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移行细胞
  • 1篇移行细胞癌
  • 1篇移植瘤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关系
  • 1篇肿瘤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生成
  • 1篇细胞癌
  • 1篇裸鼠
  • 1篇裸鼠移植
  • 1篇裸鼠移植瘤
  • 1篇核DNA
  • 1篇核细胞
  • 1篇膀胱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付晓岚
  • 1篇贺光友
  • 1篇尹鹏
  • 1篇朱英桂
  • 1篇杨卫军
  • 1篇柳凤轩
  • 1篇郝迎学
  • 1篇岳海岭
  • 1篇杨霞
  • 1篇余佩武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核DNA含量检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对膀胱粘膜良、恶性病变进行了核DNA含量研究,其中不典型增生(Ⅱ、Ⅲ级),乳头状瘤各5例,移行细胞癌45例(I、Ⅱ、Ⅲ级各15例),正常膀胱粘膜5例。结果显示: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主要为2C细胞,乳头状瘤以3C为主,且部分不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核DNA含量与移行细胞癌Ⅰ级相近。提示不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中部分病例有恶变可能。移行细胞癌随分级升高而DNA含量递增,非倍体、S期细胞增多,各级间以及与不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间相差非常显著(p<0.0l)。随访结果显示随着分级升高DNA含量增加而复发率、死亡率上升,故DNA含量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
朱英桂柳凤轩贺光友付晓岚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DNA预后膀胱肿瘤
Tie2+单核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裸鼠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Tie2+单核细胞(Tie2-expressing monocytes,TEMs)在人胃癌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TEMs在裸鼠的胃癌细胞移植瘤中对肿瘤增殖以及肿瘤的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不同分期的人胃癌间质组织中Tie2+单核细胞表达;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经流式分选出Tie+单核和Tie2-单核细胞,分别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与Tie2+单核细胞按1:20、1:200的比例混匀、Tie2-单核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按1:20比例混匀注入裸鼠皮下,单独的胃癌细胞注入裸鼠皮下作为对照,观察移植肿瘤的成瘤时间以及大小;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各组移植瘤中CD34的表达。结果 TEMs在胃癌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3%,在Ⅰ、Ⅱ、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0%、50.0%、78.6%、100%。其浸润的程度与胃癌TNM分期相关(P<0.05);在裸鼠移植瘤中,1:20的Tie2+单核细胞组成瘤时间快,肿瘤体积以及瘤体内CD34的表达明显大于其余浓度的Tie2+单核细胞组、Tie2-单核细胞组和单独的胃癌细胞组(P<0.05)。结论 TEMs能促进肿瘤的增殖,其促进肿瘤增殖的作用与促进肿瘤的微血管生成有关。TEMs在胃癌间质中的浸润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TEMs的浸润是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杨卫军郝迎学杨霞付晓岚岳海岭尹鹏余佩武
关键词:血管生成CD3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