结LC联合IOC在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76例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胰腺炎症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联合术中胆道造影,对造影结果显示不能排除肝外胆管有结石的18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 76例患者行术中胆道造影后,18例分别发现肝外胆管内充盈缺损或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其中16例探查发现肝外胆管存在小结石和胆泥样絮状物,2例为阴性探查。除1例阴性探查者胰腺炎反复发作,ERCP检查报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外,其余患者随访2年无胰腺炎复发。结论 LC联合IOC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降低了胰腺炎的复发率,既消除了患者的病痛,又减轻了患者反复住院的经济负担,还达到了微创的目的 。
- 李蛟仝仲凯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造影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行LC术治疗的3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所选患者术中是否中转开腹手术将其分为中转组29例和非中转组33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360例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有29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8.06%。中转组体温≥38℃、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 mm、结石单发、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均高于非中转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非中转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中转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全血白细胞水平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mm、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全血血小板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糖尿病史、胆囊壁厚度≥6mm、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手术时机≥48h、全血血小板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行LC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以降低中转开腹的风险。
- 仝仲凯郝志强王志斌
-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
- 钙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废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和四环素污染物的去除是环境修复的重要问题。以花生壳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备了钙改性花生壳生物炭(CaBC)。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附-脱附仪对所制备的生物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共存离子等因素对生物炭去除废水中四环素(TC)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生物炭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对四环素的吸附。在pH为7.0条件下,CaBC-800对TC具有最好的吸附效果。共存离子的存在对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影响不显著。动力学研究表明CaBC-800对TC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二级动力学常数为0.0013g/(mg∙min)。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且最大理论吸附量为72.251mg/g。该研究为四环素的去除提供了一种新型吸附剂,显示了CaBC-800在废水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 范方方仝仲凯左卫元
- 关键词:生物炭改性四环素动力学
- 超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对水中阿司匹林的吸附
- 2024年
- 以β-环糊精(β-CD)和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制备了基于阿司匹林的超分子印迹聚合物β-CD/4-VP-MIP,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仪,对所合成β-CD/4-VP-MIP的组成、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阿司匹林的吸附选择性、等温吸附线及动力学。结果表明:所合成的β-CD/4-VP-MIP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对阿司匹林的等温吸附过程遵从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42.918 mg/g;吸附动力学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为0.0028 g/(mg·min);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自发、熵增过程。
- 仝海娟范方方仝仲凯左卫元欧阳辉祥
- 关键词:阿司匹林Β-环糊精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