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琴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的评分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7.06豫,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仅仅为73.53豫,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治疗效果显著。
- 万小琴
- 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
- 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1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顺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1.26%,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成叶红万小琴罗灵燕
- 关键词:循证护理子宫肌瘤切除术满意度
- 品管圈活动用于药物人工流产后的效果观察及短期随访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药物人工流产后的效果观察及短期随访价值。方法将选定的124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使用品管圈小组干预,后者为普通护理,收集随访期间研究对象的医疗满意度、恢复情况健康知识得分数据做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医疗满意度(93.5%)较对照组(7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随访率(96.8%)较对照组(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观察组妇科感染报道事件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4.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外阴卫生、安全避孕和健康性态度知识方面得分比较分别为:[(5.4±0.4)分vs(4.9±0.3)分]、[(10.5±1.5)分vs(8.2±1.2)分]和[(5.3±0.6)分vs(4.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药物人工流产中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价值。
- 万小琴成叶红
- 关键词:品管圈人工流产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出院指导的重要性探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出院后继续指导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1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详细诊疗和护理出院后,对实验组进行出院后的指导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方案,药物剂量需严格掌握,并跟踪其病情的发展。对照组因现实原因未能进行指导而自行服药。结果:两组的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出院后指导治疗的患者病情复发率(12.4%)明显低于对照组(40.9%),伴随的并发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复杂,病情种类较多,止血后的治疗策略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血红蛋白、病程的长短来制订出院后指导治疗方案。
- 成叶红万小琴赵美英
- 关键词:子宫出血复发并发症出院指导
- 探析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女性1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对照组8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85例患者则实施心理护理。结果8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82豫,对照组85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仅为80.00豫,85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100豫,而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仅仅为83.5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月经不调女性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程度。
- 万小琴
- 关键词:心理护理月经不调
-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重复人工流产女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重复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和避孕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AC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随访至术后6个月,记录两组避孕措施实施情况、意外妊娠及重复流产率。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SAS、SDS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避孕总依从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意外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复流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复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PAC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有效避孕,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
- 万小琴
- 关键词:重复流产人工流产术认知行为干预
- 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别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孕药流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00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之后,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恐惧以及担忧两个方面。针对200例患者,观察组的满意人数95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人数仅仅为61例,占对照组人数的6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早孕药流患者心理特点,同时针对不同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能提升药物流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万小琴
- 关键词:早孕药流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 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受孕率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受孕率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6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微创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出院未进行护理干预,只是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均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总宫内受孕为197例,总受孕率为65.7%,平均受孕时间为(4.1±0.8)个月;对照组宫内受孕为134例,总受孕率为44.7%,平均受孕时间为(5.7±1.1)个月,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在术后出院继续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率,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受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现实意义。
- 成叶红万小琴程艳峰
- 关键词:不孕症受孕率
-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DUB)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接收的70例P-D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子宫出血量、性激素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子宫出血量、性激素指标[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P-DUB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激素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万小琴
- 关键词: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针对性护理出血量性激素护理满意度
- 心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治疗,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心理组应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评分、满意度及受孕率。结果心理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19.24±2.87)分]相比常规组[(25.62±3.21)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的总满意度(96.55%)、受孕率(93.10%)相比常规组(72.41%、68.9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万小琴
- 关键词:腹腔镜不孕症心理干预