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占水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菌病
  • 8篇布鲁杆菌
  • 7篇布鲁杆菌病
  • 3篇中枢神经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感染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颅内
  • 2篇颅内感染
  • 2篇慢性
  • 2篇内感染
  • 2篇抗菌
  • 2篇杆菌
  • 2篇布鲁氏菌
  • 2篇布鲁氏菌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亚群

机构

  • 10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于占水
  • 8篇程大伟
  • 6篇李福兴
  • 5篇陈雪英
  • 4篇谢福杰
  • 3篇刘卫华
  • 3篇张国侠
  • 2篇杜美兰
  • 1篇高庆峰
  • 1篇步志高
  • 1篇郑遵荣
  • 1篇张柠
  • 1篇刘文兴
  • 1篇赵冬梅
  • 1篇刘长民
  • 1篇胡森
  • 1篇李杰
  • 1篇郭振军

传媒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布鲁杆菌方法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用于布鲁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布鲁杆菌BCSP31基因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TaqMan探针,以克隆有布鲁杆菌基因片段的PMD18-T质粒作为标准品DNA模板,进行FO—PCR检测,绘制标准曲线;对所应用的方法分别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分析;并对临床血液标本进行FQ—PCR,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用标准品DNA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FQ—PCR检测的灵敏度拷贝数为5个/μl,普通PCR为5×102个/μl,FQ—PCR是普通PCR的100倍;用FQ-PCR检测6株布鲁杆菌菌株及5株非布鲁杆菌菌株,布鲁杆菌均检出较强荧光信号,非布鲁杆菌未检出;5×10^3个拷贝/μl标准品DNA检测后,Ct值批内变异系数(CV)为0.71%,批间CV为7.23%;用FQ—PCR检测临床确诊阳性血标本24份,检出阳性19份,符合率为79%(19/24),阴性对照血标本31份,全部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31/31),临床症状可疑标本30份,检出阳性2份。结论用FQ—PCR方法检测布鲁杆菌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及良好的重复性,与临床阳性及阴性标本的符合率较高。可用于快速检测各种样本中的微量布鲁杆菌以及作为布鲁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张宏霞祈文学刘文兴胡森于占水杜美兰薛维国步志高
关键词:布鲁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28例急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学动态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28例急性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清学动态检测结果,探讨布病血清学检测对疾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科确诊收治的28例急性布病患者(由同一实验室感染羊种布病)作为观察对象,于治疗前,治疗第3、6.9周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测定观察对象血清学抗体效价,并与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8例急性布病患者以治疗第3周时SAT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为最高峰,集中在1:400(++),占39.29%(11/28);而治疗第6周时有28.57%(8/28)转阴;治疗第9周时有50.00%(14/28)转阴。治疗前发热20人(71.43%)、乏力17人(60.71%)、多汗8人(28.57%)、关节疼痛28人(100.00%)、淋巴结肿大7人(25.00%)、ALT升高28人(100.00%)、LDH升高26人(92.86%);治疗第3周时,除3人(10.71%)偶有低热外,其余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乏力、多汗、关节疼痛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13人(46.43%)、2人(7.14%)、21人(75.OO%),而ALlT、LDH基本恢复正常(仅有1人AIIT升高);治疗第6周,全部患者发热、多汗临床体征消失,关节疼痛及淋巴结肿大人数减少,分别为12人(42.86%)、3人(10.71%),生化指标ALT、LDH全部正常;治疗第9周,多数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少数患者仍诉有乏力[2人(7.14%)]、关节疼痛[6人(21.43%)]。结论经过有效治疗,抗体效价迅速降低,临床症状很快得到改善,二者之间大致呈平行关系,提示布病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早晚、抗体滴度的高低及消长的速度不仅可用于疾病诊断,而且对疗效评价及预后判
于占水程大伟陈雪英谢福杰李福兴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血清学数据收集
抗菌药联合应用阻断急性布鲁杆菌病慢性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局部地区有爆发趋势,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影响。已往多见慢性布病患者,怎样及时治愈布病,防止急性布病慢性化,是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者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布病.阻断急性布病慢性化,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刘卫华李福兴于占水郭振军杜美兰张国侠程大伟刘长民李杰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抗菌药
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布鲁杆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诊断:并发脑膜炎30例(60.00%)、脑膜脑炎11例(22.00%)、脊髓炎7例(14.00%),脑脓肿2例(4.00%)。调查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及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感染临床特点。结果发热50例(100.00%),头痛40例(80.00%),恶心30例(60.00%),意识障碍2(4.00%),四肢感觉异常7例(14.00%),脑膜刺激征40例(80.00%),癫痫5例(10.00%),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30例(60.00%),白细胞计数增多45例(90.00%)。结论布鲁杆菌病诊断明确者,出现头痛,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增多,可以初步诊断为布鲁杆菌颅内感染。
张宇于占水程大伟刘卫华张国侠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颅内感染
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报告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由免疫机制参与的一种感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
赵冬梅于占水高庆峰张柠郑遵荣
关键词:慢性布鲁氏菌病T淋巴细胞亚群人兽共患传染病变态反应性呼吸道侵入新发病例
急性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中枢神经损害脑脊液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4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诊断:并发脑膜炎8例、脑膜脑炎3例、脊髓炎7例和脑脓肿2例。调查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脑脊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和评估脑脊液改变特点。结果脑脊液异常改变,颅内压增高13例,白细胞计数增多18例(90.00%),蛋白增高19例(95.00%),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16例(80.00%)。结论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脑脊液多发生异常改变,颅内压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为特征,诊断需要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张宇于占水程大伟陈雪英李美楠李福兴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中枢神经脑脊液
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8月至2013年8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例布鲁杆菌病(布病)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1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髋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或跛行或卧床,患肢肌肉萎缩。影像学检查: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显示股骨头囊状改变,变形塌陷;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Tl加权像呈低信号,,12加权像呈高信号,髋关节内可见增生的肉芽软组织影。病理学检查:股骨头大部分骨组织坏死、溶解、骨细胞消失,少许骨细胞存在,部分纤维组织增生。按布鲁杆菌病治疗原则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早期积极有效治疗布病性髋关节炎,是阻止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关键。
于占水程大伟陈雪英谢福杰李福兴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股骨头坏死
38例儿童急性布鲁杆菌病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机体引起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布病疫情的回升,儿童布病患者也大幅增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2岁以下儿童急性布病患者38例,均符合《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在布病临床诊疗中,发现儿童与成人在临床表现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现报道如下。
于占水程大伟陈雪英谢福杰李福兴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儿童抗菌治疗
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布鲁杆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诊断并发脑膜炎30例(60.00%)、脑膜脑炎11例(22.00%)、脊髓炎7例(14.00%),脑脓肿2例(4.00%)。调查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及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感染临床特点。结果发热50例(100.00%),头痛40例(80.00%),恶心30例(60.00%),意识障碍2例(4.00%),四肢感觉异常7例(14.00%),脑膜刺激征40例(80.00%),癫痫5例(10.00%),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30例(60.00%),白细胞计数增多45例(90.00%)。结论布鲁杆菌病诊断明确者,出现头痛,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增多,可以初步诊断为布鲁杆菌颅内感染。
张宇于占水程大伟刘卫华张国侠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中枢神经颅内感染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分析该病易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确诊且住院治疗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住院病历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磁共振检查结果、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查结果等。结果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颈背及腰腿疼痛,腰背部呈板状,无后凸畸形,脊柱活动明显受限,常呈固定姿势,站立时脊柱侧弯或骨盆倾斜,跛行,可出现典型神经根压迫症状。病史中误诊为脊柱结核的占30.95%(13/4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占14.28%(6/42)、强直性脊柱炎的占4.76%(2/42),总误诊率为50%(21/42)。磁共振检查可见,病变椎体内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1加权像(T1WI)呈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呈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影,椎体未见塌陷呈楔形变,未见死骨;椎间盘内见条形、片状异常信号影,正常结构消失,椎间隙变窄,相应平面硬膜囊受压.脊柱旁可见脓肿形成,但未见腰大肌脓肿。SAT试验阳性率为92.85%(39/42)。结论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不典型,误诊原因主要是询问病史不详、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改变等。
于占水程大伟陈雪英谢福杰李福兴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疾病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